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 2013 年 Tim Minchin 在西澳大學(UWA)的優質演講。Tim 是一位澳洲喜劇演員、音樂家兼作家。這個在 UWA 的 YouTube 頻道上獲得了近 560 萬次觀看的演講中,他分享了有趣且引人深思的九個人生課(9 Life Lessons),包括了:
- You don’t have to have a dream.
- Don’t seek happiness.
- Remember it’s all luck.
- Exercise.
- Be hard on your opinions.
- Be a teacher.
- Define yourself by what you love.
- Respect people with less power than you.
- Don’t rush.
是否看來有點突兀或反直覺?但如有時間仔細聽 Tim 的分享,其實非常有意思,我重聽了幾次,加上分析了他另外一個相關的分享之後,簡單作了摘要、翻譯並分享:
- You don’t have to have a dream.
你不一定要擁有(偉大的)夢想,be micro-ambitious, 當你夠專注、有熱忱、無愧于心(註 1),下個更值得追求的機會就可能會在身邊出現,也不用一定要追求虛無(或他人給予)的目標 - Don’t seek happiness.
不用盲目追求快樂,它就像高潮,想太多就沒了。但幸福的到來卻可能在你保持忙碌或幫助他人時。 - Remember it’s all luck.
記得一切都是運氣,不管是自身成功或他人的失敗,保持謙虛,培養同理心更為重要。 - Exercise.
在我們面對更長遠、更富有(相對於前人),且可能更絕望的人生時,去運動、保持運動。 - Be hard on your opinions.
「意見就像是屁眼,每個人都有。」,因此你要持續、嚴格地審視自己的意見與表達中的偏見、特權或忽略的細節,確保給出有價值的意見或論述。(註 1) - Be a teacher.
當個好老師,試著去分享所知與想法,儘管無需一輩子當老師,也不要吝嗇,分享所學已知來回饋社會。 - Define yourself by what you love.
讓你所愛的去定義你。不要被負面、只反對(像網路上許多言論一樣)、或只表現出「厭世」語調來定義全部的你,試著帶來正面的影響,讓良善與熱情來定義真正的你(註 2)。 - Respect people with less power than you.
尊重位階比你低或權力比你少的人。Tim 會從人們去如何對待相對位階更低或權力更少的其他人,去做嚴格的批判。 - Don’t rush.
對於人生的成就、漫長甚至虛無,別急也別慌張。相反地,fill it — 去充實並豐富你的人生。(註 3)
收尾也挺好的,我作個摘要一下,接著「去充實並豐富你的人生」...
保持學習、對當下所做的事保持專注、熱情與自信,分享所知、保持運動,然後那些愛情、家庭、性、旅行等酒那些開心的事... 你都知道的,也就不多提了,反正死亡很快就到來(幽默的語氣),最後祝大家好運。
希望你在看這段影片時,也能在笑容中得到一些力量、並找到自己的 life lessons 然後分享出來。
有時間、想順便學英文可看 UWA 的原始版:https://youtu.be/yoEezZD71sc?si=iCsLdL3rqnADdoqP
- 註 1: 英文原文是 with pride,但我很久沒有在中文自然語境且不彆扭的情況下,聽到人們說「我對於我在作的工作感到自豪(或驕傲)」這樣的話,就選了個無愧于心的轉譯。
- 註 2: Tim 也有提到這點時補上「不要流於二元對立」這樣的觀點,比方說藝術與科學本就不該相違背,主要是他對於網路言論的一些感受。因為要補充的太長了,我就放在備註裡。
- 註 3: 這段摘要還是有些脈絡要補充,Tim 後來一定程度的退出了 social media,並在一次訪問中提及相關原因,請參考這個訪問。
- 註 4: 另外有人把這段摘要翻譯成:不必急於規劃人生,我覺得也是可以,但若要把他的重點講出來,我還是選擇把充實與豐富人生這個點接在「別急」後面,這樣這段摘要比較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