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巴仁波切說:「聞法時,應如野獸聞聲一般;思惟時,應如北方人剪羊毛一般;觀修時,應如愚人品味一般;修行時,應如飢牛食草一般;得果時,應如雲散日出一般。」
行者聞法應該如鹿迷戀樂音一般;因為鹿是一種聽到樂器的聲音,就會渾然忘我的動物,此時就算有心人趁機靠近要射殺牠,鹿也是渾然不覺。同理可證,行者在聽聞佛法時,應該要身心莊嚴,雙手合十、攝心恭聽,不起任何的分別雜念,否則身體在講堂裡聽聞佛法,心卻是妄想紛飛,無法專注,這都屬於不如法。正在聽聞佛法開示的時候,行者應該停止誦經、持咒等,專心一意於聽聞佛法開示,爾後,應該將聽聞之法義牢記心中,反覆思惟並且時時自我省察,以此作為修行的準則。
思惟時,要像牧羊人幫綿羊剪羊毛一樣用心,如果剪得太深,會傷到羊皮,如果往外剪得太淺,又剪不到多少羊毛,所以要剪得恰到好處;修行的思惟也是如此,不能太過投入,也不能過度懈怠,要拿捏恰到好處,常常調整修行狀態。
觀修時,應該像愚笨的人品嚐美味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默默地進行觀修,縱使產生覺受,也不應對外張揚。
修行時,要像一頭永遠吃不飽的牛一樣,從不停止吃草卻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用這種不滿足、學無止境的態度來修行才有可能獲得成就。當行者對於一切都是以如理如法的態度來修學,最後終會證得果位,如同雲開見到太陽光射出來一樣,頓時現出光明的佛性。
佛陀開示:「吾為汝說解脫之方便,當知解脫依賴於自己。」上師為弟子講經說法,目的在於教導弟子如何正確地聞法和修法、如何斷惡修善、如何實修,因此弟子不要忘記上師諄諄的教言,應該銘記於心並加以修持,才能得到現前證悟。如果不牢記於心,雖然產生一點聞法的功德,但是對於佛法的義理不了解,與未曾聽聞過佛法有何不同呢?若是謹記在心中,卻摻雜煩惱的話,也同樣不能趣入正法。
擷取自:《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 詳細介紹與請購▸ https://www.fazang.org/Dzogchen/
══════════════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https://x.com/LungDuRinpo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