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序|《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香港與香港人》——黑潮壓境,微光未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巨浪後:國安法時代的香港與香港人》 主編:梁啟智、吳介民 作者:孔誥烽、吳介民、陳健民、陳玉潔、李立峯、梁啟智、鄭祖邦、鄭樂恒、周竪峰、馬嶽 (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5/07/02出版) 本是是一本論文集,由一群對香港社會深懷情感且心懷警醒的學者撰寫。它不是簡單的政治評論,而是一部思想與情感並重的紀錄,問的是極沉重的問題,也探出微小卻真實的光芒。 為什麼這本書值得讀? 對台灣人來說,香港近十年的劇變是一面鏡子,也是一個警鐘。《巨浪後》記錄的,不只是香港從言論自由到高壓治理的轉變,更是一個社會在急速收縮的政治空間中,如何尋找生存與抵抗的縫隙。 吳介民在序論〈巨浪、餘生、火種〉中,把當下的香港比作黑暗海上的孤島群,偶爾才有船隻經過,送來光亮。這既是香港現況的寫照,也隱含著對彼此支援的呼喚。對台灣的讀者來說,這種孤立與尋找連結的處境並不陌生。 本書的架構與主要內容 全書由三大部分構成,從宏觀的國際與經濟視野,到公民社會的收縮與轉型,再到文化與離散社群的細節觀察。 第一部:地緣政治與經濟視野

1. 孔誥烽指出,香港依然是中國重要的金融與政策節點,並非外界想像的「功能全失」。 2. 吳介民則提醒,北京願意為了政治安全犧牲這些經濟功能,顯示制度選擇的優先順序。

第二部:政治社會與公民社會

3. 陳健民描繪公民社會的瓦解與收縮。 4. 陳玉潔剖析《國安法》與《國安條例》形成的雙重威嚇。 5. 李立峯強調韌性依舊存在,行動轉入日常與非組織化。

第三部:專題分析

6. 梁啟智談社區報如何承載地方動員與認同。 7. 鄭祖邦描寫獨立書店作為思想與文化的避風港。 8. 鄭樂恒分析海外港人媒體在新聞與政治倡議間的兩難。 9. 周竪峰以溫哥華的六四紀念活動探討離散社群的記憶與身份延續。 10. 馬嶽反思香港研究在新政治環境下的限制與可能突破。 作者之間的對話與差異 這本書不是單一觀點的堆砌,而是一場多聲部的對話,有互補,也有分歧。 經濟角色 vs. 政治壓制:孔誥烽看到香港經濟功能的韌性,吳介民則強調政治意志的毀滅性優先。 韌性論 vs. 收縮論:李立峯看見暗中延續的抗爭,陳健民則直面組織瓦解的現實。 離散角色的不同詮釋:鄭樂恒聚焦媒體的策略掙扎,周竪峰則強調離散政治的重要性。 文化空間的雙重意義:梁啟智的社區報與鄭祖邦的獨立書店,分別是動態的社群網絡與靜態的思想燈塔。 對香港與台灣讀者的意義

對於香港讀者而言,《巨浪後》是一份冷靜而真切的紀錄,提醒人們,即便身處高壓統治之下,仍存在微弱但真實的連結與抵抗力量。這些記錄保存了尚未被完全抹除的公共記憶,也見證了在極權陰影下維繫社群的艱難與韌性。

對於台灣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洞察威權回潮的視角——當政權面對潛在挑戰時,可能寧可犧牲經濟利益以換取政治控制。公民社會的瓦解,往往不是在「全然無空間」的一刻才發生,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細微侵蝕完成。文化與社群空間,即使被壓縮,仍然能承載抵抗與記憶。這些觀察,對任何重視自由與民主的人而言,都是現實而迫切的警訊。

在台灣的政治環境中,值得警覺的是,於大規模罷免事件之後,仍有相當比例的民眾對中共的威脅本質抱持無動於衷的態度。在中共代理人與部分自媒體的引導下,甚至不少人將中共未來可能發動的武力侵略,歸咎於現任政府的「挑釁」。這種論述不僅是對事實的扭曲,更是刻意轉移威脅根源的危險話術。

本書整體評價

《巨浪後》的最大價值,在於它同時呈現了多重面向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香港;作為高壓統治下的香港;作為公民力量仍在頑強存續的香港;以及作為離散群體與跨國連結交織的香港。

它既不強行營造希望,也不陷入絕望,而是保留了現實的多樣性與矛盾感。這種書寫方式,讓讀者能以更立體的視角理解香港的處境,也更能意識到民主社會的脆弱與其必須被守護的理由。

結語:命運的交織

今日的香港,或許是明日的台灣;而今日的台灣,亦是香港曾經錯過的機會。兩地的命運,早已被地緣政治與價值抉擇緊密連結。自由不會自動延續,民主也不會憑空長存,它們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望、承擔與行動。無論身在何處,唯有看清威脅的真貌,拒絕被虛假敘事所蒙蔽,才能在巨浪之後,仍站立於堅實的立場上。

■相關視頻■

一國兩制都是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03
吳國光(1957年-),山東臨沂人,著名政治學者與政論家,長年致力於中國政治轉型、比較政治制度與政治經濟學之研究。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亦為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資深研究員,活躍於中英語學術界與國際政策論壇。
Thumbnail
2025/08/03
吳國光(1957年-),山東臨沂人,著名政治學者與政論家,長年致力於中國政治轉型、比較政治制度與政治經濟學之研究。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亦為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資深研究員,活躍於中英語學術界與國際政策論壇。
Thumbnail
2025/08/02
在數位社會的浪潮中,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我們拍照打卡、發文回應、經營形象,不斷在不同的場合中切換語氣與角色。這樣的生活狀態,正呼應了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於1950年代即已深刻剖析的命題——「社會互動乃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戲劇表演」。
Thumbnail
2025/08/02
在數位社會的浪潮中,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我們拍照打卡、發文回應、經營形象,不斷在不同的場合中切換語氣與角色。這樣的生活狀態,正呼應了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於1950年代即已深刻剖析的命題——「社會互動乃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戲劇表演」。
Thumbnail
2025/07/24
《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指南,也不只是一段成功人士的自傳,它其實是一份公開的戰略手冊,一部唐納德·川普如何打造「川普品牌」的敘事武器。自從1980年代的紐約房地產,到後來的總統競選與對華貿易戰,這本書的核心邏輯持續發酵——談判不是溝通,而是戰場。
Thumbnail
2025/07/24
《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指南,也不只是一段成功人士的自傳,它其實是一份公開的戰略手冊,一部唐納德·川普如何打造「川普品牌」的敘事武器。自從1980年代的紐約房地產,到後來的總統競選與對華貿易戰,這本書的核心邏輯持續發酵——談判不是溝通,而是戰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當我們拋出「鬼島」兩字,背後隱含的是我們已經放棄改變,雙手一攤放任這個國家變得更爛。”   好書分享:不當世界的局外人 作者:敏迪 究竟出版社出版 不知道是因為開始看了才發現國際脈動,還是這幾年台灣真的被牽入國際脈動的中心圈。這幾年台灣的國際新聞能見度很高,從台灣的防疫,晶片地位
Thumbnail
“當我們拋出「鬼島」兩字,背後隱含的是我們已經放棄改變,雙手一攤放任這個國家變得更爛。”   好書分享:不當世界的局外人 作者:敏迪 究竟出版社出版 不知道是因為開始看了才發現國際脈動,還是這幾年台灣真的被牽入國際脈動的中心圈。這幾年台灣的國際新聞能見度很高,從台灣的防疫,晶片地位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