以為這樣是為孩子好?   小心5大教養迷失 正在傷害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聽話的孩子總是帶起來特別輕省,然而,當家長要求孩子凡事順服聽話,會使孩子缺乏判斷力,未來容易朝兩極化發展,不是更叛逆就是更被動。

  

撰文 / 張雅涵

  

過去因擔心兒子無法適應一般教育體制,吳明倫女士選擇帶著兒子尋找資源、突破阻礙,小學階段就讓兒子在家自學,用心培養孩子的品格、設計符合孩子的教養規劃。吳明倫的兒子非但沒有跟不上升學掛帥的教育體制,反而在求學過程中屢屢製造驚奇!高二出國參與國際競賽,獲世界奧林匹亞生物金牌獎;24歲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台大醫學系畢業,獲「杜聰明醫學獎」;畢業隔年考取台大醫院住院醫師。

 

有多年教職經驗、在文化中心擔任金牌父母効能成長班講師的吳明倫說,她堅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因此教育絕對不會只有單一種方式,鼓勵家長要主動陪伴孩子成長,為孩子掌握資源,帶領孩子尋找自我價值!

 


你怎麼看待世界,應對成功與失敗  孩子就怎麼學

 

「教育以狹義的定義來說,培養孩子18歲離開家之前,能獲得基礎的能力;以廣義的定義來說,教育更包含孩子的品格建立及對家庭文化的塑造。」吳明倫提到,教育並非是學校、老師的責任,父母才是最關鍵的角色!因此,父母應從小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品格,包括:耐心、誠實、愛心、負責任等,從日常生活中不斷去經歷與學習。

 

此外,孩子從小會觀察模仿父母的各樣言行,父母應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效法的榜樣,塑造優良的家庭文化。特別是,父母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並做了什麼樣的回應?潛移默化下,孩子未來在經歷相似處境時,便會複製過去所聽、所聞,進而選擇面對或逃避、堅持或放棄。家長的身教就好比孩子眼中的濾鏡一般,深深影響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觀察你的寶貝  成為他最好的伯樂

 

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每天拼命工作賺錢,卻無瑕照顧孩子,下班回到家,只問孩子三句話:「功課寫了沒?洗澡了沒?要睡覺了沒?」週末再將孩子送去學才藝,覺得自己做這麼多,都是為了孩子好。吳明倫強調,家長要在經濟能力範圍內,提供適合孩子的教養規劃,為孩子掌握時間跟資源。不要為了讓孩子學更多東西,反而增加家庭經濟的負擔,甚至減少親子間珍貴的相處時光。

 

吳明倫也提到,過去擔任教職時期,曾觀察接觸200多個孩子,發現到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天分也不同,但是後天環境的養成,卻對孩子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她建議,家長要多花時間觀察孩子做什麼事情會快樂,或是發現孩子做什麼事情可以耐住性子,便可從旁引導孩子找出興趣或長處,幫助孩子更多認識自己。

 


以為這樣對孩子好?  其實5大教養迷思,正在傷害他

家長教養的壓力之大,擔心自己替孩子下錯決定,會讓孩子走冤枉路。於是,想要複製自身或他人的成功模式,套用在孩子的身上。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需求也都不一樣,要小心似是而非的錯誤教養迷思。以下5個父母常犯的教養謬誤, 要小心避免。

 

一、孩子聽話就好:

 

家長要求孩子凡事聽話行事,容易使孩子缺乏判斷的能力,未來會造成兩極化:更叛逆或更被動。過於被動的孩子,容易失去真實的自我和快樂。

 

二、孩子自然長大就好:

 

家長過於放任,沒有針對孩子的長處進一步發展。如此一來,容易造成孩子產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看不見自身的優勢。

  

三、照我的期待就好:

 

很多家長擁有這樣的觀念,把對自我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容易忽略孩子原有的獨特性,需尊重孩子可以用他選擇的方式來詮釋人生。

 


四、孩子快樂就好:

 

不少家長認同這樣的觀念,為了讓孩子快樂成長,而過於溺愛孩子。原因可能是,親子相處時間太少,而產生彌補心態,希望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快樂就好。如此一來,孩子缺乏忍耐力及責任感,甚至容易養成「公主病」或「王子病」

 

五、條件好就好:

 

家長灌輸孩子要追求功名富貴,使得孩子容易沒有感情,喜歡跟人競爭,贏了容易驕傲,輸了容易自卑,甚至可能會不擇手段或投機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吳明倫說,這一代的家長耗費很大的心思在教養孩子上,都想提供孩子最好的資源和教育環境。鼓勵各位家長,教育是百年大計,教養路上不用油門採到底過於著急,放寬心依照孩子的學習情況,適度調整教育方針,耐心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雖有歡笑與淚水,都將引領親子一同收穫最甜美的果實!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3會員
119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我曾讀過一首詩《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時區》,文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Thumbnail
2025/07/17
我曾讀過一首詩《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時區》,文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Thumbnail
2025/05/18
管教,是一份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我總想著:「孩子,我能給你什麼呢?不過是盼望你有辨別好壞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罷了。」
Thumbnail
2025/05/18
管教,是一份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我總想著:「孩子,我能給你什麼呢?不過是盼望你有辨別好壞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罷了。」
Thumbnail
2025/05/17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2025/05/17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