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頭故事:一位漁村少年的創業啟程
我最近在聽一個 Podcast,訪問了一位從高雄漁村走向國際舞台的創業家。
他從小在遠洋捕魚的爺爺與開放教育的父母陪伴下長大。父母曾留學日本,對孩子的教育觀念特別開放,國中時便讓他赴日學習日語,高中、大學再遠赴美國。大四那年,他沒有完成學業,便勇敢踏上創業之路。
在職場上,他總能抓住機會、主動學習:會壓縮完成工作的時間,去觀察高手怎麼做,主動請教,甚至與對方成為朋友,一起切磋設計。年輕時的膽識與行動力,為他日後的成就奠下了基礎。
② 中段觀點:行動與年齡無關
聽完這段故事,我想到一個觀點——行動與年齡沒有必然關係。
就算你已經四、五十歲,只要你終於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依然可以開始。不要因為年紀增長,就對自己說「太晚了」。至少我們還在這個世界上,就有機會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創造自己想要的日子。
我後來查到,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其實都是在人生後半場才迎來高峰:
• 桑德斯上校(Colonel Sanders):65 歲創立肯德基,走向全球連鎖。
• Vera Wang:40 歲設計出第一件婚紗,成為世界知名設計師。
• Ray Kroc:52 歲加入麥當勞,打造速食王國。
• Martha Stewart:46 歲創辦生活品牌,60 多歲依然活躍商界。
這些故事告訴我,關鍵不在於年齡,而在於是否願意跨出那一步。
③ 收束啟發:從日常的小行動開始
行動不必宏大,可以從日常的小改變做起。
像我下班後,如果不趕時間,會選擇多走一站再搭車回家,讓自己跳脫腦袋的慣性。
就像今天,公司主管把他旅行的伴手禮帶到辦公室,我本來只是禮貌性地問:「好不好玩?有沒有推薦?」沒想到他熱情地分享行程,還翻照片給我看。那一刻,我感受到——其實很多事,只要你敢於行動、敢於發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回應。
我更加篤定地相信,當你願意真心行動,全世界的人事物都會來支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