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用「我個性就這樣」來解釋自己其實很想改卻沒改的行為,
但事實是:大部分我們以為的特質,其實是長年累積出來的習慣性反應。
你會避免衝突,可能是因為從小家庭裡一吵架就天崩地裂;你會凡事靠自己,可能是因為過去求助卻沒人理會;
你會在人群中小心翼翼地保持笑容,是因為你很早就明白:「要被喜歡,就不能太真實。」
這些選擇不是錯,而是曾經的你,最安全、最聰明的反應。
但現在的你,不再是當時那個無力的小孩了。
你已經長大,有力量,有意識,也有資格重新選擇。
這就是 FOCUS 模型 想帶給你的東西:
不是要你變成誰,而是讓你重新決定——你想成為誰。

🌱 用 FOCUS 模型,從覺察開始,重新塑造你想要的樣子
FOCUS 是五個簡單卻有力的步驟,幫助你從「慣性特質」中抽身,
用新的行為,打開新的身份可能。
🔹 F — Feel(感知觸發)
特質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有跡可循的自動反應。
這一步,就是要你學會:察覺那個「我又來了」的瞬間。
你可以這樣問自己:
- 剛剛我又在哪裡縮回去了?
- 我有沒有因為緊張而笑著說「沒事啦」?
- 我的肩膀是不是又緊了、呼吸是不是卡住了?
這些微小訊號,都是大腦要你注意的訊息。
當你開始感覺到,你就開始有選擇的空間。
🔹 O — Observe(觀察模式)
覺察之後,不是馬上否定自己,而是帶著溫柔去問:
- 我為什麼會這樣反應?
- 它想保護我什麼?
- 它曾經在哪裡幫過我?
這些行為也許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你,
但請記得:它們曾經讓你撐過某些日子。
看懂,是為了放下,不是責怪。
🔹 C — Choose(選擇轉向)
這一步,是整個轉化最關鍵的轉捩點。
請不要只停在「我不想再這樣」, 請具體地問自己:那我想變成什麼樣子?
也許是:
- 從「什麼都不說」變成「願意表達」
- 從「凡事扛下」變成「願意尋求幫助」
- 從「一味迎合」變成「保持尊重又堅定」
你不是要丟掉自己,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 U — Unlock(解鎖新特質)
選擇好了新方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試著「演一次不同的劇本」。
你可以從最小的改變開始:
- 多說一句真實的感受
- 主動開口詢問一次
- 給自己一個多三秒的思考空間
你會覺得不自然,甚至很彆扭,這是正常的。
你不是演技差,而是太習慣當背景角色。
這不是改變,而是練習。
🔹 S — Stabilize(穩定內化)
當你練習越多次,大腦就會越熟悉,新的你就會越自然。
所以最後一個步驟是:讓改變留在你身上。
你可以這樣做:
- 記錄每一次你有勇氣的時刻
- 和可信任的人分享你的小成功
- 給自己一句鼓勵,而不是挑剔
你不是突然變好的,而是一步一步,慢慢走出來的。
💡 結語:你不是被定義的,你是可以被選擇的
很多人活著,是在扮演一個「比較不會被討厭的版本的自己」。
但真正的成長,是有一天你能說:
「這是我選擇成為的樣子,
不是過去教會我的反應, 也不是世界要求我活成的樣子。」
你可以不只是這樣。
從 FOCUS 的第一步開始,你就有機會,把自己重新寫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