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部門中一個90後的年輕人(說起來也不算年輕),進行了一場約談。至今我仍找不到他所遇到的問題的解方,他告訴我,「工作上已經找不到目標,感覺自己已經到頂了」。
說這句話的人,通常會有2種狀態。1是他真的到頂了,面對現在的daily業務熟能生巧,那怕今天在各種問題、困境出現,已經徹頭徹尾的能夠掌握一切;2是那個「到頂了」,只是自己的頂,說不上做到80分,勉強能搭上70,不算不熟,算得上是上手。
基本上過去我對於工作,要求屬於前者,做一份工作,要我就要做到最頂,別人怎麼搞我,我都不會被撼動、每一個細節我都能徹頭尾的攤開細說與解釋,哪怕在修練的過程中,疲乏了、倦怠了,都能重新收拾自己。所以當我遇到後者那樣的人,老實說嗤之以鼻。
對於工作的掌握度相當重要。
只是面對自己部門的人,總不能這樣狠心。稍微問了一下,發現還是現在年輕人的通病,稍有一些掌握,就覺得自己能得天下。只是親愛的,倘若真如你說的已經到頂了,那我請問你說出在這份工作上學習到什麼?或是覺得自己很頂的地方在哪?為什麼說得很破碎。基本上,對於自己工作如果真的很了解,那麼怎麼問、怎麼說,都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就拿我們社群小編這工作來說!每一天日復一日的上工、排程、閱讀新聞、製作素材、追趕流量,軌跡都是一樣的,但是「內容不同」。新聞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事件發生、每天網友關注的不同生活瑣碎在發生,要如何將這些話題帶起討論與關注,其實才是一個小編真的該下功夫的地方,否則任誰都能學會平台後台之後,把排程處理好。
社群小編的工作內容大家以為很容易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小編確實是一個取代性很高的工作,但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建立不可取代性的工作。因為小編需要「情感」跟「人味」。人味包括幽默、柔軟度、誠懇,而這些不是AI有、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麼把這些因素,融入進每天要處理的新聞資訊中,自然很快的就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小編風格,並且培養起讀者的記憶點。
於是,我告訴這位年輕人,試著把自己的焦點或成就感,建立在如何成功的帶起一則貼文的熱度與討論,不單單只是將文章推播出去而已。一個人的狀態、幽默的功力、文化的造詣,都能從一篇貼文中窺見,這種精神、情感上的能力,是最難培養的。
如果你同樣也把新聞社群小編,想得很容易,那麼我再說一件事,也就是這樣的工作,其實肩負著品牌跟社會的使命,因為一方面要維護公司形象品牌、一方面需要鞏固無形的讀者網友。你可以無情的複製貼上,作為一個純資訊平台,或是你也可以將自己的新聞社群能力培養,讓網友的黏著度多了一個牽絆與記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