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庭院種下一棵樹,靜靜等待它開花結果?從我種下麵包樹的那一天,沒想到這段旅程會如此漫長,在庭院的一隅,它靜靜地生長了多年。它的葉片如掌般寬大,四季常綠,雖然曾多次開花,卻一直不見果實的蹤影。每年澆水、施肥、修剪枯枝,像是在照顧一位沉默寡言的老朋友。終於,在今年夏末,枝頭上垂下了一顆顆沉甸甸的果實,像綠色的寶盒,悄悄宣告著多年的等待沒有白費,讓我充滿無限驚喜。

圖1 麵包樹結果了
種下希望:麵包樹的成長故事
麵包樹(Breadfruit Tree)原產於南太平洋,是熱帶地區的重要糧食作物。初次聽到麵包樹的名字,是從電影《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中得知的,說實在,當時看這齣電影,注目的是大溪地的風光與美女,多年後再度在HBO重溫時,中心才轉移到了麵包樹。幸運的,無意間得到了麵包樹小苗,就在庭院種下它,隨著時間推移,它逐漸長成高大挺拔的樹木,枝葉繁茂,遮蔭一方。多年來,我每天看著它抽枝展葉,心中總懷著一絲期待。直到今年夏季清晨,我終於在枝頭看見那一顆顆碩大的綠色果實,散發著淡淡清香。
圖2 麵包樹的成長過程
初嚐的驚喜從果園到廚房:麵包果的料理魅力
成熟的麵包果外皮呈現粗糙的網格狀,像波蘿蜜般粗糙,去皮後露出乳白色的果肉,質地緊實而帶有淡淡的甜香。第一次料理麵包果,我選擇了最樸實的方式——煮排骨湯,料理步驟簡單卻驚艷。
我選了一顆最新鮮的麵包果,切塊後與排骨一同入鍋慢火燉煮。步驟如下:
1. 去皮後將麵包果切塊
2. 排骨、薑片、米酒一同燉煮
3. 加入少許鹽,慢火熬煮數小時
果肉在湯中吸收了肉香,口感介於馬鈴薯與芋頭之間,綿密中帶點彈性,入口既有果香又有湯汁的濃郁,一碗下肚,暖意與滿足感同時蔓延全身。而那碗排骨麵包果湯,成了我與自然最深的連結。

圖3 麵包果熬湯
除了煮湯,麵包果也可蒸、炸、烤,甚至搗成泥製成餅或麵糰,是許多太平洋島嶼的主食之一。

圖4 麵包果各種吃法
營養價值:天然的能量來源
麵包果之所以受到熱帶地區居民喜愛,不只是因為產量豐富,更因為它的營養價值極高。果肉富含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可作為主食替代;同時含有鉀、鎂、維生素C與少量蛋白質,能補充能量、維持心血管健康、增強免疫力。對於需要長時間勞動或在炎熱氣候中生活的人來說,麵包果是一種經濟又實用的糧食來源。對於素食者或尋求替代主食的人來說,麵包果也是天然又營養的選擇,既能提供飽足感,又不增加負擔。
熱帶果王的比較:麵包樹 、波蘿蜜與榴槤
麵包樹 、波蘿蜜與榴槤是常被混淆三種熱帶果樹,但其實各有千秋:

三種熱帶水果比較
三者皆為熱帶有名的水果,但風味與營養各有特色。有人說榴槤是甜膩的熱帶水果之王、波羅蜜是鮮甜的熱帶水果之后,那麵包樹可就是踏實可靠的老朋友;雖然少了張揚的香氣,卻能在餐桌上穩穩地為你端上一道飽腹又暖心的佳餚。波蘿蜜與榴槤多為甜點或零食,麵包果則偏向主食用途。

圖5 三種有名的熱帶水果比較
結語:一碗湯的溫暖,一棵樹的回饋
多年來的澆灌與等待,在這一鍋麵包果排骨湯中得到了回報,那一口湯,不只是食材的美味,更是時間、耐心與自然的恩賜。麵包樹或許不像榴槤或波羅蜜那樣引人注目,但它靜靜生長、默默付出,正如生活中那些不張揚卻最可靠的美好。從種下到結果,從果實到料理,它帶來的不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是與自然連結的感動。
那碗排骨麵包果湯,是我與土地的對話,是時間的厚度,也是生活的滋味。如果你也曾種下一棵樹,或想嘗試麵包果料理,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與食譜!
你的鼓勵是我創作的源泉,請不吝給小愛心或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