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輕鬆的習慣養成方法(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一篇《原子習慣》:輕鬆的習慣養成方法(1)中介紹了習慣堆疊法之後,接下來要介紹另一種方法:打造養成好習慣的環境


方法1:打造顯而易見的提示


為什麼要打造提示?

你會刻意打造生活環境嗎?還是隨心所欲,東西想放哪就放哪、想做什麼事就做呢?
在還沒看過《原子習慣》前,會容易以為我們每天的行為是受有目的的動機和選擇影響,但事實上,我們的行為是由最顯而易見的選項決定的

photo by pinterest

photo by pinterest

作者在書中說明,你身處的空間以及眼前最明顯的提示都會啟動你的習慣。而越突出的提示我們越容易注意到,這也與我們的生理構造息息相關。人體擁有約一千一百萬個感覺受器,視覺受器就佔了將近一千萬個,也因此視覺是人類所有感覺能力中最強的


作者在書中強調,培養習慣的第一個法則是讓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透過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把你的注意力引導到你想培養的習慣。


怎麼做?

作者舉出以下例子:
.想要每天晚上記得吃藥,就把藥罐直接放在浴室洗手臺的水龍頭旁。
.想要更常練習吉他,就把吉他立在客廳正中央。
.想要記得寄送更多感謝函,就在書桌上擺放一組文具。
.想要多喝水,就每天早上把幾個瓶子裝滿水,分別放在家裡幾個你常待的地方。

試著將你想培養的習慣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放在家中明顯的位置或是每天經過的地方,讓物品當作一種提示提醒你要做的事情。


方法2:創造新情境


什麼是情境?

作者說明,剛開始可能是特定的提示觸發某個習慣,但隨著時間過去,習慣不只會跟單一提示聯想在一起,也會與圍繞著該行為的整個情境產生連結。在心理上我們會把習慣養成的行為,與發生的場域(家裡、辦公室、健身房等)和環境裡的物品(牙刷、床、電燈等)產生連結,就是所謂的「情境」。

photo by pinterest

photo by pinterest

每個情境都會與一個特定的習慣及思考模式連結在一起,習慣就會在這種環境中自然展現出來。當你坐在工作專用的書桌前,就會自然而然地專注;當你在專為娛樂設計的空間,會比較容易放鬆身心;當睡眠是臥室裡唯一會發生的事,你就會很容易入睡。想要讓行為變得穩定、可預測,就需要與習慣產生連結的情境。


「定義行為的並非環境中的物品,而是與物品的關係。」


從「你和物品的關係」的角度去思考,可能沙發是你每天晚上閱讀的地方,也可能是下班後看電視放鬆的地方。每個人對同一地點會有不同的情境,因此有不同的習慣。
而這個角度也透漏了一個重要策略:在新環境中比較容易改變習慣


比起運用意志力抵抗現有的環境培養新習慣,直接創造一個全新的情境將新習慣與新物品、新環境連結在一起會更容易,還可以幫助你消除那些不明顯、卻會把你推回到舊習慣的提示。


怎麼創造新情境?

作者提醒,創造新情境的時候盡量避免把將兩個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盡量一個情境結合一種習慣,如果情境混合在一起,習慣也會開始混合,到最後比較輕鬆的習慣會獲勝。


如果房間空間不夠,可以試著把空間分割成活動區塊:閱讀專用的椅子、寫作專用的書桌、進食專用的餐桌。電子空間也一樣:電腦只用來寫作,平板只用來閱讀,手機只用來上社群媒體與收發訊息。

photo by pinterest

photo by pinterest

作者舉出幾個創造新情境的例子:

1.想要讓思考更有創意
→離開日常工作的地方移到比較大的房間或是格局寬敞的建築,因為原本的空間容易產生與日常工作相關的思考模式。


2.想讓飲食更健康
→嘗試去一間新的雜貨店。因為當你的大腦不知道那些不健康的食物放在哪裡,你會發現抗拒誘惑變得更簡單。


3.想區分居家辦公的工作與私人時間
→把一個房間獨立出來當辦公室,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主要用途,廚房用來煮飯,辦公室用來工作。


你的「下一步」


「所有的習慣都以某種方式為你解決問題,所以你才會重複它們。」


你可以試試從生活上遇到的問題開始思考,要培養什麼習慣去解決問題。

像是在備考期間遇到注意力不易集中、睡眠不好的問題等問題,可以試試用創造新情境的方式解決問題。

photo by pinterest

photo by pinterest

舉例:

。專注力不易集中:在書房念書很容易分心,會想划手機或是去翻冰箱。
→嘗試換一個環境,固定去某幾間咖啡廳或是去附近的圖書館,讓自己重新培養新的情境,讓自己更容易專心。


。睡眠不好:晚上會想划手機放鬆,但是滑完就不太容易睡著。
→如果是在房間用手機,嘗試在客廳或是另一個空間用手機放鬆。或是可以提前使用手機的時間,用完手機後去運動紓壓,降低藍光對睡眠的影響。


結語


我一直都深信,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是一個改變的機會。很喜歡《原子習慣》中的一段話:「培養習慣的第一個步驟不是做什麼,也不是如何做,而是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相信每個問題都是「成為想要的樣子」的機會,即使遇像備考這樣沉重的挑戰,你也可以試著抽出一點時間,思考要如何成為自律的人?要如何成為有條理、按部就班的人?嘗試看看顛覆對自己的想法,讓自己驚嘆:「原來我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


~如果遇到讀書方面的疑難雜症,歡迎在下方留言,或是到我的臉書IG交流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ow學考試顧問
6會員
15內容數
Hi,歡迎來到「How學考試顧問」! 這是一個致力幫助所有考生的「讀書知識」分享平台,與你分享如何「更有效率」、「更有策略」的讀書方法。這也是我成立部落格的初衷。 每週會更新讀書技巧、讀書心法、科學實證資訊等文章,協助你蒐集資訊減少摸索的時間,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期待與你交流讀書經驗~
How學考試顧問的其他內容
2024/08/07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2024/08/07
高峰之前的路,不好走。 念國小的時候,也不是多認真念書,常常在班排第10名徘徊,國中也是,反正能過就好。 一路玩、一路混,直到國二。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開竅,考上班排第3。 下一次段考,考上班排第1,校排11名。
Thumbnail
2024/08/03
學霸跟學渣的差距在哪裡? 想起我在高中的時候一個滿要好的朋友,周末會一起約去圖書館看書。 有一次我讀了一個多小時,想起來活動一下,看到他還在讀書。 當我又讀了一個小時,他還坐在那讀書!我的屁股坐得痛了他竟然都不累! 我就好奇地偷瞄一眼,看他在讀哪一個科目,嗯,在讀生物。 等到圖書館閉館之後,
Thumbnail
2024/08/03
學霸跟學渣的差距在哪裡? 想起我在高中的時候一個滿要好的朋友,周末會一起約去圖書館看書。 有一次我讀了一個多小時,想起來活動一下,看到他還在讀書。 當我又讀了一個小時,他還坐在那讀書!我的屁股坐得痛了他竟然都不累! 我就好奇地偷瞄一眼,看他在讀哪一個科目,嗯,在讀生物。 等到圖書館閉館之後,
Thumbnail
2024/07/29
「會讀書的人意志力都很強嗎?」 這篇文章會破解「意志力」的迷思,讓你更輕鬆地抵抗誘惑。 一起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Thumbnail
2024/07/29
「會讀書的人意志力都很強嗎?」 這篇文章會破解「意志力」的迷思,讓你更輕鬆地抵抗誘惑。 一起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原子習慣》 步驟二、渴望 讓習慣變得有吸引力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Thumbnail
如果覺得建立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你的系統~
Thumbnail
如果覺得建立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你的系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