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逆思維》這本書以許多例子作為說明,提醒我們常以習慣與舒服的方式思考,卻對於不知何來的訊息不加以質疑,而有時信念卻也深深的將自己禁錮在個人思維當中而封閉的外界的新資訊。
重新思考
既有的信念與一直以來的想法,可能讓我們更快就在一個事件上有所看法、有所反對意見,但我們卻不曾想過,我們既有的想法都是如何建立的呢?都是聽誰說的呢?我們應該接收新的思維時更新自己的想法並不斷地重新思考,以新的觀點更客觀的看待事情。
享受信念被打破
這點我覺得相當特別,因為通常人都不喜歡被挑戰信念,且只要與自己的想法相左就會啟動內心的「牧師」或「政客」極力說服其他人相信自己的想法。而書中建議我們應該要建立「科學家」的模式,找證據並不排除任何可能。而在自己信念被挑戰時也要學會享受被挑戰的時刻,因為這會是觀念更新的時刻、學習新知識(或不同想法)的時刻,我們可以做的是蒐集資料並加以重新思考。不怕衝突
而較常以「科學家」模式的人們,也較不怕衝突,他們會以正向的方式與意見相左的其他人進行吵架。這比較像是歐洲人士他們在餐桌上的「溝通」都會相當激烈,你會覺得他們感覺上好像在吵架似的,但其實他們是在良性的意見交換,下了餐桌後他們一樣會是要好的家人或朋友。所以對於不怕衝突這件事情,我覺得我們是非常可以學習,學習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不以批評他人的方式去了解其他人的意見,想像我們都是是「科學家」,我們互相有生活上的經歷,各自提出「見解」,而在互相交換訊息後,我們的資訊庫都更加的豐盈才是。
隨時更新觀點
《逆思維》提到的重新思考與逆向思維,其實不是要我們不斷的從零開始,而是在既有的思維中,我們可以想想是不是有過於老舊的想法、無更新或是甚至沒有考究過的觀念。從中我們可以將自己歸零想想看是不是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或是接受別人不同的新觀點來增加我們的經驗。知識不斷在更新,而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柔軟而開放的心態,不把自己原有的「見解」成為固若金湯,而是可以跳脫去看看自己、質疑自己,帶著學習的心態與人相處。
「逆思維」告訴我們須時時不斷地重新思考、打破自己原有的思考模式並且享受重新思考與信念被打破的處境,當自己能夠真正享受其中時,或許開放的心能夠接納更多有趣的思維與觀點。
*此本書的翻譯不容易讀,閱讀起來不太順,但可以學習到的部分還是很多,尤其是作者提到有趣的例子、開放的觀點、作法,都讓人閱讀完後收穫滿滿。
書名: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平安文化出版)
原文書名: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