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戈夫曼的社會劇場與現代人的舞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正在表演 在數位社會的浪潮中,日常生活與社群媒體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我們拍照打卡、發文回應、經營形象,不斷在不同的場合中切換語氣與角色。這樣的生活狀態,正呼應了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於1950年代即已深刻剖析的命題——「社會互動乃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戲劇表演」。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是戈夫曼於1959年出版的經典之作,開創了「戲劇學分析」的視野,被譽為符號互動論的重要代表。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理解日常生活的方式,也為今日網路文化與自我形象的反思,提供了精闢的理論資源。 作者簡介:觀察社會的戲劇導演 歐文·戈夫曼(1922–1982)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學家之一,出生於加拿大,活躍於美國社會學界,與芝加哥學派淵源甚深,屬於符號互動論傳統的代表人物。他擅長透過田野觀察與微觀分析,揭示社會秩序背後的潛在結構與互動儀式。無論是《庇護所》(Asylums)中對精神病院制度的描寫,還是《污名》(Stigma)對社會排斥的解析,戈夫曼皆以獨特的書寫語感與戲劇化的比喻,展現了社會學的敘事魅力。 寫作背景:從蘇格蘭島嶼到社會舞台 本書初稿完成於1956年,源自戈夫曼於蘇格蘭設得蘭群島一年田野調查所得。1959年由美國Doubleday出版社出版,迅即獲得廣泛關注。戈夫曼觀察島民的日常互動,從中歸納出社會行為的「舞台性」,進而發展出完整的戲劇學分析架構。書中不僅關注個人如何「表演」角色,更揭示了團體如何協作維持社會秩序,以及人際關係中潛藏的微妙權力與控制機制。 主要內容:社會是一齣舞台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全書共分七章,圍繞著一個核心主張展開:人在日常互動中,會有意識地進行「印象管理」,以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觀感。戈夫曼借用劇場比喻,將互動情境比擬為戲劇演出,人們在其中扮演各種角色,並根據情境切換「前台」與「後台」的行為模式。 幾個關鍵章節與主題 表演(Performances):人們在公開場合中展現特定形象,透過服裝、語調、手勢與語言等符號來維持社會互動的穩定。 團隊(Teams):社會互動往往不是個體行為,而是群體協作,例如一家人或工作團隊共同維護一致的形象。 區域行為(Regions and Region Behavior):前台代表公開的、規範性的互動空間;後台則容許角色放鬆與重新組裝,是維持前台秩序的條件。 表演失敗與修復:戈夫曼也關注表演的「破綻」,即當印象管理失敗時,個體與團體如何透過儀式性修復行動恢復秩序。

這本書以生動筆觸描寫生活片段,從醫生、服務生到政客與戀人,皆可見其互動策略與角色緊張。戈夫曼的觀察細緻、筆法詩意,讓社會學的討論不再遙遠或抽象,而是貼近每一個人的日常經驗。 核心概念闡述 1. 戲劇學分析:(Dramaturgical Analysis)將社會互動視為舞台劇,個體如演員,在觀眾面前上演合乎期望的角色行為。此比喻強調社會互動並非全然真實或自然,而是一種有技巧、有目的的表演。 2.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即個體在互動中,透過各種外在線索塑造理想形象的過程。這種行為不只是個人策略,更是社會生存的必要技能。 3. 前台與後台(Front Stage & Back Stage):所有社會行為都有展示與準備之分。前台行為受到社會期待的約束;後台則是卸下面具、調整策略的空間。 4. 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人雖扮演特定角色,卻未必全然認同。角色距離反映出人在社會位置與個人認同間的張力。 5. 互動儀式與「面子」:戈夫曼關注人際之間如何透過微妙的語言、禮貌與暗示維持彼此「面子」不受損,進而保障社會秩序的穩定。 當代意義:從街頭巷尾到虛擬社群 戈夫曼的理論在今日資訊社會中獲得全新詮釋。社群媒體平台成為新的「前台」,每一次貼文、限時動態,皆是精心策劃的形象展演。而後台則可能潛藏焦慮、倦怠與真實的自我。Instagram上的「完美生活」,正是戈夫曼所謂的「理想自我」形象——這場無聲的戲劇,從來未曾停歇。 此外,戈夫曼的觀點也有助於理解如網路霸凌、職場疲勞與社會焦慮等現象。當一個人無法妥善維繫前台與後台的區隔,或當印象管理失控,即可能引發個人與群體間的衝突。 儘管有評論指出戈夫曼過度強調表演策略,似乎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流與情感深度,但他的貢獻在於揭示了人類社會互動的形式性與結構性,使我們得以在反思中看見自己於社會舞台上的身影。 結語:理解他人,看見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並非一本艱澀的理論巨著,它以優雅筆法述說人人熟悉卻難以言說的日常經驗,使社會學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回歸生活本身。它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眼中的我」,更促使我們思索:「我所展現的,真是我所是嗎?」 在充滿鏡頭與演算法的時代,這本書依然給予我們穿透虛像的洞察力。閱讀戈夫曼,彷彿走入一座由人情、表演與儀式交織而成的劇院,在觀察與自省之中,看見社會,也看見自己。 延伸書目 ▪︎《污名》(Stigma):探討社會中如何標籤與排斥「非典型」個體。 ▪︎Anthony Giddens《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延續戈夫曼觀點,分析現代社會的自我建構。 ▪︎Sherry Turkle《我們為何期待科技》(Alone Together):結合心理學與科技觀察,探討虛擬互動對真實自我的影響。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6/11—1982/11/20日)

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6/11—1982/11/20日)

raw-image

□本書資訊□

書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譯本第2版),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301329771,頁數:264,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作者:(美)歐文·戈夫曼,譯者:馮鋼,出版日期:2022/06/01,類別:社會科學

raw-image

□本書資訊□

台灣版書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作者: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 譯者:黃煜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7/24
《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指南,也不只是一段成功人士的自傳,它其實是一份公開的戰略手冊,一部唐納德·川普如何打造「川普品牌」的敘事武器。自從1980年代的紐約房地產,到後來的總統競選與對華貿易戰,這本書的核心邏輯持續發酵——談判不是溝通,而是戰場。
Thumbnail
2025/07/24
《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指南,也不只是一段成功人士的自傳,它其實是一份公開的戰略手冊,一部唐納德·川普如何打造「川普品牌」的敘事武器。自從1980年代的紐約房地產,到後來的總統競選與對華貿易戰,這本書的核心邏輯持續發酵——談判不是溝通,而是戰場。
Thumbnail
2025/07/23
《敘大事:2020–2023,台灣崛起與全球變局紀實》(Years of All Significance, the Rise of Taiwan)為資深媒體人楊憲宏於2024年出版之時評文集,收錄其自2020年至2023年間發表於《Taiwan News》與《民報》共69篇專欄文章。
Thumbnail
2025/07/23
《敘大事:2020–2023,台灣崛起與全球變局紀實》(Years of All Significance, the Rise of Taiwan)為資深媒體人楊憲宏於2024年出版之時評文集,收錄其自2020年至2023年間發表於《Taiwan News》與《民報》共69篇專欄文章。
Thumbnail
2025/07/23
在當前國際秩序重組、價值觀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吳奕軍所著《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無疑是一部切中時局、具有高度識見的評論集。作為一位具備政治學訓練與媒體實務背景的台灣作者,吳氏不僅具備對地緣政治的敏銳感受力,亦能結合國際傳播視角,提出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觀察。
Thumbnail
2025/07/23
在當前國際秩序重組、價值觀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吳奕軍所著《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無疑是一部切中時局、具有高度識見的評論集。作為一位具備政治學訓練與媒體實務背景的台灣作者,吳氏不僅具備對地緣政治的敏銳感受力,亦能結合國際傳播視角,提出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人不只是社會的動物,也是時間的動物。 在當下的時間,我們透過人際與團體等相互的關係,可以認知「我是誰」這個命題的一個面向。但,除了「現在」這個時間點外,每個人都背負了過去,因為「過去」才造就了現在的自我,透過不同文化圈、家庭、教育等等時間的塑造,每個人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Thumbnail
人不只是社會的動物,也是時間的動物。 在當下的時間,我們透過人際與團體等相互的關係,可以認知「我是誰」這個命題的一個面向。但,除了「現在」這個時間點外,每個人都背負了過去,因為「過去」才造就了現在的自我,透過不同文化圈、家庭、教育等等時間的塑造,每個人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圓滑。 社群的頭像、手機的弧度,就連個性也是。 在自媒體時代因為言論、目光,稜角磨平的速度越來越快。審美也在不經意間被流量影響。過於尖銳的言論,即便是事實也容易被炎上,好一點則是被滑走不被關注,隨時會出現叮嚀 「疑有不適的內容,請謹慎觀看」。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圓滑。 社群的頭像、手機的弧度,就連個性也是。 在自媒體時代因為言論、目光,稜角磨平的速度越來越快。審美也在不經意間被流量影響。過於尖銳的言論,即便是事實也容易被炎上,好一點則是被滑走不被關注,隨時會出現叮嚀 「疑有不適的內容,請謹慎觀看」。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走入人群與人接觸,「人」,就開始扮成一種角色。
Thumbnail
走入人群與人接觸,「人」,就開始扮成一種角色。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續前篇) 📍現代社會及社群媒體 現今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崛起下,人們比以往擁有更多管道去意識到其他人的生活,難免起了比較之心,滿足證明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的慾望。 另外,由於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如宇宙爆炸般的海量資訊向我們席捲而來,五花八門的線上課程,販賣著焦慮與自我不足的恐懼,導致現代社會瀰漫
Thumbnail
(續前篇) 📍現代社會及社群媒體 現今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崛起下,人們比以往擁有更多管道去意識到其他人的生活,難免起了比較之心,滿足證明自己比別人過得更好的慾望。 另外,由於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如宇宙爆炸般的海量資訊向我們席捲而來,五花八門的線上課程,販賣著焦慮與自我不足的恐懼,導致現代社會瀰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