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大家都會犯下無數的過錯,做出錯誤的決定,那為什麼有些人最終獲得成功,有些人卻是流離浮沉?我認為有幾個關鍵,第一點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再來是犯錯的次數,然後是改進的速度。
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可見早在孔子那個時代,就深知從錯誤中學習的重要,而且從錯誤中學習這件事是難能可貴的,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不貳過,那應該大家都已經在職場上步步高升。
此外,孔子這段話,也點出了另一個重點,就是不遷怒。試著回憶一下,在職場上,自己有沒有遷怒於人,或是被別人遷怒的經驗。先談談你自己遷怒於人的情形,當人被指出錯誤時,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惱羞成怒的情形,接下來就是遷怒於人,最終搞砸人際關係。而另一種就是被別人遷怒的情形,我個人認為如果遇到這種情形,請盡量保持心態上的冷靜,明白這個時刻多說無益。說實在的,我個人如果遇到這樣的情形,我會把這樣的情境,轉化成我個人成長的動力,只要我爬得更高,我就更有機會避免這樣的情形。
那改善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我認為從「致敬」做的好的人開始,我這邊的「致敬」,指的是「學習」,「揣摩」,與其悶著頭找問題,不然直接學習更好的榜樣跟對象,看看他們為何成功,如何做到不犯錯。另外,惱羞成怒是沒有幫助的,這是人性上的共同弱點,但如果能夠克服、那就有機會在職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