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知道,每個人都渴望的「幸福人生」,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
UCLA MBA教授凱西·霍姆斯(Cassie Holmes)將為我們揭示「讓人生充實的時光運用方式」。心理學教授利米亞·斯基(Remia Ski)老師闡明,幸福感有50%來自天生遺傳,10%來自環境,而剩下的40%則取決於「行為習慣」!這40%正是我們能夠改變,掌握幸福的關鍵。
為什麼幸福如此重要?事實上,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當人感到幸福時,工作會更順利,心態會更堅強,更容易受人喜愛,甚至能夠樂於助人並保持健康狀態。這確實能強化人生的各個層面!相反地,如果感到不幸福,工作將不順利,心態會變脆弱,也不容易受人喜愛,將會發生截然相反的情況。因此,作者認為幸福是值得努力爭取的東西。
掌握幸福的「自由時間」黃金法則:每日2至5小時!
那麼,具體來說,需要多少「自由時間」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呢?
答案是每天2到5小時最為理想。令人驚訝的是,人們在過於忙碌或過於空閒時都會感到不快樂。
- 自由時間少於2小時的人:根據美國生活時間調查,這類人的人生滿意度較低,情緒容易低落,因為沒有時間注意飲食而變得不健康,並且承受著壓力和精神疲憊。他們可能會感覺自己完全沒有個人時間。
- 自由時間超過5小時的人:這可能出乎意料,但這類人往往會感到人生缺乏生產力,容易產生空虛感。許多人內心深處其實厭惡漫無目的地度過一天,並渴望提升生產力。就像暑假過長,到了後半段會感到厭煩一樣,工作賦予我們每天「生產力」的價值。
- 最佳平衡點:數據顯示,自由時間在2小時和5小時之間,幸福感並沒有顯著差異。這意味著,每天至少有2小時的自由時間就足以感到幸福。如果您正處於過於忙碌或過於空閒的狀態,將您的自由時間調整到2到5小時之間,將是邁向幸福的第一步。
大幅提升幸福感的3種時光運用方式
那麼,這些自由時間該如何運用呢?凱西·霍姆斯提出了三個核心原則,說明人們最容易感受到幸福的時光運用方式。
- 與人「共同度過」的時光
- 最重要的是,與親近的朋友、家人、戀人或寵物共度時光。大學的長期研究和許多實驗都證明,這是運用時間的最佳方式。
- 煙火大會一個人去看會很無聊,但和朋友一起看就超級開心,不是嗎?回想一個月內最愉快的事情,大多數人肯定會想起與某人共同完成某事的時刻。
- 如果您有自由時間卻感受不到幸福,那很可能是「與人共處的時光」不足。每天至少安排一項有意識地與人互動的活動。即使只是語音聊天、與朋友玩遊戲,或是與家人共進晚餐,都很好。
- 「外出」的時光
- 其次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要「外出」!超過百萬份數據分析顯示,人們在戶外時比在室內時更容易感到幸福。外出不僅能提振心情,也自然會促使身體活動,進而提升幸福感。
- 這與天氣或活動種類無關。即使下雨下雪、天氣寒冷或酷熱、是在工作、約會,或是參加一場無聊的活動,僅僅是外出,人們就更容易感到幸福。據說我們一生中約85%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如果您現在感到不快樂,很可能是在室內度過的時間太長了。積極地走出去吧!
- 「全心投入」某事的時光
- 還有,擁有「全心投入」某事的時光。心理學家指出:「當人沉浸其中,失去時間感,忘我地專注於當下所做之事時,會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 這種狀態最常發生在工作、演奏樂器、創作、運動或遊戲等,您真心喜歡並能發揮自身技能的活動中。
- 然而,能夠全心投入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不讓這寶貴的「全心投入」時間受到打擾,收好手機、使用降噪耳機等,注意避免分心是非常重要的。
應避免的3種降低幸福感的時光運用方式
相對地,有三種時光運用方式會降低您的幸福感。避免這些,將能讓您更接近幸福。
- 「孤獨」的時光
- 前文強調了「與人相處」的重要性,這正是其反面。人們在與親近之人共處時感到幸福,因此在孤獨的時光中難以感到幸福是理所當然的。
- 哈佛大學的羅伯特·沃爾丁格教授和布林茅爾大學的馬克·舒爾茨教授指出,慢性孤獨感會顯著降低我們的幸福感,並使年度死亡率增加26%。暫時的獨處對於全心投入和放鬆是必要的,但應避免長期獨處。每天務必安排一項「與人互動的活動」是關鍵。
- 「被強迫」的時光
- 工作、家務、照護、育兒、通勤、洗衣、打掃等,任何感覺「被他人指使」的時間,都會降低幸福感。因為人類是渴望「自主選擇」的生物。
- 在可行範圍內,應盡量減少人生中「被強迫」的時間。首先,可以利用金錢來購買洗碗機、滾筒洗衣機、家務代行、居家照護員、嬰兒保姆等服務,大幅減少「被強迫的作業」。
- 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則應嘗試將「想做的事」與「必須做的事」結合起來。例如,在通勤途中聽播客,或一邊打掃一邊聽YouTube等。
- 「感到無意義」的時光
- 「人們厭惡度過沒有生產力的一天」。作者指出,許多人認為會議、看新聞、社群媒體、遊戲、通勤等時間是「浪費」的。
- 對於您內心深處認為「無用」的事情,應盡量減少時間投入。將這些無用時間用於與人見面、外出、全心投入某事、運動或充足睡眠,將會讓您感到更加幸福。
- 即使麻煩,也花費1到2週時間記錄並可視化您將時間用在何處。了解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將能成為您將其轉化為有意義時間的強大動力。
享受工作的秘訣:不只為了錢!
佔據人生大部分時間的「工作」,也是幸福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工作痛苦,整體人生滿意度也會下降。以下是享受工作的兩個秘訣:
- 找到「金錢以外的目的」
- 單純為了賺錢而工作,會顯著降低人生滿意度。找到「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的金錢以外的目的,可以長期維持工作的熱情和充實感。例如,癌症中心的清潔人員能夠持續工作十年以上,是因為他們將「讓病患的生活更明亮」視為目的。
- 結交「職場朋友」
- 如果找不到崇高的目的也沒關係!研究顯示,在職場有摯友的人,對工作的熱情、品質以及職場的幸福感都更高。就像上學不只是為了上課,更是為了見朋友一樣,如果職場有親近的人,工作就會變得更有趣。
讓幸福感持久的「剩餘時間」意識
最後,一個能讓幸福感持久的強力提示:
人類有一種特性,無論多麼愉快的事情,都會「習慣成自然」,喜悅感會隨之減弱。例如,一開始覺得美味的鰻魚飯或約會,重複多次後,喜悅感也會逐漸降低。
要克服這一點,就是意識到「剩餘時間」。以月為單位來看,我們的人生轉瞬即逝。例如,思考「還能接送孩子幾次?」「還能和父母吃飯幾次?」。透過這樣的思考,您會意識到眼前幸福的時光是多麼珍貴且有限,進而更深刻地感恩並感受到幸福。
那麼,從今天起,就讓我們改變時間運用方式,掌握「最棒的幸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