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為男性的張修修,這麼直白地揭露自己在接受心理諮商,我其實相當動容。
我曾經諮詢過不少中年、事業有成、談吐自信的男性。
撥開成功的外殼,裡頭卻是岌岌可危的婚姻、與原生家庭解不開的糾結、甚至從好友變成敵人的事業夥伴。不少人得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還有人在諮詢當下,正和老婆談離婚。看著對方在我面前崩潰,我都差點跟著落淚。真難受!但同時又覺得能說出來,已經是好事。
在我的觀察裡,男性要能覺察情緒已經不容易,更別說願意表達出來了。
影片中不只一個男人,都在鏡頭面前坦承自己的內在狀態,就連我自己,都覺得公開脆弱超級難,所以對他們只有 respect!
♣︎
影片中提到:主角因為日常生活一點小事觸發內在創傷,情緒瞬間爆發。我特別有感。
因為從今年初開始,我也常覺得自己容易生氣、對家人不耐煩,甚至連一向熱愛的演講工作,都出現倦怠感。
這讓我意識到,或許我也正走在「中年之路」。
所謂的中年危機,可能就是在生命中途,赫然發現有太多失落與遺憾,無法再彌補;以為自己該圓滿,卻並沒有;以為自己有能力,卻看見更多無能為力。因為無法接納這些「不如意」,才感到痛苦。
就像張修修說的,電腦長時間使用後需要清理快取和垃圾檔案,我們的心靈,也一樣需要。
我也因此開始接受一位基督徒諮商師的陪伴,並額外不斷測試更多心理轉念工具,把自己當白老鼠。
因為我相信,這些經驗都能轉化成未來幫助更多人的課程與諮詢工具。
👉 張修修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A3JelDoOio
💬那麼,我也想問問你:
你是否也曾在某個時刻,意識到自己表面看似成功,內心卻正在和失落或倦怠拉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