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聽覺從出生就被寫進DNA?一場親子基因的耳朵科學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孩子常說「蛤?」可別只當作粗心或不專心,也可能是聽力在求救。

孩子常說「蛤?」可別只當作粗心或不專心,也可能是聽力在求救。

「蛤?你說什麼?」是不是常常聽到孩子這句話?

身為爸媽,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孩子是不是太調皮、不專心?

但其實,聽力問題可能悄悄藏在基因裡,影響孩子的世界,讓他們不自覺地「聽不清楚」。

1. 聽力問題比你想得常見

在台灣,聽損並非罕見疾病,尤其是先天性或遺傳性聽損,約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3位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更重要的是,這些聽損往往不是一下子發生,而是會隨著年齡逐漸變嚴重

遺傳性聽損並不罕見,也可能是「慢慢變差」的過程。

遺傳性聽損並不罕見,也可能是「慢慢變差」的過程。


就像我的朋友,她是GJB2基因的雙等位突變者(homozygotes),這個基因負責耳朵內傳導訊號的重要蛋白。

奇怪的是,她年輕時聽力都正常,但隨著年紀增長,聽力卻逐漸變差。

這告訴我們:即使基因已經「在場」,聽力問題可能會慢慢浮現,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突然。

2. 台灣最常見的聽損基因都有哪些?

在亞洲,特別是台灣,幾個基因特別容易「搞鬼」:

  • GJB2:導致許多先天性及漸進性聽損。帶因率約1/301/50,換句話說,每3050人就有1人是帶因者,聽力正常但可能傳給下一代。
  • SLC26A4:和內耳構造異常(如內淋巴囊擴大)及甲狀腺問題有關,會造成聽力忽好忽壞
  • MT-RNR1:這個線粒體基因突變讓人對某些耳毒性抗生素(像是慶大黴素)特別敏感,使用後可能突然聽力大受影響。

這些基因就像「潛伏的敵人」,在孩子耳朵裡埋伏著,遇到環境刺激或年齡增長就開始「搞事情」。

3. 家族史很重要,也不是絕對

我老公家族也是個例子:爺爺和爸爸都有年紀增長導致的重聽,但他的哥哥姊姊聽力都正常。這其實反映了遺傳學中顯性與隱性的複雜性

  • 有些基因是顯性遺傳,通常一代一代地明顯表現,但不完全穿透率讓某些人帶有基因卻症狀輕微或尚未出現。
  • 也有可能是多基因和環境因素交織影響,聽力的好壞並非純粹基因決定。

這就像一場複雜的拼圖遊戲,我們只能慢慢拼湊出完整的圖案。

4. 「孩子老說沒聽到」可能是求救訊號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聽力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聽力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當孩子頻頻說「我沒聽到」、「蛤?」可別輕易認定是「調皮搗蛋」或「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是聽力問題的警訊

  • 早期發現能及早介入,使用助聽器或接受聽力復健,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和溝通環境。
  • 有家族聽損史,更應該考慮做基因檢測,了解是否帶有像GJB2這樣的高風險基因。

5. 該怎麼做?給爸媽的溫馨建議

  • 留意孩子是否經常需要你重複說話,或反應比同齡孩子慢。
  • 若有懷疑,儘早找聽力師做完整的聽力評估。
  • 了解家族聽力史,告訴醫師,必要時進行基因篩檢
  • 盡量避免孩子暴露在過度噪音環境,也要避免使用可能傷害聽力的藥物。
raw-image


聽力問題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挑戰,但也絕非無解。基因的確會在背後「搞鬼」,但我們可以用愛與科學武裝自己,成為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如果你也有類似經驗,或者想了解更多基因與聽力的故事,歡迎留言一起交流,我們一起當孩子聽力的小偵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9會員
84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10/14
為什麼有些夫妻努力備孕卻遲遲沒有好消息?其實,卵子與精子的狀態會受到年齡、生活壓力、飲食不足、甚至體質差異影響。當能量下降、血流受阻或自由基攻擊時,就需要額外營養支援!這篇文章用輕鬆插畫帶你認識 Q10、DHEA、肌醇、Omega-3、抗氧化劑等「卵子精子守護者」,幫助生殖細胞維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2025/10/14
為什麼有些夫妻努力備孕卻遲遲沒有好消息?其實,卵子與精子的狀態會受到年齡、生活壓力、飲食不足、甚至體質差異影響。當能量下降、血流受阻或自由基攻擊時,就需要額外營養支援!這篇文章用輕鬆插畫帶你認識 Q10、DHEA、肌醇、Omega-3、抗氧化劑等「卵子精子守護者」,幫助生殖細胞維持最佳狀態。
Thumbnail
2025/10/06
你在藥局前猶豫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補維他命嗎?桃梨媽咪用真實案例告訴你:挑食不只是個性問題,可能暗藏營養缺口。文章拆解何時該補維生素D、鐵、B群、益生菌與DHA,讓爸媽不盲目跟風。真正影響孩子成長、免疫力與專注力的,其實是睡眠、飲食、運動與情緒環境。科學守門人就是你,補充要有策略、而非亂吃。
Thumbnail
2025/10/06
你在藥局前猶豫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補維他命嗎?桃梨媽咪用真實案例告訴你:挑食不只是個性問題,可能暗藏營養缺口。文章拆解何時該補維生素D、鐵、B群、益生菌與DHA,讓爸媽不盲目跟風。真正影響孩子成長、免疫力與專注力的,其實是睡眠、飲食、運動與情緒環境。科學守門人就是你,補充要有策略、而非亂吃。
Thumbnail
2025/09/30
當孩子又發燒、咳嗽,爸媽的心都跟著揪起來?別擔心!桃梨媽咪帶你從免疫與基因角度解密孩子生病的真相:小時候常感冒,其實是在幫免疫系統「練功」!從胸腺的 T 細胞軍校到日常睡眠、飲食、情緒,每一次生病都是孩子累積抗體、變強的實戰演練。理解這個過程,你就能放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9/30
當孩子又發燒、咳嗽,爸媽的心都跟著揪起來?別擔心!桃梨媽咪帶你從免疫與基因角度解密孩子生病的真相:小時候常感冒,其實是在幫免疫系統「練功」!從胸腺的 T 細胞軍校到日常睡眠、飲食、情緒,每一次生病都是孩子累積抗體、變強的實戰演練。理解這個過程,你就能放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從小開始,孩子能聽懂的,比能自己讀懂的要多,美國的研究顯示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中學時期。在小學階段,孩子可以聽懂高於閱讀能力的內容,所以更要持續進階的多聽,一來讓拓展知識面、接觸豐富的詞彙和表達方式,二來維持一定的挑戰性,引起學習興趣。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如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生命?我們可以透過親子對話,探討日常觀察中如何啟發孩子對生命和科學的好奇心,讓日常生活的觀察也能是一種啟發。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曾經遇見看起來《不一樣》的族群嗎? 孩子曾經主動說出他們的好奇嗎? 試著拿這本書讀給你學齡前的孩子聽。閱讀前,甚麼都不要說一起靜靜看著封面,你會跟我一樣聽到孩子好奇的問號,............
Thumbnail
曾經遇見看起來《不一樣》的族群嗎? 孩子曾經主動說出他們的好奇嗎? 試著拿這本書讀給你學齡前的孩子聽。閱讀前,甚麼都不要說一起靜靜看著封面,你會跟我一樣聽到孩子好奇的問號,............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是否曾聽過, " 唉! 這個孩子就是跟爸爸一樣XXX,他阿公也是XXX.....一輩子注定要......或這個孩子就是天生頭腦差,長大只能......" ,請你要勇敢跟他們說 : "事實不是這樣的。 讓我們從今天起,丟掉基因決定論,沒有一個孩子是不能被幫忙的
Thumbnail
是否曾聽過, " 唉! 這個孩子就是跟爸爸一樣XXX,他阿公也是XXX.....一輩子注定要......或這個孩子就是天生頭腦差,長大只能......" ,請你要勇敢跟他們說 : "事實不是這樣的。 讓我們從今天起,丟掉基因決定論,沒有一個孩子是不能被幫忙的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