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年酸麵包賣得很辛苦,而香料氣味濃厚的肉桂捲其實也曾遭逢不少挫折,但這兩樣烘焙商品現在卻在烘焙界引起潮流;這都是中間投入大量的教育成本,才能有如此理想的好結果之緣故。
現在回過頭來談文字市場:其實從麵包市場來看待文字市場,把酸麵包替換成文字,你頓時之間就會懂許多事情了。
《不是你認為的好吃,市場就會買單》這篇是呂昇達寫的文章,談的是臺灣麵包市場的現象:那些我們常見的、簡單的台式麵包與點心為什麼這麼好賣;而別出心裁、耗費工序與時間的烘焙商品,即使口味好、品質好,卻不見得好賣。
文中談及的「教育成本」是重點。
麵包市場有多麼現實?
我幾年前還住在板橋時,曾跟住家附近新開的台式麵包店老闆提起酸麵包。當時他們說過,店內本來是有打算做這品項,可是因為顧客接受度不高而作罷;後來他們店內商品都是以經典的台式肉鬆麵包、香蔥麵包,以及揉合日式風格的精緻麵包為主,至今已經是社區內小有名氣的麵包店。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寫過〈臺灣人吃的麵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麵包嗎?〉,內文談及了酸麵包在臺灣麵包市場的艱辛發展史;前前後後,最初主打酸麵包的麵包店,花費了起碼超過五年的時間,來教育、說服顧客接受酸麵包。
還記得當年我在Purebread非常非常短暫的工作期間,沒有少聽過顧客詢問「這個麵包(指著碩大的酸麵包)到底要怎麼吃」;顯見當年真的很多人對酸麵包非常陌生。而確實的,每天工作到半夜收店時,陳列架上滯銷的永遠是酸麵包。
不過十年過去,如今大眾不僅足夠熟悉酸麵包,還懂不少吃法。市場上不僅多了許多製作酸麵包的工作室、麵包店,主打美式、日式三明治的餐廳也都開始使用酸麵包,而不再只有布里歐與漢堡麵包可以選擇了。
酸麵包是好食物。使用天然的酵母菌與野菌長時間發酵、分解麩質;這意味著比起市面上的台式麵包,食用酸麵包不會吃進太多多餘單一的小麥蛋白。此外,由於酸麵包所使用的麵粉大多以灰分高的石磨麵粉為主,少了精製程序、保留完整的小麥穀物成分,烘烤後會產生一般麵包所沒有的豐富營養成分與獨特風味;這使得酸麵包同時兼具健康、營養與美味等要素。
只不過,酸麵包再怎麼好,如果人們不懂吃、不消費,再好也沒用。
我記得當時顧客之所以會疑惑酸麵包究竟怎麼吃,主因出在我們吃麵包的習慣完全奠基於台式麵包:小巧、精緻、能直接食用,且不論口味還是外觀都十分誘人;相較之下,酸麵包看起來就是硬硬黑黑的,很多人都不解「這是要怎麼啃」。
因此,櫃檯的店員時常得費心解釋酸麵包的吃法:切片抹果醬或奶油、配煙燻生鮭魚與芝麻葉然後淋上橄欖油、夾入煙燻火腿或喜歡的肉類與起司做成三明治,或是配著濃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然而,即便有充足的說明,顧客也未必立即接受。所以往往需要更龐大的耐心教導顧客;在這段期間,光是賣不掉只能報銷的麵包,就不知道帶來多少損失。
相較之下,我住家附近的那家台式麵包店,營業第一年就已經養出一批忠誠客戶。每次我出門買消夜想說順便帶個麵包時,都會看到架上品項幾乎銷售一空。由於他們販售的是顧客們熟悉不已的台式麵包,以及在熟悉的基礎上添加新鮮要素的特色麵包,顧客接受的摩擦力自然較小,也幾乎不太需要耗費漫長的時間成本教育顧客該怎麼吃──他們一看就知道要怎麼品嚐它。
「好文字」為何不容易被賞識?
呂昇達下的標題其實非常精準解釋了市場現實:不是你認為的好吃,市場就會買單。
所以,當年酸麵包賣得很辛苦,而香料氣味濃厚的肉桂捲其實也曾遭逢不少挫折,但這兩樣烘焙商品現在卻在烘焙界引起潮流;這都是中間投入大量的教育成本,才能有如此理想的好結果之緣故。
現在回過頭來談文字市場:其實從麵包市場來看待文字市場,把酸麵包替換成文字,你頓時之間就會懂許多事情了。
呂昇達的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也點醒了我過去這兩年來迷茫的主因何在。
我確實有感受到,要想讓我寫的小說被看見,那麼該做的是需要讓讀者理解「這是什麼樣的小說」;可是具體的做法以及精準的概念,我想得還很模糊。他以「好賣的主流麵包」以及「好吃但大眾陌生的烘焙商品」為例子提出了「教育成本」這點,這才讓我釐清雜亂的思緒。
「炬時秘典」上線到現在,即便上架了三部小說,也做了不少宣傳,卻還是沒人感興趣。箇中原由當然與平台環境有關;可是另一方面,我是不是也能試著說服讀者來了解「炬時秘典究竟是幹什麼的,以及裡頭到底都收藏了什麼樣的故事?」我應該如何以此方向著手努力?有什麼方法手段,可以做到這點呢?
我的「炬時秘典」其實就是面臨了與酸麵包和呂昇達提及的國王派、巴巴蛋糕、紅酒梨派相同的問題:即使我自認為小說寫得再好、多有趣,讀者仍舊對它很陌生,不知道該怎麼理解它;我能做的,就是從各方面著手,降低讀者的理解門檻。因此我可能同樣得付出教育成本。
呂昇達:當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告訴客人這個商品的價值時,它就很難成為爆款。
然而,當我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解釋「炬時秘典」到底是什麼樣的專欄時,就反映出它是很難吸引讀者的事實。
反過來看,《平台寫作倖存手札》可能就是「台式麵包」了。
這本書光是看標題就淺顯易懂:談在寫作平台寫作的生存守則。並且不論是書籍簡介、內容,也確實與標題一致、核心定位準確,因此後續不論是在社群宣傳、行銷上都非常直覺,讀者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我根本不需要在宣傳的同時額外耗費時間解釋什麼是「在寫作平台寫作」。
你認為的好,不代表一定會被看見。我們當然可以把平台生態、名氣不足、社群影響力不夠當理由;可是有時候,也跟文字的直覺程度有關。
像是「小說」其實不是沒人看。武俠小說、異世界轉生、戀愛、靈異鬼怪這些類型,都是有人看且相當受歡迎的。理由在於它們都很直覺,一下子就能辨識清楚「這是什麼樣的故事」;如果作者再下清楚明瞭的標題,那更是毫無門檻,作者完全不需要再費心解釋太多(或許這能解釋過去數年來,為何日系輕小說、韓國漫畫都採取了直白的標題了)。
反觀我寫的是奇幻小說,而且很偏向西方奇幻的呈現形式。因此,除非讀者真的點開作品好好閱讀,他們根本無法直覺性想像出我到底寫了什麼樣的故事。
談到這裡,不是說我非得要針對作品做調整。而是我認為也許我可以試著採取概念相同的方法,以達到一樣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我參考了實體書的包裝方式,試圖把我的方格子沙龍做成「書櫃」(但目前沒有成功)。
這篇文章嚴格來說比較偏向我個人的反思,原先我是打算只發在貼文的(不過寫現在也爆字數了)。但我想,也很適合各位同樣陷入「被看見」迷茫中的作者,有參考價值的想法。
我個人還蠻喜歡從日常中學習各種常識的。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寫作之旅啟航!在文字冒險的路上,你會需要的好助手:
《平台寫作倖存手札》首本談論寫作平台生存法則電子書正式上架!另有讀墨280優惠方案持續中
《從零開始的品牌新手育成:一年寫作訓練指引》免費下載持續中!簡略七千字,內容扎實的品牌育成攻略,完全免費!
《為變現之路定案:寫作變現指南》想靠寫作賺錢?不可或缺的寫作變現觀念指南!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目前贊助功能停止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