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no show之得罪方丈哪裡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商業周刊1952期〉

〈商業周刊1952期〉

「你慘了啦,方丈為人很小心眼的,」我在心底OS,當然沒對督生說出來。

但是,既然我在期末一起向督生翻舊帳、將近兩學期的互動觀察挑了幾項重要的事件和他討論,當然,和他息息相關的報告也是討論項目之一:

「我在上個學期末,寄了封信給你,請你試著統整個人成長經驗與個人諮商風格這兩者,彼此間有什麼關連,還附上我自己檔案給你看看。當然,這是邀請,並不是作業。過了一個學期,不曉得你自己整理得怎麼樣?」

我丟出的問題,像是都卜勒雷達持續向外發散的訊息波,藉由反射波的變化來判斷目標物的距離變化:督生回應延遲越嚴重,表示逃避的議題越深遠;回應延遲越短暫,代表越容易在意識層面浮現。拖了一個學期沒有任何回應,嗯,大概是我當年的反思不夠有趣,引不起督生的興趣吧。


「幾千年前我們不是就已經能夠建造像金字塔這樣龐大的建築物了?不是就已經能夠崇拜神祇、紡織、生火、找到愛人與妻子、傳送書寫的訊息?當然是。但是我們雖然成功的用領薪水的奴隸替代了奴隸,我們獲得的一切進展卻都是在科學領域。人類問的問題研究和他們的祖先一樣。簡而言之,他們根本沒有進化。」《波特貝羅女巫》

這天讀著易之新老師推薦的書,剛巧也看到〈商業周刊1952期〉裡的文章,突然想到其間的相似之處:

「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股市大漲,然而大部分人還是低薪。這是因為真正高薪的是那些製造業勞工,但大多數勞工是服務業,他們生產力幾乎原地踏步,所以薪資沒有明顯成長。」《貿易崩解倒數計時》 

將這兩個概念併在一起看就會發現,關於人生、關於生活這千百年來的問題固然持續在進步發展,但社會制度的改變、思想流派的演進這類和人心有關的議題,卻是少有突飛猛進的情況,甚至在「生理」、「安全」、「歸屬感和愛」、「社會需求」或「尊重」等諸多基本需求上,千萬年來幾乎不曾更動過;一個人不會因為桌機上 GPT 升級到模式4.0而每天減少100大卡的熱量攝取,或是一個人因為持用0.5奈米製程的手機微晶片而提升25%的智商 。

反觀在科學或工程領域上,投入越多的資源、越容易出現進步。

研究生的資歷也是。

投入越多的資源在各式專門訓練或課程,可以看到履歷表上立即出現的回饋:OO專訓XX小時、ZZ學會課程YY小時,都可以化為實打實的漂亮數字,證明自己的投資。

然而,研究生在自我探索上所投入的時間,例如接受FF訓練師GG小時的督導後,卻是難以具體化為數字:「我個人在親子議題上提升87%的諮商效能、在職涯議題上提升203%的工作效能、在親密關係議題上提升3,141,592點的經驗值…」

人類觀念的演進,從巫術到宗教再到科學(見弗雷澤 Frazer《金枝》),直白來說,就是我們對萬事萬物之所以發生的說法,表面講究的是證據與因果,骨子裡卻是一成不變的:說服我吧、讓我信服吧。

在具象的數字證據與科技發展、在幽微不可測的人性,此兩者之間,有巨大而難以跨越的鴻溝,卻也可能只存在彈指之間的體悟。


「研究所老師要求我們期末統整個人的諮商風格,倒是沒有提到要整理個人生命經驗…」

這回督生沒說「我在逃避…」,而是提出教師給他們的作業。看來,督生比較認真看待我所提出的邀請、不再逃避。至於他交不交、什麼時候交,都是其次了。

我能帶領的,就差不多在這裡了,接下來,就看他願意投注多少時間在深入了解自己了。

*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是什麼?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2888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son Wu的沙龍
15會員
255內容數
Benso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9
就算是全身武裝完備,不是每個人都能直面犧牲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有這股體認。我的腦袋就算是有了人到晚年不免一死的認知、現在還能和你們談天說地、滿嘴自在,可是真的死到臨頭的那天,我還可以這麼從容嗎?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Thumbnail
2025/07/19
就算是全身武裝完備,不是每個人都能直面犧牲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有這股體認。我的腦袋就算是有了人到晚年不免一死的認知、現在還能和你們談天說地、滿嘴自在,可是真的死到臨頭的那天,我還可以這麼從容嗎?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Thumbnail
2025/07/12
眼看來到健身房進行重量訓練課接近兩年,雖然買了最多折扣、最多節數的36堂課,卻也是將近一年才上完課,對比於一年52週,我的努力程度更像是三天打魚十天晒網的荒堂,簡直慘不忍睹。這情況,稱之為「藉由重訓課來安慰自己有在認真照顧身體」也不為過。
Thumbnail
2025/07/12
眼看來到健身房進行重量訓練課接近兩年,雖然買了最多折扣、最多節數的36堂課,卻也是將近一年才上完課,對比於一年52週,我的努力程度更像是三天打魚十天晒網的荒堂,簡直慘不忍睹。這情況,稱之為「藉由重訓課來安慰自己有在認真照顧身體」也不為過。
Thumbnail
2025/07/05
「矮油~沃夫,你們中華帝國的人是容易父子不和嗎?非得這樣砍砍殺殺,而且找人助拳拼輸贏嗎?」艾瑪聽了澳福說的故事,不禁感慨,而且還看了榮格一眼;後者似乎沒有 get 到前者的眼光,別有一番心事。
Thumbnail
2025/07/05
「矮油~沃夫,你們中華帝國的人是容易父子不和嗎?非得這樣砍砍殺殺,而且找人助拳拼輸贏嗎?」艾瑪聽了澳福說的故事,不禁感慨,而且還看了榮格一眼;後者似乎沒有 get 到前者的眼光,別有一番心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Thumbnail
受不了等待,延遲的傷痕。 斷訊了,可惜不會再連結。 被遺忘的。 反覆查閱錯誤的地點,遺漏了每一天。 你捎來的簡訊,如此重要又美麗, 卻悄悄的,被計入錯誤。 彈跳的訊息無聲,直接略過,反正從來都只有雜訊。 知曉過期時,思緒雖來痛,但也無奈。 你說可以重來,但你不知道的,那一切好像變得不
Thumbnail
受不了等待,延遲的傷痕。 斷訊了,可惜不會再連結。 被遺忘的。 反覆查閱錯誤的地點,遺漏了每一天。 你捎來的簡訊,如此重要又美麗, 卻悄悄的,被計入錯誤。 彈跳的訊息無聲,直接略過,反正從來都只有雜訊。 知曉過期時,思緒雖來痛,但也無奈。 你說可以重來,但你不知道的,那一切好像變得不
Thumbnail
很難覺察潛藏於其中的訊息
Thumbnail
很難覺察潛藏於其中的訊息
Thumbnail
「到底是有看到訊息沒回? 還是完全沒注意到訊息所以沒回」是不一樣的。我其實也是很常隔很久才會回覆,不過我會看狀況,為什麼會如此呢? 以下整理幾點我的一些狀況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到底是有看到訊息沒回? 還是完全沒注意到訊息所以沒回」是不一樣的。我其實也是很常隔很久才會回覆,不過我會看狀況,為什麼會如此呢? 以下整理幾點我的一些狀況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拖拖拉拉的出門,完全忘記那裡很難找停車位,繞了半個多小時,才摸摸鼻子的去停了付費停車場。可惡,早知道就認命自己沒那麼幸運了。 睽違兩週再踏進畫室,依然沒什麼結論,關於我的構圖,老師路過不時的提點幾個方向,重新梳理想法,收斂主題。你想表達什麼?那怎麼呈現這個主題?你的想法是什麼?這樣物品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拖拖拉拉的出門,完全忘記那裡很難找停車位,繞了半個多小時,才摸摸鼻子的去停了付費停車場。可惡,早知道就認命自己沒那麼幸運了。 睽違兩週再踏進畫室,依然沒什麼結論,關於我的構圖,老師路過不時的提點幾個方向,重新梳理想法,收斂主題。你想表達什麼?那怎麼呈現這個主題?你的想法是什麼?這樣物品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幾分鐘之前才終於丟訊息出去。 好不容易跨出去的步伐,遇到困難就縮了回來,腦袋開始收集一千種不好的結果,什麼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繼續惡性循環的質疑自己,不斷的內耗,才開始後悔為什麼不勇敢一點。 沒有走出去就什麼都沒有,連被人家罵爛的機會都沒有(?)(激勵一下自己而已,就算沒人看還是要快快樂樂的畫圖
Thumbnail
幾分鐘之前才終於丟訊息出去。 好不容易跨出去的步伐,遇到困難就縮了回來,腦袋開始收集一千種不好的結果,什麼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繼續惡性循環的質疑自己,不斷的內耗,才開始後悔為什麼不勇敢一點。 沒有走出去就什麼都沒有,連被人家罵爛的機會都沒有(?)(激勵一下自己而已,就算沒人看還是要快快樂樂的畫圖
Thumbnail
於去年11月中初次口考中,接收到了些建議,當下覺得整個大顛覆,讓我陷入焦慮之中,哀怨著為什麼教授不早在前幾次看論文的時候就先說😮‍💨(後來想想好像也沒有那麼顛覆,畢竟也只寫了一章哈哈) 認命之後便開始找相關資料、看相關文獻,一路到了今天…看是看了一些,也有大概一個底了,但還是真的拖了太久了!
Thumbnail
於去年11月中初次口考中,接收到了些建議,當下覺得整個大顛覆,讓我陷入焦慮之中,哀怨著為什麼教授不早在前幾次看論文的時候就先說😮‍💨(後來想想好像也沒有那麼顛覆,畢竟也只寫了一章哈哈) 認命之後便開始找相關資料、看相關文獻,一路到了今天…看是看了一些,也有大概一個底了,但還是真的拖了太久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