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人生的四種後悔
1根基遺憾:
這類型的遺憾,源自於缺乏深謀遠慮和未盡己責,懷抱根基遺憾的人多半會說:要是我曾經付出努力就好了,這包含金錢、飲食、運動、學習、閱讀、工作等等,這些領域的微小決定會產生爆炸性的好處或傷害。
2勇氣遺憾:
這類遺憾,源自未能善加利用自己的人生根基──沒有藉由這個跳板,去斬獲更豐富多彩的人生,有這種遺憾者會說:要是我當初冒個險就好了。這種遺憾往往起於未傾聽內心的聲音
3道德遺憾:
道德遺憾是四種後悔中出現比例最少的,但這些後悔,在許多人心中感覺最痛、持續時間最長,包含欺騙、不貞、偷竊、背叛、褻瀆
4人際遺憾:
這類後悔源自不了了之或未能圓滿的人際關係,懷抱這類型遺憾的人會說:要是我主動出擊就好了。人類普遍拙於推敲他人的想法與預測他人的行動
例如我們對於讚美他人過於拘謹,高估了被稱讚者對「受打擾、不自在、煩躁不悅」的感受度,並且低估對方的正面回應;人們怕自己拙於重建雙方關係,令對方更不自在,但這些擔憂經常是多餘的,更多的情況是,我們高估了自己會感覺到的尷尬,卻低估對方樂見我們主動示好的程度。作者建議如果在乎的人際關係不完滿,就打電話、拜訪對方、說出心中的感受。突破尷尬感,主動出擊
不作為後悔
後續書中提到:人們因不作為所產生的後悔,多於因某個行動而產生的後悔,「可以如何」的後悔,比「應該如何」的後悔來得多,比例為三比一;當眼前的機會日漸消失,人們會開始後悔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棄機會導致的後悔,發生機率高於未盡本份。
作者提到光是盡責,無法追求自我發展,人生會受局限;只追求機會,不盡義務,人生是空洞的,想要活得真切,必須調合人生的機會與義務
後來,作者有提到個預知後悔的「遺憾最佳化架構」:如果某個決定牽涉到四種核心遺憾,多花點時間思考,將自己投入未來的時空
例如5年後、10年後、80歲時,或將來任何有意義的時間點。站在未來的優勢位置,自問怎樣的選擇才能站穩腳跟,讓你在合理範圍內冒一點險、做對的事、維繫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請預測這一類的遺憾,選擇最能減少這類遺憾的作法
(詳細可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3512)
⬛心得想法
其實這段內容也多少可以給予一些啟發,對於目前我大學來說,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例如根基遺憾,就讓我想到學習(包含課內和課外)和健康的部份,這部份大家應該都較熟悉
勇氣遺憾,則讓我想到是創作的經驗,發表創作的時候,其實多少都會需要勇氣的,不過已經花時間投入了,如果不發表就真的滿可惜的
創作能為他人帶來樂趣、思考、知識等等價值,也是個能夠豐富自我的事情,我自己以前是比較喜歡用FB發給朋友看,大學後想投入更大範圍,讓效益有機會擴大,就選擇在網路平台上創作
不過,這四種遺憾之間,也很可能會有衝突,因為每件事情都需要時間和精力
例如要展開的學習或創作的計畫,都需要時間精力,有時候當下可能旁人無法理解,要一段時間後才能看出來,這時候就會需要拒絕和排除一些事情,因為人不同階段的活動和時間分配,都可能不同,如果不安排時間朝自己的目標前進,永遠都是在活別人的人生
而且也很難完全預知當時如換個選擇會如何,例如可能如果當初鼓起勇氣做某些事情,會不會其實得到更不好的後果;又或者如果打電話跟很久朋友重新連繫,不過對方真的會想要理自己嗎,就不一定
⬛長期&檢視
不過上述內容還是可以給一些啟發,我認為其中一個是長期的思考,可以想想看多年之後哪些事情我會比較不後悔,通常是比較具有延續性的事物
例如我現在看書的時候,會用電子書把筆記匯出保存;而會選擇創作,這些內容可以提供價值,自己後續也能再次回顧參考內容
平時可以記錄經驗,提供後續參考;對於特別的事情,寫日記、照片、截圖,提供後續回味、參與興趣社群豐富自我和他人,留下值得後續品味的回憶等,當然這個部份人人答案可能不同,就都需要按照各人情況選擇
相反的,有些事情變得很有作業感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帶來的效益等等,然後再思考是否要繼續維持,例如有些聚會如果已經無法帶來新意,就可能考慮退出;而例如我在創作過程中,有時候可能遇到挫折,但我仍然會想要持續豐富自己和他人,那這就是值得堅持的事情
所以在人生各個階段,都可以定期檢視,評估一下,看看如何調整吧
⬛勇氣&人際&選擇
而勇氣的部份,則提醒自己可以有些勇敢的嘗試,讓自己人生更加豐富,例如我是創作和投入興趣圈,當然也會要控制,不能同時間內太多事情,還是要有個篩選,不過,只要合理時間分配,都能讓人生更加豐富的
人際的部份,就可以多一些勇敢吧,例如如果有真心很想感謝的人,或許就可以寫一些內容給對方,以表達感謝,可以主動一些,這常常能給對方力量
或者有時在網路上看見有人發問時,如果是自己能力範圍內且時間允許,或許可以給對方一些經驗或建議等等,可以選擇一些同時兼具利己和利他的事情來做
而對於上面提到有做和沒做的遺憾,我覺得可以把一件事情放一段時間,有些事情可能只是稍微想做,但是幾小時之後就沒感覺了,但如果一段時間後,還是覺得要做的話,那這件事情是要做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就可以去嘗試
書裡面的一些內容,應該多少能夠減少在日後的後悔吧
雖然到未來還是有可能後悔,但我覺得,比較好的判斷方式,是有沒有參考資訊和謹慎思考,參考資訊之外,也要評估自身情況、尊重自己感受,檢視自己感受和情況,做出符合自身的選擇,因為人生真的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當時自己沒有思考過,那很可能做出不同選擇,不過如果已經謹慎思考,那回到當時,自己就還是自己,也還是會做出相同選擇的吧
上面是一些書中內容和自己的一些心得,就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