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知道如何培養出未來能賺大錢、擁有充實人生的孩子嗎? 慶應義塾大學教育經濟學教授中室牧子女士的著作《用實證養育孩子》揭示了驚人的真相! 這本書告訴我們,比起亮眼的成績和高學歷,「非認知能力」才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
非認知能力是什麼?
它包含溝通能力、自制力、毅力、責任感、同理心等等,這些難以量化的能力,卻對收入、健康、婚姻和幸福有著巨大的影響! 而最能直接影響未來收入的,就是忍耐力、自制力、以及堅持到底的毅力這三項核心能力!
以下是根據科學實證,幫助孩子未來擁有豐厚收入的關鍵策略:
- 讓孩子多運動!
- 研究顯示,從小有運動習慣的男性,高中畢業11到13年後收入高出4.2%到14.8%! 挪威的研究更指出,有運動的兄弟比沒運動的兄弟年收入高出約4%!
- 為什麼運動這麼神奇?因為運動經驗不僅讓就業更具優勢(面試成功率提高約2點!),還能培養忍耐力、領導力、團隊合作精神、責任感和社交能力!
- 更棒的是,運動不只不影響學習,德國數據顯示,3到10歲有運動經驗的孩子,偏差值甚至會提高1.9! 運動是提升學業成績的秘密武器!
- 請注意,運動對未來收入的正面影響主要發生在3到10歲的時期,大學後才開始運動效果不大。
- 讓孩子累積領導經驗!
- 美國加州大學追蹤40萬高中生後發現,有領導經驗的人,畢業11年後收入高出4%到33%!
- 擔任班長、學生會長等職務,能鍛鍊組織能力、公開演講能力和決斷力,這些都是未來擔任管理職、團隊領導不可或缺的技能!
- 別以為領導力是天生的!作者強調,領導力是後天可以鍛鍊和習得的技能,多加練習就能提升!
- 給孩子接觸音樂、美術的機會,刺激好奇心!
- 這些活動能有效培養前述的忍耐力、自制力和毅力等非認知能力!
- 這種長期累積的影響,在40到60歲時,會對收入差異產生顯著影響,就像複利效應一樣!
- 0到15歲是育兒的黃金時期,請盡可能投入時間和精力!
- 特別是0到3歲的「黃金時間」,父母陪伴時間越長,孩子的智商(IQ)和忍耐力、自制力、毅力等非認知能力越高,語言發展也越快!
- 即使是爺爺奶奶幫忙照顧,也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認知和非認知能力,所以請安心尋求協助!
- 然而,11到15歲後,父母的影響力會逐漸減小,15歲後,孩子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超越父母的教導,此時可以考慮讓孩子接觸補習班或家庭教師。
- 選擇適合孩子的環境,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 讓孩子進入與自身能力差距過大的頂尖環境,反而可能讓他們失去自信,甚至學業退步!
- 與其在第一志願墊底,不如在第二志願名列前茅,讓孩子保持自信心,積極主動!
- 鼓勵孩子與過去的自己比較,不斷精進,而非一味與他人比較!
如何讓不愛學習的孩子變成學霸:
- 設定「每日行動目標」,而非「結果目標」!
- 例如,目標不是「考試考80分」,而是「每天學習2小時」。
- 因為行動是自己能控制的,更容易堅持,也更容易看到成效! 如果感到困難,可以將目標縮小,例如「只學習15分鐘」!
- 將學習「習慣化」!
- 就像刷牙一樣,一旦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做!
- 降低門檻(例如從每天15分鐘開始)、設定獎勵(例如學習後吃點心)、並堅持每天做,不找藉口,是習慣化的關鍵!
- 組隊學習!
- 與朋友或同學一起學習,利用「旁人的壓力」可以有效避免偷懶,互相督促,提高學習時間和效率!
總結來說,這些科學實證的育兒方法,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業上更進一步,更能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社會不可或缺的高收入、高成就、高幸福人才! 把握孩子的成長黃金期,用對方法,給予孩子滿滿的愛,就能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