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錯字,害後來的人全都跟着用反了!——說「來」、「麥」和「齊」字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許從現代人的角度而言,把這三個字並列在一起,很難看出其中的共通點。它們在古文字裡都與禾稻、麥穗有關。

「來」字絕對是現代漢語裡的常用字,意思多數指「走近」或「接近」。原來「禾」字和「來」字的甲骨文有點相似,都是畫出禾稻的模樣,只是「來」字是更為成熟和茂盛的禾稻,因此是象形字。「麥」字的甲骨文在上半部份與「來」字完全相同,只是下半部份多了「夊」形。「麥」字以「來」為聲符,「夊」為形符象徵足部和足部的動作,故此「麥」是形聲字。

raw-image

北宋初年研究《說文解字》的學者徐鉉指出,「夊」是象徵足部。由於徐鉉的觀察十分正確,後來的學者大概都無法提出有力的異議,於是大家認為古人可能把「麥」字和「來」字混淆了。「麥」字表示「禾稻」,用作為穀物類食品名稱及部首,如「麵」。「來」字雖然缺乏「夊」所象徵的足部,但依舊用作「走近」、「臨近」的意思,並引申為還未接近、即將臨到的「未來」、「來年」等用法。

raw-image

「齊」字也與麥穗有關,甲、金文當中「齊」字畫出稻穗長得很整齊的模樣,下半部份的兩條橫線象徵地面,上半部份則是象徵稻穗一起長成的樣子。因此,「齊」字是象形字,由「稻穗長得整齊」的概念,廣泛引申至表示各種「整齊」、「劃一」、「一起」的意思。另外,在先秦古籍中,「齊」字也代表「齋」和「劑」的意思。一般而言,這種現象稱為「通假」,實際上是當時所用的字會代表着許多意思,後來才造出不同的字分擔不同字義。

raw-image

「齊」字很少用在與麥穗相關的意思,以「齊」字作為部件的形聲字,也僅借其讀音。例如「齋」字一個以「齊」為聲符、加上「示」作為形符的形聲字,表示與宗教有關,因此「齋」字本身即指宗教上的齋戒儀式;「劑」字本身是「以刀剪齊」的意思,將超過長度的部份裁去,所以是由「刀」作為形符,「齊」既是聲符,又表示字義,因此「劑」是亦聲字。「劑」字引申為「調和」的意思,早期指稱調味方面調出合宜的味道,各種味道相約,沒有任何一種味道過度突出,也是一種「齊」的概念。後來又引申至描述各種藥物和化學物的調和,「調劑」是一種「調和至合宜份量」的動作,亦從「齊」的意思引申而來。

這一輯以植物相關部首為主題的「談文字」系列,至此暫告一段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69會員
175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5/08/21
在解說象形字時,「木」字常被舉為例子,以下選一些與「木」有關的字稍作解說。
Thumbnail
2025/08/21
在解說象形字時,「木」字常被舉為例子,以下選一些與「木」有關的字稍作解說。
Thumbnail
2025/08/18
再說說與竹子、竹片有關的幾個「竹」部字。
Thumbnail
2025/08/18
再說說與竹子、竹片有關的幾個「竹」部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蹭,是哪個漢字語源呢? 字典:方言。白享受。參見“蹭戲”。謂白聽的戲。張恨水《夜深沉》第十一回:“再向廊子后面看看,二和是不是在那兒聽蹭戲。” 常見的語詞是,蹭飯! 蹭熱度,蹭流量! 這個字的漢字語源就是[乘]字,乘,讀破音,與[趁]字同音! 趁機,乘機,兩詞同義,趁人之危,乘人之
Thumbnail
蹭,是哪個漢字語源呢? 字典:方言。白享受。參見“蹭戲”。謂白聽的戲。張恨水《夜深沉》第十一回:“再向廊子后面看看,二和是不是在那兒聽蹭戲。” 常見的語詞是,蹭飯! 蹭熱度,蹭流量! 這個字的漢字語源就是[乘]字,乘,讀破音,與[趁]字同音! 趁機,乘機,兩詞同義,趁人之危,乘人之
Thumbnail
日文是很微妙的語言,明明就同一個漢字,還可以有不同唸法。就像中文破音字「吃飯」和「口吃」。「吃」如果唸成「ㄐㄧˊ」就不是食用的意思了。「たたく」和「はたく」,只差一個音不一樣,用法就不同了。這篇用超簡單的重點教你精準區分。
Thumbnail
日文是很微妙的語言,明明就同一個漢字,還可以有不同唸法。就像中文破音字「吃飯」和「口吃」。「吃」如果唸成「ㄐㄧˊ」就不是食用的意思了。「たたく」和「はたく」,只差一個音不一樣,用法就不同了。這篇用超簡單的重點教你精準區分。
Thumbnail
「於」是很常用到的字,像是對『於』、『於』是、還稅『於』民……,現代人大概天天會用/看到這個漢字。這個虛字在梅廣的《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修訂二版)》書中,有相當篇幅的討論,看下來蠻有意思,在此簡單整理介紹。 上古漢語的「於」本來寫作「于」  上古漢語是一個時間跟空間範圍都很大的概念
Thumbnail
「於」是很常用到的字,像是對『於』、『於』是、還稅『於』民……,現代人大概天天會用/看到這個漢字。這個虛字在梅廣的《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修訂二版)》書中,有相當篇幅的討論,看下來蠻有意思,在此簡單整理介紹。 上古漢語的「於」本來寫作「于」  上古漢語是一個時間跟空間範圍都很大的概念
Thumbnail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前面幾次我們從甲骨文、金文開始談起,一直經過了戰國文字和篆書,現在來到隸書,還特別要談文字演變上的術語:「隸定」與「隸變」。
Thumbnail
《獻錢尚父》 五代 · 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劒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豈羨當時萬戶侯。 據地為王,東南自保!在歷史的長流反覆出現,但同歸而殊途,時也,地也,運也!命也! 音字的變異!有各種途徑,是音變字變,還是字變音變?
Thumbnail
《獻錢尚父》 五代 · 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劒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豈羨當時萬戶侯。 據地為王,東南自保!在歷史的長流反覆出現,但同歸而殊途,時也,地也,運也!命也! 音字的變異!有各種途徑,是音變字變,還是字變音變?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說到漢字的年經文,你會想到什麼呢? 大概是燚茻犇驫龖䲜等同形漢字聚合體吧? 很博大精深嗎?其實還好吧。 這類漢字,屬於重覆同一偏旁的會意字。 但有時候,他們又不是會意字。 咦?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口語與書面文字的差異,大部份相同,少部分有時候必須訓讀!這是必要之惡,因為這能最大程度的與書面字融合,也就是說,除了與現今的普通話得以溝通,也可以跟其他方言有共同的交流介面!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造就了大一統的中國!書寫字,最大程度的統一,才能有利於民族的熔爐!而語音的差異,則是歷史洪流的分支
Thumbnail
口語與書面文字的差異,大部份相同,少部分有時候必須訓讀!這是必要之惡,因為這能最大程度的與書面字融合,也就是說,除了與現今的普通話得以溝通,也可以跟其他方言有共同的交流介面!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造就了大一統的中國!書寫字,最大程度的統一,才能有利於民族的熔爐!而語音的差異,則是歷史洪流的分支
Thumbnail
前言: 廣東話的白話音,有些也是音義脫節的口語音!本源猶是漢字,漢詞!粵語的「現在」叫「而家 ji33-ga55」或「依家ji55-ga55」!(粵語拼音的g是台語的k音) 源詞是漢字「而今」!神奇吧!來比較一下台語的「現在」叫「這馬」!看看是什麼漢字! 唐鄭常《寄邢逸人詩》:「疇昔江湖意
Thumbnail
前言: 廣東話的白話音,有些也是音義脫節的口語音!本源猶是漢字,漢詞!粵語的「現在」叫「而家 ji33-ga55」或「依家ji55-ga55」!(粵語拼音的g是台語的k音) 源詞是漢字「而今」!神奇吧!來比較一下台語的「現在」叫「這馬」!看看是什麼漢字! 唐鄭常《寄邢逸人詩》:「疇昔江湖意
Thumbnail
「㣎」作為聲符,只用在穆字上,這不是很詭異嗎?而且「㣎」也沒有單獨使用過,這就讓人不免要皺起眉頭,懷疑事情並不單純!試想,一個身份和經歷完全空白的人,不是很讓人懷疑他是外星人或是時空穿越者嗎?
Thumbnail
「㣎」作為聲符,只用在穆字上,這不是很詭異嗎?而且「㣎」也沒有單獨使用過,這就讓人不免要皺起眉頭,懷疑事情並不單純!試想,一個身份和經歷完全空白的人,不是很讓人懷疑他是外星人或是時空穿越者嗎?
Thumbnail
co + me = 禾 + 麥 = 禾麥 = 來 = come,直譯即「禾麥」即「來」。也許是因爲漢字「麥」中有符號「止」(象形符號似顛倒的足板形或腳板形) 的符號,come ㄧ語也被引申爲某種行動的意義,與漢字「來」由「麥禾」的本意被引申爲某種行動的意義之情況似乎極爲相似。......
Thumbnail
co + me = 禾 + 麥 = 禾麥 = 來 = come,直譯即「禾麥」即「來」。也許是因爲漢字「麥」中有符號「止」(象形符號似顛倒的足板形或腳板形) 的符號,come ㄧ語也被引申爲某種行動的意義,與漢字「來」由「麥禾」的本意被引申爲某種行動的意義之情況似乎極爲相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