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是讓別人成為自己的複製人,而是引導與陪伴。成長型領導讀書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前言

今天我們的單元是「威利來讀書」,用讀書增加你的知識寶藏。今天的主題是《成長型領導:希望有人早點告訴我,第一本管理輔導指南》讀書心得,探討如何打造具備人本精神與行動力的管理者。領導不是讓別人成為自己的複製人,而是引導與陪伴。

大綱:

1.職場領導的挑戰

2.成長型領導的核心

3.冰山模型的應用

4.認知落差與信任建立

5.員工關懷與敏銳觀察

6.意願與能力矩陣

7.情境領導法的實踐

8.GROW模式的對話框架

9.START分析法的回饋機制

10.正向回饋與自我效能

關鍵字:

#成長型領導 #職場管理 #冰山模型 #認知落差 #信任建立 #員工關懷 #意願能力矩陣 #情境領導 #GROW模式 #正向回饋

 

職場領導的挑戰與成長型思維

在職場中,許多聽眾可能本身就是主管,會理解主管角色早已超越單純分配任務與績效監督的範疇。真正的領導者需成為引導團隊持續進步的成長型領導者。這本書讓我收穫頗豐,特別是關於如何與員工共同成長的主管領導學。

其中提到「冰山模型」,指出員工的外顯職能(如工作表現與能力)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驅動力在於內在職能,例如動機、目標、信念、價值觀及生活狀況。例如,有些員工說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退休不再上班,這反映了他們的動機。成長型領導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到這些冰山下的深層角度。

認知落差與建立信任

主管與員工看待任務時常有認知落差。例如,主管關注目標是否完成,但員工可能覺得成功完成被視為理所當然,或努力未達標時感到挫折,甚至提出改善建議後責任加重,導致未來不敢再提意見。

如果領導者只注重成果,可能阻礙員工的表現空間與潛力。我自己也感同身受,這些情況在職場中屢見不鮮。建立關係是打造成長文化的基礎,而信任是成長的前提。主管與員工的關係重點不在於急著解決問題,而是理解對方的狀態與需求。書中提到,主管不必針對缺點猛烈攻擊,而是透過每個過程了解員工,認識他們的想法。帶人並非只要求對方把事情做好,而是要真正認識這個人,這點確實很難。

員工關懷與敏銳觀察

要引導員工成長,主管需關注員工的狀態,例如飲食、睡眠、情緒與記憶表現。這些訊號能反映員工是否面臨壓力或個人問題。例如,情緒低落、易怒或記憶力下降可能暗示家庭或心理問題。書中分享一個案例,我曾遇過類似情況,員工需要心理輔導,這需要主管敏銳觀察並展開關心對話。

雖然工作繁忙,難有時間每天聊天,但適時關心非常重要。若員工不願開口,應創造低壓環境,透過觀察與對話了解其特質,逐步建立信任,再引導成長。

我以前節目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連你媽叫你吃飯你都不見得想理,要怎麼讓人心甘情願做事?」這凸顯帶人的難度與學問。

實用工具:意願與能力矩陣

書中第三章提到「澄清問題,找出卡住的點」,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意願與能力矩陣」,將員工分為四象限:

  1. 高能力高意願:授權並給予挑戰性任務。
  2. 高能力低意願:激發內在動機,重新連結目標。
  3. 低能力高意願:提供訓練與實作機會。
  4. 低能力低意願:建立信心與基礎能力。

我認為意願比能力更重要,因為能力可培養,但無意願則難以推動。類比投資,績效再好,若「抱不住」就無緣成果。因此,高能力高意願的員工最適合承擔責任或帶領小任務,而低意願的員工需透過動機激發逐步引導。

情境領導與GROW模式

書中介紹「情境領導法」,強調因人制宜,避免以自身經驗評價他人能力。對高能力者採授權式,低能力者用說服或參與式,並透過簡單問題了解員工心理風險(如睡眠、憂鬱等)。第四章提到「GROW模式」,即教練式對話四步驟:

  1. Goal(目標):希望達成什麼?
  2. Reality(現況):目前狀況如何?
  3. Option(選項):有哪些可能行動?
  4. Will(意願):願意從哪裡開始?

這模式讓員工自行決定起點與節奏,提升責任感與行動力。我覺得這很實用,因為分配任務時,主管常忽略員工的動機與對現況的理解,導致執行方向偏差。透過對話澄清目標與行動,能確保雙方站在同一條線上。

START分析法與績效回顧

 

書中還提到「START分析法」,用於檢視員工行為與成果:

  • S(情境):任務背景。
  • T(任務):具體任務。
  • A(行動):員工實際行動。
  • R(結果):最終成果。

透過情境、行動與結果的回顧,主管可給予具體回饋,幫助員工改進。這方法能讓任務執行更透明,減少誤解。

正向回饋與自我效能

第五章強調正向回饋與強化自我效能,提出六種方式:

  1. 知識與技能訓練:提供學習機會。
  2. 示範與模仿學習:安排導師或資深同事示範。
  3. 正向回饋與信心累積:持續鼓勵而非批評。
  4. 小成功累積經驗:從簡單任務開始,逐步建立信心。
  5. 正向肯定行為:讚賞員工的努力。
  6. 情緒支持與事實調整:關懷員工情緒,提供心理支持。

這些方式幫助員工從「我做不到」轉向「我有可能做到」的正向循環。然而,實務上訓練時間有限,新人常需「做中學」,導致「職場陣亡期」。因此,文件累積與經驗傳承很重要,但需更多時間與資源。此外,情緒支持尤為關鍵,主管需耐心溝通,管理員工的心理狀態,這是帶人的最大挑戰。

結語:從控制到引導

書中對我影響最深的是結語:領導不是控制人,而是引導與陪伴,像伯樂般認識每個人的潛力。團隊不需要每個人都卓越,就像投資組合不需要每檔股票都是成長股。每個成員有獨特的優缺點,領導者的角色是分配適合的任務,發揮優勢並謹慎處理缺點。領導是打造互補、支持的團隊,而非強求一致。

 

這本書讓我學到,領導是用理解與引導完成組織目標,同時營造有溫度的成長共同體。打造這樣的團隊,遠離抱怨與誤解,極具挑戰但也極有回報。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30.4K會員
909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2025/08/05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本書啊,這本書的題目是什麼呢?《個人財務報表理財術:四種資本,你所擁有的不只是錢啊》。這個題目很值得我們來討論。這本書是我在蝦皮上看到的,覺得題目不錯,就買來看了一下。我認為這本書最主要的內容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常常被兩個問題困擾:到底是錢重要,還是時間重要?那到底要怎麼分配有限的
Thumbnail
2025/08/05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本書啊,這本書的題目是什麼呢?《個人財務報表理財術:四種資本,你所擁有的不只是錢啊》。這個題目很值得我們來討論。這本書是我在蝦皮上看到的,覺得題目不錯,就買來看了一下。我認為這本書最主要的內容是在告訴我們,人生常常被兩個問題困擾:到底是錢重要,還是時間重要?那到底要怎麼分配有限的
Thumbnail
2025/07/11
美金重貶偏離標準差區間長期投資該怎麼看?匯率10年的回歸趨勢與標準差觀察。 前言 在前一次有討論過十年的匯率回測,這次來討論美元長期貶值可能的原因?從回歸趨勢線與標準差來觀察。 大綱: 1.回顧美元對台幣十年匯率趨勢 2.標準差通道的意義與觀察結果 3.近期美元大幅貶值的技術解讀 4.
Thumbnail
2025/07/11
美金重貶偏離標準差區間長期投資該怎麼看?匯率10年的回歸趨勢與標準差觀察。 前言 在前一次有討論過十年的匯率回測,這次來討論美元長期貶值可能的原因?從回歸趨勢線與標準差來觀察。 大綱: 1.回顧美元對台幣十年匯率趨勢 2.標準差通道的意義與觀察結果 3.近期美元大幅貶值的技術解讀 4.
Thumbnail
2025/05/09
前言 在前面的內容討論了四種投資的情況,這次來討論看看7年與30的投資區間比較,另外來討論各種情況是否有什麼好處? 大綱 1.前言 2.7年vs30年比較 3.優缺點分析 4.情況4與1、2比較 5.短期內資產累積 6.長期內資產累積 7.情況4適用族群 8.情況2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5/09
前言 在前面的內容討論了四種投資的情況,這次來討論看看7年與30的投資區間比較,另外來討論各種情況是否有什麼好處? 大綱 1.前言 2.7年vs30年比較 3.優缺點分析 4.情況4與1、2比較 5.短期內資產累積 6.長期內資產累積 7.情況4適用族群 8.情況2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專業知識與持續學習:擁有深入的企業管理、服務行銷、網路行銷、自媒體製作等領域的專業知識。 持續關注最新的行業趨勢與發展,不斷學習並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準備與設計課程:根據企業或學員的需求設計課程,確保課程內容符合學員的期望並具有實用性。 準備詳細的課程大綱、教學材料與案例分析,以提升學員的學習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在最近參加的企業管理的智慧課程中,我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見解。以下是我在這次課程中最深刻的幾條體會: 視角與管理風格 課程的第一個活動讓我認識到,管理風格往往由我們的視角所決定。由於主管常常處理問題和異常,習慣了問題導向,容易忽略對員工的鼓勵。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最近都會看有關領導統御的書籍,管理是一堂修不完的學分。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要在不同的環境下需具備這些特色! 第一:勇氣 第二:有效的溝通能力 第三:謙虛 第四:自我認知 第五:熱情 第六:感染力 第七:真誠 第八:承擔責任 第九:有目標 第十:易於親近 主管的能耐是讓員工願意做不樂意的事
Thumbnail
最近都會看有關領導統御的書籍,管理是一堂修不完的學分。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要在不同的環境下需具備這些特色! 第一:勇氣 第二:有效的溝通能力 第三:謙虛 第四:自我認知 第五:熱情 第六:感染力 第七:真誠 第八:承擔責任 第九:有目標 第十:易於親近 主管的能耐是讓員工願意做不樂意的事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得不說,管理跟領導還蠻吃經驗跟觀念的,沒有在管理職很難訓練。我們可以在當一般員工的時候,藉由唸書與觀察來學習到一些基礎的觀念,但在實作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困難性。做決策的時候需要憑過往的經驗,還需要以實際的行為來讓下屬知道自己著重的重點在哪裡,就是身教的部分,最近也看了一些書,書裡面介紹的是管理的工具
Thumbnail
不得不說,管理跟領導還蠻吃經驗跟觀念的,沒有在管理職很難訓練。我們可以在當一般員工的時候,藉由唸書與觀察來學習到一些基礎的觀念,但在實作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困難性。做決策的時候需要憑過往的經驗,還需要以實際的行為來讓下屬知道自己著重的重點在哪裡,就是身教的部分,最近也看了一些書,書裡面介紹的是管理的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