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子習慣 4 大法則與應用
法則說明實際應用例
1️⃣ 明確提示(讓習慣顯而易見)
環境提示很重要
想每天運動?睡前把運動服放在床邊
2️⃣ 有吸引力(讓習慣誘人)
結合愉快行為
一邊運動一邊聽喜歡的 podcast
3️⃣ 易執行(讓習慣簡單)
從「2分鐘行動」開始
想建立閱讀習慣?每天先讀 1 頁
4️⃣ 有成就感(讓習慣令人滿足)
給自己立即的正向回饋
每完成一次勾掉清單、記錄打卡
🧠 二、如何從知識 → 習慣 → 實用
1. ✅ 選擇一個你最想培養的習慣
範例:
- 想早起讀書
- 想固定運動
- 想每天寫部落格文章
2. ✂ 分解成微行動(Atomic)
目標太大 = 拖延,太簡單 = 容易做
例:
- 早起讀書 → 早起 10 分鐘 + 打開書翻兩頁
- 運動 → 換好衣服 + 做 3 分鐘伸展操
3. 📌 配置環境提示
把新習慣植入你原本的生活節奏中
範例:
- 「刷牙後」閱讀 2 頁(利用現有習慣做為「觸發」)
- 「吃完早餐」記帳 1 分鐘
這稱為:習慣堆疊(Habit Stacking)
📒 三、應用在 3 個生活領域範例
🧑💼 1. 工作效率
- 上班前 → 花 2 分鐘列待辦清單
- 每完成一項任務 → 打✔並給自己一口茶/伸展身體
💪 2. 健康運動
- 每天下班換運動服(簡單提示)
- 建立「健身+音樂」綁定,讓習慣變好玩
🧘 3. 情緒與自律
- 每天睡前記 3 件感恩的事(情緒調節)
- 每生氣時,先做深呼吸 3 次(替代習慣)
🔁 習慣追蹤表(幫你建立連續性)
日期閱讀 ✔運動 ✔冥想 ✔
7/17
✅
✅
7/18
✅
✅
→ 建議你用:白板、月曆、Notion 或 Habitica、Loop App
🧭 實用心法:打造「習慣身份認同」
「我是一個每天運動的人」
「我是有紀律的創作者」 → 習慣最終不是改變行為,而是改變你對自己的認同。
當你從「我要運動」→「我就是會運動的人」,習慣就會內化。
✨ 結語:原子習慣應用關鍵
- 不要追求改變人生,只要做出一個微小好習慣
- 環境比意志力強,請善用提示與堆疊法
- 用行為養成「新身份」,才會長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