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造成神經病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幾天有一則關於維生素B6的新聞:「過量維生素B6恐致周邊神經病變 澳洲劑量大於50mg產品將改列指示藥」1

長期高劑量服用B6會引起周邊神經病變並不是新消息,過去我在文章中也多次提醒過。不過,這次澳洲採取更嚴格的劑量管理措施,提醒我們過去認為的「高劑量」(200mg)並不一定要到那麼高才會發生周邊神經病變。B6的安全性,似乎沒有我們原先認知的那麼高。


為什麼澳洲藥物管理局(TGA)要下修維生素B6的安全劑量?

在2022年,澳洲藥物管理局(TGA)就曾發布安全性更新公告,指出維生素B6引起周邊神經病變,可能發生在每日劑量低於50mg的情況下;並要求每日劑量超過10mg的產品必須附帶關於周邊神經病變的警告標籤;同時將成人維生素B6的最大允許每日劑量,從200mg降至100mg2

主要原因是,該報告截至2022年8月5日,TGA共收到32份已確認B6與周邊神經病變具因果關聯的不良事件報告,其中有21例(佔66%)患者的每日攝取劑量等於或低於50mg。這意味著,每日攝取50mg以下的維生素B6並非零風險。

然而,TGA很快意識到僅靠標籤警示不足以避免傷害事件。因此在今年6月26日,TGA發布新決議,計劃採取更嚴格的藥品分級管理,並預計於2027年2月生效。根據該提案:

    • 每日建議劑量介於50~200mg的B6產品,將被重新歸類為「指示藥品」(Pharmacist Only Medicines, Schedule 3),必須經藥師諮詢後才能購買。
    • 每日劑量超過200mg的產品,則需醫師處方(Schedule 4)3

此舉的核心目的是,在消費者接觸較高劑量補充劑時,引入強制性的專業評估與溝通關卡。

B6導致周邊神經病變的相關報告

早在1980年代的研究,就有案例顯示維生素B6會造成嚴重的感覺神經病變,當時患者每日攝取量高達6g。基於這些早期發現,後續文獻回顧和官方指南大多將毒性閾值設定在每日500mg甚至1,000mg以上。美國NIH資料甚至指出,在每日低於200mg的情況下,缺乏神經損傷的明確證據4

然而,越來越多資料顯示,低劑量B6也可能有神經毒性,原因可能包括:

  1. 吡哆醇悖論(The Pyridoxine Paradox)
    市售B6補充劑多以吡哆醇(pyridoxine, PN)為主。人體需透過吡哆醇激酶(pyridoxal kinase, PDXK)等酵素,將其轉化為具活性的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 PLP)。
    高劑量PN會使PDXK飽和,甚至產生競爭性抑制,導致PN在體內蓄積並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而另兩種B6形式——吡哆醛(PL)與吡哆胺(PM)——似乎不會造成此問題5
  2. 個體基因差異
    B6代謝關鍵酵素(如PDXK)在不同人之間效能差異大。攜帶低效率基因型的人,即使攝取低劑量B6,也可能更容易累積有毒PN,增加發病風險。有案例顯示,患者每日僅服用6mg B6就出現周邊神經病變,停用一個月後症狀改善5。這意味著B6與神經病變之間並無明確劑量閾值,而是一個連續光譜。
  3. 無意間的多源過量攝取
    B6廣泛存在於食品與營養品中。有時單一保健品B6含量不高,但若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強化食品或能量飲料,總攝取量仍可能過高。因此,TGA與部分國家採取更嚴格標示與管理制度。

B6導致的周邊神經病變可逆嗎?

最常見症狀為刺痛感、燒灼感或麻木感,通常先對稱性地出現在手腳。病情加重時,可能出現運動功能障礙6
多數患者在發現症狀並立即停用所有含B6產品後,數月內可逐步改善。但若暴露時間過長或病情嚴重,部分人可能留有殘餘感覺異常或步態不穩。因此,早期辨識並停用是關鍵。

其他國家的標準為何?

  • 台灣
    • 建議上限:80mg
    • 食品:80mg以下
    • 指示藥品:80~100mg
    • 處方藥品:100mg以上
  • 澳洲
    • 建議上限:50mg
    • 食品:現行100mg以下,10mg以上須標示警語;2027/2後改為50mg以下
    • 指示藥品:現行100mg以上;2027/2後改為50~200mg
    • 處方藥品:現行100mg以上;2027/2後改為200mg以上
  • 歐盟
    • 建議上限:12mg
  • 英國
    • 建議上限:10mg
    • 食品:10mg以下
    • 指示藥品:11~49mg
    • 處方藥品:50mg以上
  • 美國
    • 建議上限:100mg
    • 無劑量分級制度,因《1994年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DSHEA)將維生素與礦物質視為食品,FDA無權在上市前審查安全性或有效性。

對於這則新聞該如何應對?

國際上已逐漸謹慎看待B6與周邊神經病變的風險,並收緊安全劑量範圍。以常見的「合O他命EX」為例,單顆B6含量33.3mg,若每日2~3錠,攝取量即達66~100mg,長期下來仍有風險。

民眾應避免「高單位=好」的迷思,並了解劑量過高同樣可能有害。而販售端(尤其社區藥師)應提高警覺,明確區分營養補充與藥物需求,並在顧客出現疑似周邊神經病變症狀時,建議立即停用所有含B6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去年已將「指示藥每日用量上限」由200mg降至100mg7,但食品上限仍維持80mg,導致指示藥品緩衝區僅80~100mg,這代表的意義與實務上可能的影響值得思考,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看法。


了解多社區藥局的五四三優質內容: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harmacy543

IG:https://www.instagram.com/cpharmacy543/

Podcast:Apple podacstFirstory

我的電子書:

《益生菌全解析》

《社區藥局備戰應變資料》

《孕婦營養錦囊》(Coming soon...)


參考資料:

  1. 洪詩宸(2025 年 8 月 13 日)。過量維生素B6恐致周邊神經病變:澳洲劑量大於50 mg產品將改列指示藥。《公視新聞網》。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取自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65360
  2. 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2022, October 4).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supplementary vitamin B6 (pyridox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ga.gov.au/news/safety-updates/peripheral-neuropathy-supplementary-vitamin-b6-pyridoxine
  3. 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 (2025, June 26). Notice of interim decision to amend (or not amend) the current Poisons Standard in relation to pyridoxine, pyridoxal or pyridoxamine (vitamin B6) [PDF].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ga.gov.au/sites/default/files/2025-06/notice-interim-decision-amend-or-not-amend-current-poisons-standard-pyridoxine-pyridoxal-pyridoxamine-vitaminb6.pdf
  4.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2023, June 16). Vitamin B6 – Health Professional Fact 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VitaminB6-HealthProfessional/
  5. Paluszny, A., & Qiu, S. (2023). Vitamin B6 Toxicity Secondary to Daily Multivitamin Use: A Case Report. Cureus, 15(11), e48792. https://doi.org/10.7759/cureus.48792
  6. Hemminger, A., & Wills, B. K. (2025, January). Vitamin B6 Toxicity.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4500/
  7.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24 年)。含維生素或礦物質之口服藥品基準表。取自 https://regulation.cde.org.tw/media/3hjmtabj/1131404340_附件.pdf?mediaDL=tru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區藥局的五四三
53會員
11內容數
「社區藥局的五四三」希望可以打造一個不接受保健食品業配、不兼賣保健食品的實證資料庫,透過嚴謹的評讀臨床文獻,並建立標準化的實證分級。讓保健食品的用法、用量、風險以及當前實證程度清楚呈現。不論是對於消費者或是銷售者而言,這裡都是可以信賴的資訊來源,並且用公正客觀的態度認真看待每一個健康問題。
2025/08/08
終於來到本系列的最終回了,本篇將重於整理對於準媽咪最重要的營養素指南(前三篇列為「強烈建議」的營養素),以及一些孕婦營養品的選購建議。如果喜歡本系列文章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希望幫助準爸媽們在營養品選購不再迷惘!
Thumbnail
2025/08/08
終於來到本系列的最終回了,本篇將重於整理對於準媽咪最重要的營養素指南(前三篇列為「強烈建議」的營養素),以及一些孕婦營養品的選購建議。如果喜歡本系列文章也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希望幫助準爸媽們在營養品選購不再迷惘!
Thumbnail
2025/08/01
【孕婦營養補充品】系謝文章第四篇!本篇精選解析孕期關鍵營養素B6、B12、葉酸與Omega-3的作用、安全性與補充建議,幫助準媽咪掌握科學補充的重點,讓孕期營養更安心。
Thumbnail
2025/08/01
【孕婦營養補充品】系謝文章第四篇!本篇精選解析孕期關鍵營養素B6、B12、葉酸與Omega-3的作用、安全性與補充建議,幫助準媽咪掌握科學補充的重點,讓孕期營養更安心。
Thumbnail
2025/07/24
孕婦營養補充品第三篇,本篇將評讀5種維生素:維生素A、D、E、C與膽鹼。
Thumbnail
2025/07/24
孕婦營養補充品第三篇,本篇將評讀5種維生素:維生素A、D、E、C與膽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保健品只要不過量,有吃就有補。
Thumbnail
保健品只要不過量,有吃就有補。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常見糖尿病用藥!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常見糖尿病用藥!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
Thumbnail
2023年7月5日,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可能對長者的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2023年7月5日,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可能對長者的認知功能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延續上篇對於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介紹。緊接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水溶性維生素B群和C。 維生素B群 由B1、B2、菸鹼素、泛酸、B6、生物素、葉酸和B12組成。維生素B群,在身體的分解和合成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水溶性的特性,容易隨著水分的流失排出體外,因此需要每天額外的進行補充。
Thumbnail
延續上篇對於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介紹。緊接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水溶性維生素B群和C。 維生素B群 由B1、B2、菸鹼素、泛酸、B6、生物素、葉酸和B12組成。維生素B群,在身體的分解和合成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水溶性的特性,容易隨著水分的流失排出體外,因此需要每天額外的進行補充。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聚焦於另一個六大營養素的成員——水。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讓我們一同深探水的奧秘。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聚焦於另一個六大營養素的成員——水。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讓我們一同深探水的奧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