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一開始總是微小的,甚至不被在意。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爸爸像是走向了一條安靜的岔路。
原來,歲月就是這樣,在生命裡留下痕跡,也不聲不響地沖刷帶走一些東西。而在爸爸身上,我開始看到這些流逝的痕跡。
近幾年,爸爸的記憶力變差了。剛開始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拿錯東西,或把東西放錯位置。有時剛講過的話,他又說一次,好像完全沒印象。
親友都覺察爸爸變得不太一樣,我們也只是笑說:「年紀大了,難免健忘嘛。」畢竟他在其他方面似乎還正常。
爸爸知道自己的狀況,他將重要的事情反覆記錄在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裡,也寫在樓梯口的小黑板上。那是他為了留住記憶所做的努力。
不知從何時開始,爸爸的話變少了、笑容少了、眼神黯淡了。那個愛和鄰居閒聊、愛開玩笑的爸爸,逐漸變得沉默。有時,他會皺著眉頭,悶悶地坐著,不知道在想甚麼。偶爾想開口,卻找不到詞語、欲言又止。
直到一年前醫生給出診斷:中度失智。那一刻,好像什麼塌了下來。這是家人之間隱約知道,卻難以承受的事實。
記得那天風和日麗,我們一如往常地散步。爸爸走在我身旁,微駝著背、步伐緩慢。我試著找話題和爸爸聊,他只是看著腳下的路,偶爾點頭回應我。
我以為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互動,卻在某一瞬間,一股壓抑的情緒襲上心頭。我在心裡無聲吶喊著:「爸爸!我好想你,你可以回來嗎?我好想念那個幽默健談、開朗且充滿活力的爸爸啊!」
原來,我還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這種感覺很複雜,他還在我身邊,卻好像有一部分慢慢遠去了。後來,我慢慢學會去看見,他留下來的那部分。
失智雖帶走了他的記憶,卻無法抹去他的好習慣。爸爸依然每天起床後,把棉被摺得整整齊齊。脫下的衣服或襪子,一定會翻回正面。用完餐會把嘴巴擦乾淨,離開座位時,他還是習慣把椅子靠好。上下樓梯看到拖鞋沒有對齊,會彎腰把它擺正。
那是他的生活秩序、他還能為自己做的事情,也是他不給家人添麻煩的體貼。
有好幾次,我拿他最愛的餅乾給他吃,他拆開包裝後,卻第一時間遞給我。我跟爸爸說:「這是給你吃的啊!」他還是把餅乾推向我。直到我說我已經吃過了,他才慢慢咬下一口。有時他則是會先對我說聲「謝謝」,才開始慢慢享用。
和爸爸走在馬路邊時,我總要挽著他的手,讓他走在內側,避免他越走越靠近車道。小時候是爸爸牽著我,現在換我保護爸爸了。有一次天雨路滑,我們都不自覺放慢腳步。爸爸突然輕輕說了一聲:「小心喔!」那是他那天唯一的一句話。
這些生活小片段讓我逐漸明白,爸爸雖然記憶模糊了,但心裡對孩子的牽掛卻始終清晰。
歲月的確帶走了很多:爸爸的記憶與健康、歡笑與話語。而那些經過歲月的洗禮而留存下來的,更顯得彌足珍貴。
直至今日,我還是很懷念以前的爸爸,但我同樣珍惜眼前這個爸爸。爸爸變得不一樣了,他不再每天整理花圃和巡視門窗。他忘了回家的路、認不得自己的鞋子、不再提筆寫字…。
但他的愛,一直都在。

爸爸的背影/攝於2024年‧冬
感謝方格子的主題徵文,讓我有機會沉澱下來回顧並紀錄這段陪伴爸爸的心路歷程。最後祝福全天下的父親都能身心安康,擁有快樂、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