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相信有所謂突然的頓悟,也不相信什麼決定性的人生轉捩點。轉變很困難,絕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發生的事。我親眼目睹太多人信誓且且想要改變,卻在發現改變的現實困難後輕易放棄。但就在那個時刻,那個男孩幾乎可說徹底改變了我。我這輩子總是對這個世界心懷怨恨,我氣我的母親與父親,也氣自己必須在目睹其他孩子與朋友結伴上學時獨自搭公車,氣我的衣服不是流行名牌,氣我的外祖父過世,氣我們得住在一間小房子內。那種怨恨不可能瞬間消失,但當我在這片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看著這群孩子,他們的學校沒有自來水,但那名男孩竟還能如此快樂,我開始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生活:我出生於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得以享受便捷的現代生活,還曾有兩位鄉巴佬深愛著我,家族中大部分人雖然古怪,但仍深愛著我。就在那一刻,我決心做那種得到一塊橡皮擦就懂得微笑的人。雖然現在也不敢說百分之百做到,但如果沒有那天在伊拉克的經歷,我甚至不會往這個方向努力。
《絕望者之歌》 JD Vance
在《絕望者之歌》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任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回憶他的成長經歷,他來自美國因為經濟變遷而被忽視的地區,他的生活環境不優渥,也沒有正常的家庭關係,對自己的出身、家庭、甚至命運感到不滿,不過他依然一步步走出絕望,達成他的美國夢,甚至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屆的美國總統。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經歷故事是 JD Vance 在伊拉克服役期間,他有空時會跟學童踢足球或發送糖果及文具,有一次一名害羞的男孩向他伸手,他給了他一小塊橡皮擦,小男孩的臉立刻因為喜悅而閃閃發光,然後開心高舉著那個戰利品跑向家人,他從未在一個孩子的臉上看到如此興奮的表情,那一刻,他的心境也悄然改變,快樂是可以如此簡單。
JD 在美國生活的家鄉或許是美國最慘的其中一群人,如同身在台灣的我們,即使是生活條件相對較差的族群,也遠比那些身處戰火、缺乏基本生活資源的孩子來得安全與富足。我們有國家基礎建設水、電、網路、義務教育與醫療資源,以及其他很多我們所擁有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一切。人的心態會因為比較基準點不同而感受不同,現在人因為社群媒體的光鮮亮麗所影響,不自覺地陷入比較與焦慮,我們總是渴望更多、更好,或許卻忘了自己已經擁有許多值得珍惜的事物。以正向的心態「做一個得到一塊橡皮擦就懂得微笑的人」,不只是知足常樂,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提升,當我們能在微小的事物中找到喜悅,就不再被外在的比較所困,這樣的快樂,是純粹的、真誠的,也是最難得的,希望我自己、家人、朋友與孩子,都能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看見那份值得微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