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鍾肇政文學研究拼圖|欣見錢鴻鈞《大河之上: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眾所皆知,「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發揚《臺灣文藝》吳濁流精神,大力提拔新人,苦心栽培新秀,諸多文壇後進得以成長茁壯,促使臺灣文學園地開花結果,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新貌。

由於深刻感受到早期臺籍作家內心的苦悶,鍾肇政長期以來,一直為建立臺灣文學的尊嚴而奮力不懈,黃娟譽之為「臺灣文學的旗手」。鍾肇政更進一步,積極為臺籍作家們開拓發表園地,提供大家發揮的據點,不斷地鼓吹創作,例如他激勵較自己年長十歲的鍾理和,克服困難,再度提筆寫作。鍾肇政完成《濁流三部曲》後,即著手撰寫以臺灣歷史為軸心的《臺灣人三部曲》。在此之前,臺灣從來沒有過洶湧河流般流貫臺灣大地的大河小說。是以李喬說,鍾肇政是臺灣文學中,寫大河小說的開山鼻祖。1970年代以後,李喬寫《寒夜三部曲》、東方白寫《浪淘沙》,都是在鍾肇政不斷鼓勵、提供發表園地之下催生完成的、以臺灣歷史為素材的大著作,自此「大河小說」儼然成為臺灣小說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此外,鍾肇政也鼓吹張良澤整理臺灣鄉土文學及日本時代作家作品,奠定了早期臺灣文學研究的基石,的確功不可沒。綜觀鍾肇政一生,為建構臺灣文學而努力不懈,成就斐然,世人有目共睹,咸認其於臺灣文學的貢獻與崇高地位無可取代。

研究鍾肇政,必然想到錢鴻鈞。錢鴻鈞自清大物理博士轉行,有別於文學科班的視角,另有一隻慧眼。由整理繕打書信開始,實際深入接觸,了解鍾老內心深處的文學魂、日本精神、客家硬頸風骨,能夠看到別人沒注意到的細節以及隱喻,終而成為眾所公認的鍾肇政文學研究專家。繼《鍾肇政大河小說論》、《戰後臺灣文學的建構者:鍾肇政研究》之解讀鍾肇政大河小說,與全面探析鍾肇政建構臺灣文學的苦心孤詣,及每一個歷史的腳印,並爬梳其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錢鴻鈞再接再厲,奮力完成《大河之上: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研究》,將鍾肇政中短篇小說分成五期,包括創作模仿期、少兒小說期、意識流朦朧期、現代主義時期、後期藝術小說期,共十一章,利用小說的基本元素,如主題、人物、情節、心理分析、象徵、結構、敘事觀點等,逐篇評述,指出各期創作特色,評價優劣之處,完整建構鍾肇政作家論,可謂深具臺灣文學研究價值,讀者藉此對於鍾肇政文學亦當有更全面性的理解。

鍾肇政一般被定位為臺灣大河小說創始者,事實上,長篇小說之外,鍾肇政中短篇小說數量甚多,超過一百五十篇,約一百六十萬字,然一向被學術界忽略。有鑑於此,錢鴻鈞特將這一塊補足,著手研究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用心研讀前人論述,進行文本創作技巧與題材分析,呈現鍾肇政小說思想以及藝術之演變,其所歸納的研究所得,彌足珍貴,茲臚列如下:

一、鍾肇政的風格乃是揉合日本精神與感傷這兩種風格,成為新的、鍾肇政式的、溫和的抗議式精神。這種新風格本身,還帶有強烈的隱喻性,產生鍾肇政與時代對話的詮釋空間。在藝術上則是兩種節奏的對話語言,形成作品的張力。鍾肇政在日本精神的表現與文化認同上,加以詮釋,這就是一種時代的隱喻,也就是臺灣精神。

二、感傷做為一種藝術手法,可以當成創作的基礎,但是在人性上尚有光明、積極的一面。這是鍾肇政所嚮往的文體,更進一步提升、琢磨傷感,加入一種前進的、上進的精神,也就是日本精神與客家精神。

三、鍾肇政將現代技巧與土俗、鄉土、泥土融為一體,成為有臺灣文學特色的現代主義,而非脫離現實的現代主義,或者避免淪為只是玩弄技巧沒有內涵的小說。

四、鍾肇政的小說,充滿人道思考。不管是誰,任何人都有他生存的權利與尊嚴。這是鍾肇政的文學創作觀。其結構、人物、布局,在文字特色與個性下種種的安排,所呈現的是帶有一種社會性格與人類理想中的美。人性的美,才足以被文學所刻畫,並且希望就算是醜陋的,或者違背了社會道德,還是能夠挖掘出人性的尊嚴;擴大、挖深與探索廣大的世界與社會,以及深峻富有靈性的人心。

五、客家味與傳統的表現,在現代技巧之下,融為一爐。能夠保持客家味或者臺灣味,而又有現代性的情感,如生、死與性,創造出文體的新風格,是鍾肇政的嘗試與突破。

六、形塑一個聖潔、崇高的女性,一直是鍾肇政小說的主題。鍾肇政在小說創作中,相當投射了個人戀愛失敗的經驗與對女性愛情的渴望。在小說中經常安排斯文愛讀書的主角,受到女性的青睞;一方面也刻畫、虛構出理想的女性,作為成長小說中,主人翁勵志向上的動力,並且賦予女性相當的身分意識。

七、鍾肇政在面對死亡這類思考上的挑戰,儘管認為文學、藝術永恆與偉大,可是在死亡面前,一切還是如泡影一般的渺小。

八、經過心理小說的鍛鍊,鍾肇政擺脫了特定的心理病症作為劇情發展的要素。但是鍾肇政仍堅持臺灣本土的要素,如時代、歷史、社會文化,也有些微批判的觀點。

九、鍾肇政文學在世界文學的現代主義脈絡中,代表著後進國家對於世界文學的再學習,極思追趕前衛技巧的模仿。鍾肇政想要創作出一種根植於臺灣的現代主義,或是說土俗與現代技巧結合,亦即有泥土味的現代主義。思想上,仍是以臺灣人的立場、角度與歷史現實出發,來尋求現代主義思想或技巧上的磨合。

十、講究平實的文風而非清淡、冰山理論的鍾肇政,有他的個性,也有他所追求的生活境界與文學世界。雖然吸收現代主義技巧,處理瘋狂、性與死亡的主題,可是這些主題並非人的全部。所謂人性的幽微之處的探索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追求純美的境界。藉由愛獲得活力,持續向上的人生,一個純美的境地,是鍾肇政所追求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鍾肇政小說所要呈現的世界。

十一、臺灣特殊的歷史與戰爭經驗,融入鍾肇政的西方技巧當中。這種內在與外在的特殊因素,都形成鍾肇政文學的特殊性。短篇中,鍾肇政的表現取向雖然更重視技巧,但是溫情的、唯美的永恆世界,毋寧更是他所追求的境界。

十二、佩服作為現代知識分子又是基督徒的鍾肇政,能夠將臺灣民俗觀察得那麼細微,把大士爺頭上的小小的觀音都注意到,或者學習到民間的作法,將之轉換為永恆女性的象徵。

十三、後期的藝術小說,回歸到更深沉的心理探索,不用比較刺激性的文辭來表現,而希望能夠是沉渾壯大、堅硬陽光的風格。

十四、接近寫實的作法,更能夠表現出鍾肇政所要追求的泥土味。特別是長篇小說中,鍾肇政不必刻意進行所謂的土俗與前衛技巧的結合,來做藝術上的創新。這對於塑造臺灣人歷史的時代精神,應該是更為有力量的作法。

十五、鍾肇政在1950年代所認識的原住民文化與精神,當然與1980年代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熱愛原住民、想要為原住民洗刷遭受歧視、誤解的想法,則是一致的。對於詞彙在文化意涵上的使用,鍾肇政僅限於客語上的方言,並未能以具原住民特色的詞彙來表現。

十六、鍾肇政文學呈現原住民本身的獵人、番刀與出草的文化,更有原住民剽悍血液的強調與定位。原民四部體例一致,構成整個1980年代原住民面臨新時代的困境,以及鍾肇政所賦予的人道溫情之關懷,真誠歌頌原住民精神。

十七、鍾肇政初戀失敗,似乎是他一輩子都耿耿於懷的,也因此在小說中不斷的數說,並且責怪自己的懦弱與自卑。而因為自己是相親結婚,多少對於自由戀愛,或者戀愛本身的美妙是充滿憧憬的。特別是對一個藝術創作者而言,會充滿著幻想,一如歌德,更是會受到女性的刺激而有了新的、更為美麗的創作。

十八、鍾肇政的浪漫本質,讓他對於性的探討以及男人對於性的執著,有相當深刻的表達。且無論男女,常常是在死亡邊緣,把性的議題帶進來,或者露骨的提到性,而把性描述跟死的感受,兩者融合在一塊。

以上是本書的部分珠玉,可以看出鍾肇政文學研究專家錢鴻鈞見解獨到之處。

藉由錢鴻鈞《大河之上:鍾肇政中短篇小說研究》的問世,關於鍾肇政文學研究的拼圖更為完整了。身為關心臺灣文學發展的一分子,謹向長期於鍾肇政文學領域深耕的錢鴻鈞祝賀研究有成之外,也期待更多有心人追隨錢鴻鈞的腳步,繼續投入鍾肇政文學研究,開拓出更多面向,在臺灣文學園圃創造更豐碩的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現在幾乎人手一機,人人都能拍照,談到攝影,似乎人人皆會,實則攝影易學難精,對內行人來說,數位攝影誕生後,技術門檻提高,攝影反而更加專業了。尤其是旅遊打卡拍照,許多人拍攝千篇一律、看來美美的照片而洋洋得意,殊不知這是缺乏個性、毫無價值的「傻瓜」作品。 藝術的兩個重要原則為:形和神。「形」屬於技巧問
Thumbnail
2025/07/08
 現在幾乎人手一機,人人都能拍照,談到攝影,似乎人人皆會,實則攝影易學難精,對內行人來說,數位攝影誕生後,技術門檻提高,攝影反而更加專業了。尤其是旅遊打卡拍照,許多人拍攝千篇一律、看來美美的照片而洋洋得意,殊不知這是缺乏個性、毫無價值的「傻瓜」作品。 藝術的兩個重要原則為:形和神。「形」屬於技巧問
Thumbnail
2024/12/11
隱地(1937-)在文學場域擁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先是寫小說寫散文也寫文學評論,後來坐上編輯台,接著創辦經營堅守文學路線的爾雅出版社,陪伴許許多多文藝青年度過苦澀的成長歲月,更令人意外的是,年過半百才開始寫詩,而且成績斐然,驚豔文壇。其後,寫專欄之外,所寫自傳性文章同樣頗受矚目,其採今昔對應方式編輯而
Thumbnail
2024/12/11
隱地(1937-)在文學場域擁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先是寫小說寫散文也寫文學評論,後來坐上編輯台,接著創辦經營堅守文學路線的爾雅出版社,陪伴許許多多文藝青年度過苦澀的成長歲月,更令人意外的是,年過半百才開始寫詩,而且成績斐然,驚豔文壇。其後,寫專欄之外,所寫自傳性文章同樣頗受矚目,其採今昔對應方式編輯而
Thumbnail
2024/12/04
瓊瑤處女作 言情小說家瓊瑤(1938-2024)於86歲輕生辭世,聞之令人唏噓。 瓊瑤作品多,當年無以計數的少女,可以說是看瓊瑤小說長大的;尤其透過電影電視的推波助瀾,對兩岸三地讀者形成深遠影響。 臺灣文學界認為瓊瑤小說人物不食人間煙火,缺乏深度和廣度,向來嗤之以鼻,覺得不登大雅之堂,臺灣出版
Thumbnail
2024/12/04
瓊瑤處女作 言情小說家瓊瑤(1938-2024)於86歲輕生辭世,聞之令人唏噓。 瓊瑤作品多,當年無以計數的少女,可以說是看瓊瑤小說長大的;尤其透過電影電視的推波助瀾,對兩岸三地讀者形成深遠影響。 臺灣文學界認為瓊瑤小說人物不食人間煙火,缺乏深度和廣度,向來嗤之以鼻,覺得不登大雅之堂,臺灣出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Thumbnail
【中年回看青春的傷】 14到19歲,鍾肇政曾在淡水中學校度過他的青春時代。但畢業多年都不曾回到母校。直到20年後,才舊地重遊。 什麼樣的心情阻擋了他的步履?讓我們隨著《八角塔下》的寫作旅程,回看鍾肇政的少年傷痕與中年負重。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頭髮飄逸,言行談吐溫文和煦,有著藝術家的浪漫人文氣息,是章錦逸老師映在我心中的形象。章老師是我就讀長榮大學的系主任與大一的班導師,但我資質駑鈍,在大學4年的求學過程中,總不太能懂得章老師的內在涵蘊。 直到2023年四月初,章錦逸老師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美學空間舉辦〈尋常之神話─章錦逸2023作
Thumbnail
頭髮飄逸,言行談吐溫文和煦,有著藝術家的浪漫人文氣息,是章錦逸老師映在我心中的形象。章老師是我就讀長榮大學的系主任與大一的班導師,但我資質駑鈍,在大學4年的求學過程中,總不太能懂得章老師的內在涵蘊。 直到2023年四月初,章錦逸老師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美學空間舉辦〈尋常之神話─章錦逸2023作
Thumbnail
朱雲漢老師的高思不止停雲在星河之際,也遠遠超越了楚漢相爭的兩極故事,卻似乎永遠定格在2023這個世局大變的前夕。筆者可以確定的是,政治學系的師生會永遠懷念朱老師開朗的笑容。也盼望他遼闊的視野,能給我們帶來祝福和幸運。
Thumbnail
朱雲漢老師的高思不止停雲在星河之際,也遠遠超越了楚漢相爭的兩極故事,卻似乎永遠定格在2023這個世局大變的前夕。筆者可以確定的是,政治學系的師生會永遠懷念朱老師開朗的笑容。也盼望他遼闊的視野,能給我們帶來祝福和幸運。
Thumbnail
作文高教福 雍言風澤壽 院永安長全 士傳仰存歸
Thumbnail
作文高教福 雍言風澤壽 院永安長全 士傳仰存歸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Thumbnail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Thumbnail
2021/12/25 不才受邀為石之瑜老師中文新著《國際政治學的關係理論與中國文集》代撰一序,深感慚愧惶恐。不才1991年混跡就讀於徐州路院區,萬幸選得石老師所開「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課程,後辱蒙指導碩士論文,而又未以愚鈍見棄,提點迴護倏忽竟已三十載。
Thumbnail
2021/12/25 不才受邀為石之瑜老師中文新著《國際政治學的關係理論與中國文集》代撰一序,深感慚愧惶恐。不才1991年混跡就讀於徐州路院區,萬幸選得石老師所開「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課程,後辱蒙指導碩士論文,而又未以愚鈍見棄,提點迴護倏忽竟已三十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