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史蒂芬科的離世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想知道為什麼要活著

每天看似重複的日子,我一直很想知道到底為什麼要活著(可能因為我INFJ+天秤🤭),如果沒有目的的活著,雖然我不會自S,但也不需要珍惜時間和生命吧。生物終有一死,所以活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生物的角度來說需要傳宗接代,但醫療進步和長壽,地球根本負荷不了這麼多人類;從家庭角度,少了我,全家一開始可能有點不習慣,但我很確定1.2年後大家都會好好的生活;從金錢角度,我確實也沒有大能耐讓未來100年後代暴富;那我應該只能從貢獻角度切入,什麼叫貢獻?多大的貢獻為有效?

以上哲學問題,W當然都沒有思考過,也沒興趣,但我認為這本書的一些正面態度還是挺不錯的,能在自我懷疑的時候支撐一下,度過不確定感👍

這本書推薦給已經30+以上的朋友,因為第一章就在講「中年掙扎」(?!)

追求向上人生

我最喜歡的7句話分享:

你最重要的工作永遠在前方等著

工作到了一個年資,熱情漸漸消退,似乎不上不下的薪水,不用像剛進公司的年輕人拚了命的工作,也有足夠經驗應付公司,公司內的宮鬥戲碼也早已習慣,好像內心沒有什麼波瀾了。這句話用來提醒自己,對我來說蠻受用的,也是這本書強調的「向上心態」核心概念,不期待的人生,就沒有值得期待的未來可能性,先相信會有更重要的工作在前方,才能提起對生活的熱情,持續累積自己的能力,因為那個重要的工作隨時會來到。(這裡)指的工作不只是公司的工作,而是人生的價值擴展)

人生對我有何期待

我最愛問W的問題就是-人為什麼要活著?
這本書很好的回答了我的問題,「不要只問我對人生有什麼期待,應該思考人生對我有何期待」,只要反向思考,就能對人生抱持開放的態度,一場冒險旅程,應該是期待每個小驚喜的瞬間。

人生的前三分之二.是為最後三分之一做準備

雖然很多人都說不要被社會框架限制,但當自己到了那個年紀還是會焦慮,加上社群的影響,25歲收入上億什麼的,總是很著急。提醒自己花開自有時,先定義自己想要什麼人生,讓自己適時開花,那些比較還是少看好了(笑

可以投降或是投入

書中用很多生命鬥士的故事說明,人生遭逢巨變,可以選擇投降,但他們都選擇投入,活得比之前更積極,甚至覺得事故之後的人生更快樂,用生命去幫助更多人,這也是向上人生很重要的一環「先付出,後獲得」

人生絕對是使命,而非只是事業

台灣人尤其喜歡創業與賺錢,但到了退休年紀卻罹患憂鬱症,我爸爸就是其中一員,打了大半輩子的江山,以前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也因為創業有成,能算提前退休,但人生後半段幾乎什麼都不剩,財富、親情、友情都沒了,只有自我安慰和無人理解的孤單。

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個空間。我們在那空間裡,有選擇回應的自由及力量。

接下來是親子類。孩子的中樞神經還沒發展完全,有時不能控制情緒是很正常的,父母的工作就是要教他們怎麼處理情緒,處理的方法是什麼?這句話我覺得很適合跟孩子分享,常以為刺激來了就要馬上反應炸毛,其實那中間還有一個小空間,那個就是我們選擇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的空間。

善用你的智慧和主動性

每次問孩子問題,最順口的回答就是「不知道」,回答久了好像不知道也沒關係,反正總有人會幫他解決吧。當然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為能解決問題的人,這句話是柯維家常告訴孩子的,讓他相信自己已經有內在力量去處理問題的,只在於自己要不要使用。

大思想家的晚年

史帝芬柯維,晚年受失智症所困,那曾經具有影響力、讓人受啟發的管理思想家,也躲不過疾病的殘酷,後期甚至不太說話了,最後因為做少數還能維持的興趣-騎腳踏車,不幸跌倒腦中溢血狀況而離世。

很難想像大半輩子用演講與思想影響他人生命的傳奇,到晚年記憶紊亂、口語不清,內心的沮喪和痛苦多麼巨大。

For W

穩定的生活,會讓我們急於思考下一步,又因為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關係,遲遲不敢輕易做出變化。然後又妥協於現狀、表面的安穩,但其實內心又明白,這是一種危險平衡的狀態,一不注意就會打破平衡,屆時未準備好的下一步就是致命傷。這樣的狀態這幾年一直循環重複。

讀完這本書覺得,先付出後獲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吃好 玩好 能量好|書我幫你讀了,你只要看這裡
1會員
4內容數
人家說夫妻要共同成長,才能走在同一個頻率上。 可W先生嫌看書麻煩,我也嫌講書麻煩, Ta-da~那就用筆記來解決! 順便幫自己做學習輸出, 也方便直接分享給身邊那些懶得翻書的人。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朋友,就轉給他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任何人只要活著,就有理由去懷抱希望。健康、家庭、幸福、專業技能、運氣、社會地位等等,這一切都是可以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
Thumbnail
任何人只要活著,就有理由去懷抱希望。健康、家庭、幸福、專業技能、運氣、社會地位等等,這一切都是可以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活著嗎? 人一出生就是邁向死亡 那為什麼要出生呢? 我的爸爸以前還在的時候 常常說這句話 人就是 生→老→病→死 無例外 都得體會 沒錯人活著就是為了體驗 體驗這世間的所有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人性本善 還是人性本惡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養家活口 有多麼困難 你得去體會 你才知道
Thumbnail
「人終有一死,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到底為甚麼要學?為甚麼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人常言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既然我們都會一無所有,那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努力?」我看著黑板上的四個大字,「生命哲學」,不斷的思考著究竟人有什麼意義? 「生命到底是為了甚麼而出現?如果每件事的發生背後都有一個原因,那每個人誕生是
Thumbnail
「人終有一死,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到底為甚麼要學?為甚麼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人常言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既然我們都會一無所有,那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努力?」我看著黑板上的四個大字,「生命哲學」,不斷的思考著究竟人有什麼意義? 「生命到底是為了甚麼而出現?如果每件事的發生背後都有一個原因,那每個人誕生是
Thumbnail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Thumbnail
死 我們都會死 以死亡為最終目的來看 挺多事情,想法,目標 其實,都是花邊事物 走開 人往往有一種錯覺 反射性的覺得 “死亡”離我們很遠 但,其實就像賈伯斯說的 「生死,只是一個開關鍵」 並沒有保證,什麼時間點會按上 我個人傾向認為,死亡不是終點 而只是一個階段而已 搞清楚 所以我想我沒有搞清楚
Thumbnail
  不時有網友問:「活著是為了什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能輕生?」這一類的問題。我以基督徒的身分試著提出回答 ※ 延伸閱讀:復活的奧秘
Thumbnail
  不時有網友問:「活著是為了什麼?」、「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能輕生?」這一類的問題。我以基督徒的身分試著提出回答 ※ 延伸閱讀:復活的奧秘
Thumbnail
「生命是有目的嗎?」 「有?」 那是你自己訂的嗎?還是社會賦予你的?又或是你出生的時候宇宙給了你神聖的安排? 「沒有?」 「那我活在這裡幹嗎?」
Thumbnail
「生命是有目的嗎?」 「有?」 那是你自己訂的嗎?還是社會賦予你的?又或是你出生的時候宇宙給了你神聖的安排? 「沒有?」 「那我活在這裡幹嗎?」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生忙著唸書、出社會後忙著工作,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事,但都會走向同一個終點:死亡。既然每個人的結局毫無不同,誰都難逃一死,那我現在成就的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怎麼走都會走到相同的終點,那我走哪一條路又有什麼差別?十七歲的我曾問自己這個問題,十幾年後的我仍然沒有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生忙著唸書、出社會後忙著工作,每天做著一成不變的事,但都會走向同一個終點:死亡。既然每個人的結局毫無不同,誰都難逃一死,那我現在成就的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怎麼走都會走到相同的終點,那我走哪一條路又有什麼差別?十七歲的我曾問自己這個問題,十幾年後的我仍然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