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候?
《在黑暗的日子裡,陪伴是最溫暖的曙光》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帶來心靈慰藉的繪本。
「為別人製造幸福,你會順便找到自己的。」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心理學家阿德勒曾開過一個處方:如果你長時間陷入憂鬱,不妨連續兩週,每天都做一件「能讓別人開心的事」。
把注意力從「自己」轉移到「別人」,心裡的陰霾就能一點一點消散。正如老話說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作者曾經歷過一段憂鬱低潮,某天在二手書店偶然翻到一本充滿禪意的書,從中得到自在與釋懷。後來,他透過大熊貓與小小龍的故事,把那份療癒與陪伴,傳遞給更多孤單的人。
這是一本中英對照的繪本,文字不多,卻能讓人讀得暖心。每幅畫都像一個安靜的擁抱,提醒我們:陪伴的力量,比語言更有分量。
❤️ 旅程、目的,還是旅伴?
大熊貓:「旅程和目的地,哪一樣比較重要?」
小小龍:「旅伴比較重要。」
這句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們總糾結於「過程」和「結果」,卻忘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存在——陪我們走這段路的人。
試想,如果有一天你達成了目標,卻沒有人能與你分享,那成功,還能算是幸福嗎?
❤️相信自己已經夠好了
小小龍:「有時候覺得我不夠好」。
大熊貓:「櫻桃樹不會拿自己去跟其他的樹比較,它只是盡情開花」。
讀到這裡,我不禁停下來。
我們是不是也常常這樣?不斷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結果換來的是焦慮與自卑。
其實,我們只需要像櫻桃樹一樣,專心綻放就好。
❤️堅持做自己
小小龍:「要是遇到有人不喜歡我,或不喜歡我做的事,那該怎麼辦?」
大熊貓:「你要走自己的路,失去那些人,總比失去你自己好」。
讀到這段對話,我心中為之一震!
是啊!為什麼我們會為了討別人的喜歡,而失去自己呢?難道「別人」比「自己」還重要嗎?
❤️嘗試有可能會失敗,但不嘗試,就注定失敗
小龍:「我想開一間攤子賣恐怖南瓜,但我怕我會失敗。」
大熊貓回答:「你是有可能會失敗,小傢伙,但如果你因為害怕而連試都不去試,那你就鐵定會失敗。」
短短的對話,卻把人生的選擇說得透徹。
嘗試,可能不會保證成功,但它至少給你一個機會。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遺憾。
❤️寫在最後
這本書,真的很療癒。
讀著大熊貓與小小龍的互動,就像有人在耳邊輕輕說話,安慰你、理解你,甚至偶爾帶點幽默。
放下書時,你會覺得:原來幸福並不複雜,它可能只是一個微笑、一句鼓勵,或者一個安靜的陪伴。
《在黑暗的日子裡,陪伴是最溫暖的曙光》讓我再次相信——當我們願意善待自己,也願意溫柔對待別人,幸福就會悄悄靠近。
#塔妮雅親閱讀
#2025年第68本
@時報出版
@時報商業人文線
#在黑暗的日子裡
#陪伴是最溫暖的曙光
《在黑暗的日子裡,陪伴是最溫暖的曙光》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product.mchannles.com/3NvZz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