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什麼時候會需要被療癒嗎?
沒錯,就是覺得很累、很辛苦、極度厭世到快撐不下去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來點療癒,而這個療癒不能太費力,畢竟當下的我們都累壞了,而繪本就是在我們累壞的時候,一個很棒的補給站。
跟你們分享一本我最近讀到很療癒的繪本:小雲朵。故事在描述天空中的小雲朵在白白胖胖的時候很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熱情地展現自己不同樣貌給人們看,也因此獲得不少讚嘆與歡呼,但隨著含水量的增加,逐漸變成烏雲開始下雨之後,卻看到那些讚嘆自己、為自己歡呼的人們都倉皇的躲避,沒有人願意再關注它。
頓時失去關注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就像我們依循著過去的成功經驗,用同樣的方式專注著將最好的自己呈現出來,期待獲得再一次的成功,但結果卻不如預期時,是會讓人有點錯愕及跳腳的。
所以小雲朵有一點生氣:「為什麼你們不再看我了?可以這樣下雨,難道不厲害嗎?」
生氣的背後也透露著一絲傷心:因為烏雲會下雨明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怎麼就被討厭了呢?
是阿,當我們毫無防備的把自己真實的樣貌呈現出來,卻感受到不被肯定跟接納,甚至還有點嫌棄的時候,其實很受傷,也會感到懷疑說:「這樣的自己是不是不好?」
然後,我們就會因著認為自己不夠好,而想要盡快改善有問題的狀況,可是不難發現解決方法都附加一些負向感受,例如:
- 調整成別人期望的樣子,會委屈
- 藏起來,會孤單
- 假裝對別人沒影響,會有罪惡感
也就是說,當我們還沒搞清楚自己怎麼了,就急著要有個辦法解決問題時,那些方法只會加重自己被否定的感覺,然後就改變得很委屈、藏得很孤單、裝沒事的很有罪惡感。
因此,正視與理解自己的處境,才是真正能找到解決方法的鑰匙。
所以,小雲朵並沒有因為下雨被嫌棄,就停止下雨,因為那不合理;同樣的,當我們因受傷而感到沮喪難過的時候,卻要求自己表現一派輕鬆,那也是在為難自己。
於是,雖然迷惘卻仍舊繼續下著雨的小雲朵,開始聽見一些不同的聲音,那些聲音在說著:「我很開心喔」。
原來,是植物、農夫、河川裡的魚在說話,他們的回應讓小雲朵感覺到下雨還有滋潤大地、豐沛河川的功用,而這些回應讓它心情稍微好一點,就比較能專心在烏雲該做的事情上。
透過不同的回應,小雲朵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不只是討人喜歡,同時也有滋養、照顧環境的功能,不同面向都有箇中的好,如果因為被否定的經驗,而錯失看見價值的機會,那是好可惜的事,因為,每個狀態都有值得被欣賞的地方,小雲朵是如此,我們也是。
「面對讚美跟噓聲,都值得擁抱,接納每個狀態下的自己,就能海闊天空。」
《小雲朵:晴天、雨天都是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