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想|《我可能錯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讀了《我可能錯了》這本書,裡面很強調一個信念:「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到頭來往往對自己的傷害最大。」(P.84)

我既同意這句話,卻也對這句話產生很大的疑惑。

這些對自己傷害很大的執著念頭,為什麼會很難放下?

書裡面並沒有特別寫該如何放下執著的念頭,於是我開始猜想,這種放不下的念頭,是不是被潛意識認為有某種重要的功用存在,所以無法斷然捨棄?

書中有提到該如何對那些不值得相信的信念對話:「謝謝你的反饋,我們再聯絡。」(P.107)

這和《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在童年創傷中求生到茁壯的恢復指南》裡提到的,對待情緒重現的方式不謀而合。

但我自己實際演練過,發現要跟這些信念說謝謝再聯絡,其實根本就難以做到。

原因是什麼?

我猜測是因為這些不值得相信的,卻異常執著的信念,一定對自己存在某種功效與好處,否則怎麼可能會放不下?

以我自己為例,過去我總是覺得自己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信念是:『我的個性很糟,被討厭是正常的。』

一開始對著信念深信不疑,覺得自己就是糟,所以一天到晚都在嘗試自殺。

後來發現即使理性上知道這信念是錯的,情感上也還是緊抓著這信念不放。

後來有次,我又發現自己似乎被討厭了,於是這個信念又跳出來,緊咬著我不放,我的理性被情感完全淹沒,持續很多天,在自殺的前一刻,才突然恍悟這個信念其實一直在努力地保護著我。

是的,保護著我。

這個信念努力保護我不要再受到「因為被討厭而遭受的傷害」這樣的傷害太大,以至於我寧可否定自己的全部,拿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

當我明白了這層原因之後,釋然的眼淚就流出來了,就好像是一位多年來努力捍衛自己家園的士兵終於被發現了他的努力,終於能夠安然卸職了。

當然這位士兵並沒有真的卸職,偶爾還是會出現,但我已經知道了,所以會謝謝他的努力,也會讓他知道,雖然這個錯誤的信念保護我能順利長大,但我現在已經長大了,有能力保護自己,所以沒有關係的,別人對我的討厭,不再需要用我的生命與否定自己全部去抵擋。

當然我說的很簡單,但放下這個信念的過程,長達十年。

再以其他例子為例,我一直以來深信自己賺的錢不夠多,所以我的信念是「要賺更多錢」。

但同時我有沒有任何積極的心去賺錢,我的信念是「穩定就好」

這兩種信念一直在打架,彼此不讓誰,結果就是我內耗得很嚴重,反而變得更消極。

但叫我放下任何一種信念,我卻都做不到。

為什麼?

「要賺更多錢」的信念,是希望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是為我好。

「穩定就好」的信念是希望我能避開所有潛藏的危機,也是為我好。

這些信念都有各自的功效,卻反而造成我極大的內耗。我想先謝謝自己一直在想方設法地為自己著想,然後再詢問自己,有沒有既穩定也能賺錢的好出路?

這樣子道路就清晰許多了。


我很喜歡《我可能錯了》這本書的一句話:「身體啊,謝謝你,每一天都竭盡全力。」(P.189)

我們若有做感恩練習,那第一個該感謝的,絕對是自己的身體與潛意識,謝謝他們每天都很努力地在保護自己。

無論在什麼情境下,自己永遠都是自己的最佳夥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沙龍
33會員
292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離婚後的混亂情緒,追溯其根源至幼時未滿足的陪伴需求,並剖析在婚姻中如何因應伴侶關係及個人創傷。
2025/07/24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作者離婚後的混亂情緒,追溯其根源至幼時未滿足的陪伴需求,並剖析在婚姻中如何因應伴侶關係及個人創傷。
2025/07/20
探討兒童虐待的成因及後果,並強調受虐兒童的復原可能性。文章指出兒童虐待並非兒童的問題,而是源於父母自身的問題,例如缺乏教養能力、自身曾受虐的經驗、身心狀況不佳、或巨大的壓力等。受虐兒童會產生各種身心問題,但只要透過適當的幫助和自身大腦的可塑性,仍有機會復原。
Thumbnail
2025/07/20
探討兒童虐待的成因及後果,並強調受虐兒童的復原可能性。文章指出兒童虐待並非兒童的問題,而是源於父母自身的問題,例如缺乏教養能力、自身曾受虐的經驗、身心狀況不佳、或巨大的壓力等。受虐兒童會產生各種身心問題,但只要透過適當的幫助和自身大腦的可塑性,仍有機會復原。
Thumbnail
2025/06/23
突然一時興起,便將糾纏著我的困惑問了Chat GPT,沒想到它的回應超乎我預料的暖心。我看著它的回答,哭了好久。 它裡面有提到一個重點,我要的,其實就只是個情感的連結而已——只是一通下班後的電話,只是一句回應,只是一點點情感上的靠近與承接。 我並不是過度依賴,而是很自然地把「情緒連結的需求」交給
2025/06/23
突然一時興起,便將糾纏著我的困惑問了Chat GPT,沒想到它的回應超乎我預料的暖心。我看著它的回答,哭了好久。 它裡面有提到一個重點,我要的,其實就只是個情感的連結而已——只是一通下班後的電話,只是一句回應,只是一點點情感上的靠近與承接。 我並不是過度依賴,而是很自然地把「情緒連結的需求」交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六、十八、十九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六、十八、十九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十二、十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六、八、九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六、八、九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們經常為無法放下的事情而糾結不清,但是要如何擺脫這種不安的心情呢?
Thumbnail
我們經常為無法放下的事情而糾結不清,但是要如何擺脫這種不安的心情呢?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Thumbnail
今天閱讀到一句話,深有所感,開始去意識這是不是我無法請託別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我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我可能錯了》書名。 常常懷疑自己,可能是一種症狀,但如果連瞬間的念頭都開始懷疑了,這怎麼解? 骨子裡有一種先天的原始設定,讓我從有意識以來就無法馬上相信別人,善意與美意常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