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接納自己的不夠好,才有力量帶自己去更想要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的壓抑與釋放,需要維持一個平衡,你有多少忍讓,就需要多少宣泄。」——《一隅有花 Gentle Plants Calendar》⁣⁣⁣⁣


我那天在寫「面對關係中的不舒服,除了委屈忍耐外的其他選擇?」這篇文章時,一開始非常卡。一般來說,我現在只要想好主題,一到兩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不過在寫那篇文章時,我確定自己是有感覺也有意願要整理的,但就是在寫得過程中,遲遲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剛好當天下午,一起學敘事治療的夥伴陪我回顧了一下這段經驗,神奇的是,一掛上電話,我的文章立刻順利產出了。只不過當下的我,沈浸在文章完成的喜悅中,並沒有深入地思考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隔天一早,在敘事實踐團體的某段練習裡,明德先邀請我們回想最近一段有點辛苦的經驗,再試著用有力量的眼光,分別是「渴望」、「珍貴」、「因應」及「例外」,來回想這個歷程,並各寫下一句話給自己。⁣⁣⁣⁣

我直覺就想到,那段我要跟朋友表達委屈的困難溝通經驗,於是我寫下了這四句話:⁣⁣⁣⁣


⁣⁣渴望:雖然很困難,但你還是完成了,是因為你很在乎關係中的「平衡」和「真實做自己」。⁣⁣⁣⁣
珍貴:能把這件事完成,我看到你身上有個特質是堅持,這樣的堅持讓你不放棄,為自己創造更多幸福的可能。⁣⁣⁣⁣
因應:這一路走到現在,我知道你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尊重自己的感受,同時也找資源整理和支持自己。⁣⁣⁣⁣
例外:這次的經驗對你而言很珍貴,因這是第一次,你選擇在關係中尊重他人的感受,同時也不委屈自己。⁣⁣⁣⁣⁣⁣⁣⁣


寫完我突然明白,為何那天敘事夥伴陪我聊完後,我的文章就順利完成了。⁣剛開始寫文章時,我心裡始終有個聲音是:「你又沒有做得很好,這樣分享出來會對人有幫助嗎?」邊寫得過程中,邊感受著自己的心虛,自然覺得怎麼寫好像都不對。⁣⁣


但在敘事夥伴陪伴我的那段經驗裡,我們一起學習敘事治療一陣子了,因此很習慣在對話的過程中,優先把眼光聚焦在我們已經有做到的部分。也就是,如同明德在團體帶領我們練習的,先找到自己的生命力亮點。


⁣這一次,我的微小改變是因為我很重視什麼?(渴望)⁣⁣


這樣做我不簡單的地方在哪裡?(珍貴)⁣⁣


我又是怎麼辦到的?(因應)⁣


⁣我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是?(例外)⁣⁣⁣


就這樣,跟夥伴對話完,我的內在多了一些力量與信心,我知道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但我依然可以先記錄下來,我有做到的部分。敘事非常溫柔,我常在敘事的對話與氛圍裡感受到,此刻的我,不管好壞對錯都是可以的、都是被接納著的。⁣


⁣而這樣的涵容,帶給我很大的滋養,我不再花力氣對抗或否認自己的不夠好,反而是更接納自己,接納自己就是不完美,也永遠不夠好,但因為這樣的一份包容,我更有力量帶著自己移動或前進,去長成自己更喜歡的樣子。⁣⁣⁣⁣



最後那篇文章貼出來後,得到一個我很受寵若驚的回饋,剛好那個夥伴最近在看「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這本書,他分享我整理的順序跟書上提到的雷同。看完他的回應後,我覺得既害羞又開心。⁣⁣老實說,我完全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很棒、做得很好而分享的,反而是接納自己此刻雖然只能做到這樣,也沒關係,就先整理與記錄下來,自己有做到的地方,以後再繼續調整。


⁣⁣我感謝自己接觸了敘事治療後,變成了加法人生。所有我的每段人生經驗,用這樣的角度重新觀看後,都有我的力量與不容易,而我帶著這樣的看見,持續累積與前進,自然一步步走向我的期待和夢想,也漸漸活出我喜歡的樣子。原來,要先接納了自己的不夠好,我們才有力量,帶自己往更想要的方向走去。⁣⁣⁣⁣


那麼你呢?你願意溫柔地對待自己嗎?先告訴自己:「今天的我,有做到⋯⋯,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相信這樣的接納會帶來力量,而總有一天,這個力量會支撐你去到你想去的地方。


前情提要:「面對關係中的不舒服,除了委屈忍耐外的其他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MCpy5tEQnDyFPKhw/?mibextid=WC7FNe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臉書找我互動聊天喔!

您的任何互動都是我創作的原動力~>


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團體>共學,一起練習接納自己並活出幸福~
104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