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感謝 天下文化 和我暖心分享這一本書,其實這一本書我六月就收到了,但它一直停留在我手中反覆閱讀,遲遲在想該怎麼分享。天下文化的窗口有仔細觀察出我的人生動態,和我分享這是超越《致富心態》的一本好作品,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

書中一開始說,一項針對臨終者的研究整理出死前的五大遺憾:
1. 2. 3. 4. 5.他 他 他 他 他
們 們 們 們 們
希 後 沒 希 感
望 悔 有 望 嘆
自 自 勇 曾 沒
己 己 氣 與 有
沒 過 表 朋 讓
有 著 達 友 自
那 不 自 保 己
麼 想 已 持 過
努 要 的 密 得
力 的 感 切 更
工 生 受 的 幸
作 活 而 聯 福
悔 繫
恨
當我們在回顧人生時,沒有一項是與金錢有關的遺憾。丹尼爾.克羅斯比的《財富的靈魂》中,對退休時提出了一個深刻且引人深思的定義,金錢是僕人,而非主人。 他認為,許多人一生都被金錢所束縛,讓它扭曲了生活,但在退休之後,金錢的唯一目的應是完全為你服務,幫助你過上並傳承你渴望的生活與遺產。這本書不僅探討了金錢的本質,更深入剖析了人們與財富之間複雜而往往被誤解的關係。
金錢之所以能牢牢掌控我們,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被用來衡量。金錢可以被累積、堆疊、增長、精確計算,這給人一種清晰和控制的錯覺。 然而,生命中許多真正重要的面向,如深厚的人際關係、個人成長,卻是混亂且難以量化的。金錢的易於衡量性,使其成為一個令人上癮的焦點。 此外,我們身處的資本主義和社群媒體爆炸的時代,無時無刻不在鼓勵消費,若缺乏自覺,金錢便很容易成為主宰自己的生活。
克羅斯比進一步以 PERMA 模型來闡述人類的蓬勃發展,指出退休規劃的傳統盲點。 「PERMA」 模型包含了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五個面向。
傳統上,人們在退休時往往只關注「正向情緒」,比如休閒和享樂,因為金錢確實擅長購買這些。 然而,工作本身卻提供了其餘四個關鍵要素:投入、關係、生命意義和成就感。當我們過於專注於金錢數字,而忽略了這些非財務元素時,退休生活就可能陷入空虛與失望。
為此,克羅斯比提出了將這些概念融入退休規劃的實用建議。
投入:可以是學習新愛好、志願工作,或兼職諮詢,不一定非得是全職工作,關鍵在於身心的沉浸與參與。
關係:特別強調男性在工作場域之外建立正式社交網絡的重要性。孤獨的健康危害巨大,因此尋找如俱樂部、公民組織或教會等聚集的理由至關重要。
生命意義:追尋超越自我的目標,例如靈性追求、慈善事業,或成為某個團隊的一員,為共同的更高目的而努力。
成就感:由於退休生活不再有職場的晉升階梯,我們需要主動創造個人的進步系統,無論是健身、精進技藝,還是其他任何能衡量個人成長的方式。這些內在的進步感知,是維繫生命活力不可或缺的動力。
最後,書中為累積財富避開的心理陷阱,我們需要掌控可控之事,專注於那些我們有能力影響的因素,例如多元化資產、提升健康、投資自己,而非沉迷於無法預測的宏觀經濟或政治事件。 管理預期,坦然接受市場波動、經濟衰退等是長期人生旅程的常態,而非意外。預期到這些不愉快的部分,反而能減少衝擊。過度炫耀是讓自己最快沒錢的方式,歸屬感是人類最原始的渴望之一,但歸屬是一個膚淺的群體會永遠無法得到滿足,避免蹈進為了被接納而花錢、空虛的自我心中主義。
《財富的靈魂》不僅是一本關於財務管理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活出豐盛人生的指南。 它告訴我們,真正的靈性財富並非銀行帳戶上的數字,而是金錢作為僕人,服務於我們對投入、關係、意義和進步的追求。 當我們學會駕馭金錢,而不是被金錢駕馭時,我們才能在退休後,乃至整個人生中,體驗到真正深刻的幸福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