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提案書
「國家食堂」計畫藍圖
一、前言台灣正面臨餐飲結構與國民健康的雙重挑戰:
便當價格逐年上升,但營養失衡,油鹽過高。
自助餐品質不穩定,衛生與食安無法保障。
手搖飲氾濫,價格接近正餐,卻造成健康惡化。
餐飲業普遍以營利為導向,導致惡性競爭、品質下滑。
飲食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若民眾能以低價享有健康均衡的餐食,不僅能提升勞動效率,也能降低長期醫療成本。為此,政府有必要推動 「國家食堂計畫」,以公共政策介入餐飲市場,改善國民飲食結構。
二、願景與目標
願景:讓每一位國民,不論收入,都能以平價享有健康餐食。
目標:
建立全國性的「國家食堂」網絡。
每餐價格控制於 80–100 元,由政府補貼維持穩定。
餐點符合 營養均衡標準,蔬菜比例不低於 40%。
餐廳符合 國家衛生標準,廚房透明、環境整潔。
減少國民飲食負擔,提升健康水平,降低醫療支出。
三、執行策略
1. 食堂設立與分布
以 社區、學區、商辦區、交通節點 為優先據點。
採 統一品牌(如「Taiwan Canteen 國家食堂」)。
初期試辦 → 中期擴展至各縣市 → 長期全國普及。
2. 營養與菜單標準化
每餐必須包含 主食、蛋白質、蔬菜。
禁止過量油炸、避免高糖飲料。
菜單多元化(葷食、素食、銀髮餐、快速麵食)。
示範菜單
A 家常套餐:糙米飯+烤鯖魚+涼拌菠菜+紫菜蛋花湯(80 元)
B 養生素食:十穀飯+三杯杏鮑菇+木耳+南瓜湯(90 元)
C 快速麵食:蕎麥麵+豆皮壽司+花椰菜+味噌湯(85 元)
D 家庭套餐:白飯+滷雞腿+青花菜+排骨湯(100 元)
E 銀髮清淡:地瓜飯+蒸蛋+豆腐+香菇雞湯(80 元)
3. 衛生與管理
政府訂定 統一衛生標準,強於現行餐飲規範。
定期稽查,廚房 透明化設計,用餐區可觀察。
引進 中央廚房+區域配送,確保食材品質一致。
4. 價格與補貼
政府提供 食材補助與租金減免。
財源可來自:
含糖飲料稅
菸酒健康捐
醫療支出節省額回流
5. 社會參與
鼓勵 退休銀髮族參與經營,發揮社會貢獻。
結合 在地農業,優先採用國產蔬菜與食材。
推動「社區共食」,提升社會凝聚力。
四、比較分析
指標 路邊自助餐 國家食堂
價格 80–120 元,浮動大 穩定 80–100 元,政府補貼
營養 油多菜少,失衡 符合國家營養基準
品質 店與店差異大 標準化控管
衛生 依店家,難保障 政府監管,廚房透明
社會角色 商業行為 公共基礎設施
長期影響 健康惡化,醫療支出升高 健康改善,醫療成本下降
五、預期效益
國民健康改善
降低肥胖、三高、糖尿病比例。
減少醫療支出,國庫壓力下降。
經濟發展加速
勞動效率提升,生產力增強。
減少外食經濟的惡性競爭,提升餐飲業品質。
社會凝聚力
銀髮族再就業,與社區互動。
建立「共食文化」,促進跨世代交流。
國際形象
打造「台灣營養便當」品牌,輸出亞洲與世界市場。
六、結論
「國家食堂」不只是餐廳,而是 公共基礎建設。
它的本質是一種 國家競爭力的投資:
為人民節省時間與金錢,
為國家減少醫療負擔,
為社會創造凝聚力,
為未來建立出口價值。
👉 當每個國民都能安心、便宜、健康地用餐,台灣的進步將加速十倍。
你不採用其他國家遲早會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