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坐在整理完的房間裡。
空間乾淨、櫃子整齊、收藏不見了、清單簡化了。
但我突然感覺很陌生。我不是在慶祝,只是靜靜地坐著,
然後一個念頭飄進來——
「為什麼我還是不開心?」
空出來的房間,空出了某種東西
當我把能清的都清完之後,
我才發現真正難的是:我不知道該填進什麼。
以前有雜物、有行程、有模糊的想法。
現在乾淨了,我卻開始面對自己:
一個不太知道想怎樣的自己。
原來「亂」讓我不必去想太多
我回頭想起那段亂糟糟的時期,
雖然累,但我沒有時間想太深的問題。
「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真的喜歡現在的自己嗎?」
「我會不會,其實一直在演一個好人的角色?」
以前沒時間思考,現在有了,
卻也帶來了某種不安。
越安靜的時候,越容易聽見內心的聲音。
只是那些聲音,不見得都是好聽的。
留白後的副作用
我曾經以為,只要斷捨離完,心就會平靜。
但事實上,那只是讓我終於有機會好好聽自己說話而已。
而我聽到的第一句話,不是「你做得很好」,
而是:「你還可以再更好吧?」
清理完之後,焦點從東西,轉向自己。
於是壓力沒有不見,只是換了一個方向打過來。
我後來學到的不是「控制」而是「陪伴」
這段時間,我開始學會一件事:
不要急著把空白填滿。
你可以坐在那個什麼都沒有的房間裡,
不做什麼,也不急著變好。
你可以只是靜靜地待著,然後說:
「沒事,沒事,慢下來,一切都很好。」
極簡不是讓我們成為完美版本的自己,
而是讓我們有空間看見,原來現在這樣也可以。
🖋留白練習 #7
今晚試著關掉手機,關燈,
一個人坐在房間,什麼都不做。
問問自己:「現在這樣子是我自己喜歡的嗎?」
不用回答。
只是坐著,陪自己一下就好。
下一篇,我想寫一些更輕的內容「那些我在極簡練習後慢慢「找回來」的小事」
生活節奏、重新喜歡的東西、敢說的話、會笑的時刻。
斷捨離不是結束,而是讓你重新挑選,什麼才是值得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