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類圖啟蒙老師喬宜思,曾在臉書上分享人生角色6/2雙胞胎兒子的成長歷程,從少時散漫懵懂、到成年後的自信自強,我聽來總有說不出的嚮往。
心想,不知道甚麼時候,我一樣身為6/2人生角色的大女兒,才能真正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喬宜思給我們為人父母的忠告是,尊重、且相信,生命各有花期與歸屬,我們只要記得,偶爾施肥、提供臂膀。
我一直以為,可能要等到大女兒選擇大學的時候,才能看到她自主意識的覺醒。沒想到,這個歷程,比我們預料中來得更早。一切都從她參觀私校校園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先生和我,原本並無意讓大女兒報考私校,一來擔心她適應不了住校的高效率管控,二來也著實是成績並不出色,怕達不到錄取標準。
只是抱持著長眼界的心態,先生帶著大女兒,報名了半日的校園導覽體驗。校園清幽、師長友善,如同我中學時期就讀的女中一樣,一直是我求學記憶中,閃閃發亮的桃花源。
回來後,大女兒居然收拾起平時的漫不經心,和我們正式宣告,她要報考私校。接連幾天,央求我們四處蒐買應試的自修書籍、模擬試題,白天結束學校的課程,晚上和周末都正經八百地埋首用功。
我們驚呆了。不只一次地告訴大女兒,千萬不要覺得考上私校比較光榮,爸爸媽媽沒有這樣想。讀家裡附近的國中,也很好。走路五分鐘就到,身體健康、睡眠充足,就好。
大女兒斬釘截鐵地說,不、要。我、就、是、要、去、唸、那、所、私、校。
ㄜ。好喔。先生和我對看一眼,決定放手支持。
放榜那天,我們表面裝作如常,心裡可比誰都緊張。私校競爭激烈,沒考上,很正常。腦中不斷盤算著,該如何陪伴大女兒面對人生第一次落榜呢?
好不容易等到成績公布,果然因為數學不盡理想,只能等候備取通知。雖然備取排位頗前,但我們心中已不抱希望。先生提議帶大女兒出去大吃一頓,失敗為成功之母,吃飽喝足,下次再戰啊。(果然很有先生三爻的風格)
等候備取的那一周時光,心情總在期待、落空中擺盪。為人父母,自己得不到的,總希望孩子能夠如願以償。
當我們接獲錄取通知,先生和我都忍不住歡呼,簡直比自己升職加薪還開心。轉頭看看大女兒,她激動得淚流滿面。
情感內斂、敏銳深沉的6/2的投射者,她的淚水,那一刻,讓我為之潰堤。我從來沒發現,大女兒一直是擁有自己「目標」、「期待」、「渴望」的獨立個體,和我如出一轍,只是展現於外的方式和我不同。
因為,她空白的G中心設定,並不是天生內建固定的路線,而需要藉由正確的「環境」來啟動「體驗」的歷程。
讓大女兒傾心於私校的決定,根據她言簡意賅的說法,「媽媽,我很喜歡那裡的環境。」,甚至鍾愛學校提供的膳宿,一向寡言的她,更願意和師長、直屬大姊頻頻互動,感覺由此找到生根的歸屬。
這正是人類圖在空白G中心所展現的智慧,一旦身處正確的環境,周遭的人事,自會向他們展示所有應該經歷的一切。
回顧大女兒在過往漫長的學習歷程裡,所呈現的無力、被動、迷失、落後,宛如休眠的狀態,不是因為還沒「開竅」,是她被放在一個「錯誤的環境」,所以顯得處處都是「問題」:寡言閉鎖、無法專注、自卑怯懦。
對照大女兒現今的學習狀態,儘管私校暑修不輕鬆,絲毫不減她的盎然興頭,每天回到家,有說不完的校園話題跟我們分享。前幾天,還和我們炫耀,「某某老師說,我自我介紹講得很好!」
蛤,自我介紹?我真沒想到大女兒會有向全班侃侃介紹自己的一天,她是那麼惜字如金、多逼她講一個字就會眼眶泛紅的個性,從小不知道擊碎多少老師的教學底線。
央求她再說一次給我們聽,聽著聽著,忍不住心緒翻湧。這是生命向我們展現奇蹟的一刻,喬宜思說得也完全正確,孩子自有花期與歸屬。父母能夠做的,就是盡可能地成為他們的陽光和雨露,不用妄想替他們整頓、開路。
特別是空白G中心設計的孩子,重要的不是「釐清方向」,是鼓勵他們找到「感覺舒適」、「安心投身」的正確環境。
然後,他們會以意想不到的姿態,活出自己生命的方向,不需費力追尋。
祝福每一位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親。我曾經以為,方向決定了一切。現在我理解,孩子的人生,不一定需要方向。她需要試錯、體驗的空間,那個在我的設計中,永不具備的容錯率與胃納量,就是她成就自我、自成一局的地方。
#收聽連結在留言處
#非置入但衷心感謝衛理女中讓孩子適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