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0:《翻轉定義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被定義的快樂

在那間錄音室裡,燈光柔和,氛圍輕鬆。侯文詠笑著說:「我們大部分的時候,連快不快樂都是被別人定義。」

他舉例:大家說出國打卡是一種快樂,但他偏偏覺得無聊。因為千篇一律的照片,早已在網路上看過上千次。於是,他寧可挑一家完全不講英文的法國餐館,想方設法點餐,那種冒險與挑戰,反而讓他樂在其中。

快樂,不必是別人認可的模樣。真正的快樂,往往來自自己定義的方式。


二、白袍與文字的十字路口

侯文詠的人生轉折,始於一個幾乎不可能的選擇。

他念完台大醫學系,完成了七年嚴苛的醫師訓練,又熬過四年的主治醫師生活。這時候,他站在醫療之路的「苦盡甘來」關卡——收入穩定、未來明朗。偏偏就在這時,他選擇了另一條路:寫作。

他笑說:「我沒有煎熬,我只是貪心。」

大學時,他一年能看三、四百部電影,甚至曾夢想去美國念電影。母親卻用一套「洗腦式」的邏輯說服他:醫術不好病人也會靠免疫力痊癒,但電影拍太好可能害人失望跳樓。那句「你要害人還是救人?」像是帶著道德審判的質問,讓他無從反駁。

於是,他披上白袍,但心裡始終不甘心。他選了麻醉科,因為24小時值班後必須強制休息,隔天的午後時間,他就能用來寫作。對他來說,那是與命運交易來的一段黃金時光。


raw-image

三、父母的影子

侯文詠母親是小學老師,最典型的「主流教育受益者」。她溫柔卻堅定,總能用有條理的說法「說服」孩子。

她告訴他:「小孩要學會最有效的方法,才能出色,才會有自信。成績好,就能走得更順利。」

這些話看似無懈可擊,讓年少的侯文詠無法反駁。他直到大學,才慢慢形成「猴式理論」與母親辯論。他舉例:孩子每天坐校車,看似安全,但卻不會自己走路回家。一天,孩子誤打誤撞迷路了,花三小時才回到家。他卻由衷讚嘆:「你能靠自己找到回家的路,這才是真正的能力!」

他領悟:保護太久,孩子就算成績再好,終究可能在現實中「翻車」。


raw-image

四、辭職的生日禮物

三十六歲生日那天,他決定送自己一份大禮:辭去台大醫師的工作,成為專職作家。

「台大醫院人才濟濟,我走了,也會有人做得比我更好。但我想寫的東西,或許只有我能寫。」

這份決定,卻讓父母難以接受。母親沉默掛掉電話,父親隔了二十分鐘打來,說:「雖然我們不懂,但既然你決定了,我們支持你。」那一刻,他熱淚盈眶。

太太更是豪氣:「我是開業牙醫師,最壞我養你!」這份支持既溫暖,也是一種挑戰,逼得他更要用力寫好每一本書。

後來,他刻意邀請父母到公開場合,讓他們坐在縣長身旁聽自己演講,還把演講費請親友吃飯。父親驚訝地說:「啊你就這樣講話,他們就給你錢喔?」那一瞬間,他終於明白,父母要的不是他非得當醫生,而只是希望他能養活自己。


五、翻轉定義的能力

侯文詠的「框架翻轉」能力,幾乎成了他的超能力。

他舉例:看日本綜藝節目《噁心總冠軍》時,參賽者喝下一杯混合口水的液體,令人作嘔。他卻驚呼「真有創意!」但當電視轉到木村拓哉浪漫吻戲,他又靜靜想:不也是交換口水?

浪漫或噁心,全在定義。失戀當下是痛苦,回首卻可能成為「幸好」;馬拉松在母親眼裡是「花錢找罪受」,在他心中卻是「值得的挑戰」。

他說:「世界上的事,沒有人能幫你下定義。你隨時可以翻轉。快樂,其實是可以練習的。」


raw-image

六、好玩與努力

對侯文詠來說,努力不是痛苦的代名詞,而是好玩的延伸。

他觀察到,真正的數學怪才,解題時就像在玩遊戲,一邊吃巧克力一邊寫出複雜公式。相比之下,他意識到自己必須找到「好玩的努力」。

「好玩會讓你自願努力,而努力又讓好玩變得更好玩。」

他形容人生像攀岩:站在A點,看不到C點,但只要努力攀到B,就會有新的視野,看見下一個可能。

因此,他提醒年輕人:別太急著設定宏大的目標,因為很多未來在當下是無法預見的。重要的是,先努力踩穩眼前的每一個步伐。


raw-image

七、寫給30歲的自己

節目最後,他回望三十歲的自己。那時候,他努力又害怕,懷疑努力會不會一場空。

如果能對當時的自己說一句話,他會說:「沒有關係,好好做,相信自己,放輕鬆,繼續努力。生命中的好與壞,都是來幫助你的。」


精選金句

  1. 「快樂不是被給予的,是自己定義的。」
  2. 「努力,若與好玩相遇,就會變得甘之如飴。」
  3. 「保護太久的孩子,不會跌倒,卻可能在成年後翻車。」
  4. 「浪漫或噁心,只是一個念頭的轉換。」
  5. 「生命中的好與壞,都是來幫助你的。」
  6. 「從A走到B,才能看見C;人生的驚喜,總在過程中展開。」
  7. 「父母的擔心,不是要你照著他們的路走,而是希望你能自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7會員
157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8/19
管理,其實不是一場權力的遊戲,而是一顆願意理解的心。 在這場訪談中,游舒帆老師用故事告訴我們:欣賞別人的光、解決真實的問題、利他的人際哲學,以及理解孩子與員工的溫柔。這不只是商業思維,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Thumbnail
2025/08/19
管理,其實不是一場權力的遊戲,而是一顆願意理解的心。 在這場訪談中,游舒帆老師用故事告訴我們:欣賞別人的光、解決真實的問題、利他的人際哲學,以及理解孩子與員工的溫柔。這不只是商業思維,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Thumbnail
2025/08/18
他曾在政府高位,掌管全民健康,卻因一念失誤跌入谷底;52歲時,他毅然重披白袍,從最基層做起。宋晏仁醫師的一生,從被期待的少年、迷惘的醫學生,到研究者、官員,再到回歸臨床,他一次次轉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他用「211餐盤」與「168間歇斷食」幫助無數人健康減重。
Thumbnail
2025/08/18
他曾在政府高位,掌管全民健康,卻因一念失誤跌入谷底;52歲時,他毅然重披白袍,從最基層做起。宋晏仁醫師的一生,從被期待的少年、迷惘的醫學生,到研究者、官員,再到回歸臨床,他一次次轉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他用「211餐盤」與「168間歇斷食」幫助無數人健康減重。
Thumbnail
2025/08/18
恐懼不是你抗拒改變的藉口,它只是提醒你:前方有未知。Brian 的故事,從台灣到紐約、從顧問公司到創業轉型,揭示了每一次抉擇背後的心魔。透過六個步驟,我們學會把恐懼拆解,找到退路,也看見小勝利。這是一篇關於勇氣、真實與選擇的長篇報導文學,陪你走進那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8
恐懼不是你抗拒改變的藉口,它只是提醒你:前方有未知。Brian 的故事,從台灣到紐約、從顧問公司到創業轉型,揭示了每一次抉擇背後的心魔。透過六個步驟,我們學會把恐懼拆解,找到退路,也看見小勝利。這是一篇關於勇氣、真實與選擇的長篇報導文學,陪你走進那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不管是個人成就或關係,要有努力爭取的積極面,才會有淡然看待一切消失、豁達的可能。當知道「善良和放下」也在常理之中時,自然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不管是個人成就或關係,要有努力爭取的積極面,才會有淡然看待一切消失、豁達的可能。當知道「善良和放下」也在常理之中時,自然就能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領悟,強調追求內在價值大過外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提到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你的生命變成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是: 沒有正確的人生, 也沒有錯誤的人生。 因為沒有正確答案, 我們便可以更自由的享受人生。 賦予事物意義的人是你, 從各種不同觀點, 多元面向觀察事物。
Thumbnail
多年後再看一次,還是一樣喜歡作者的文筆和獨特之見。 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吧!
Thumbnail
多年後再看一次,還是一樣喜歡作者的文筆和獨特之見。 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吧!
Thumbnail
想去做的心情,就是新世界的開端
Thumbnail
想去做的心情,就是新世界的開端
Thumbnail
🌈🌈🌈「人應該享受這個世界,而不是企圖理解這個世界。」電影《楚門的世界》 🌍🌍🌍世界有太多無法理解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有南轅北轍的各類看法,所以,理解這個世界🌍不如去享受世界的每一分鐘。 💫💫💫在這當下,回歸自己、將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好好享受生活並能化解心中的空虛
Thumbnail
🌈🌈🌈「人應該享受這個世界,而不是企圖理解這個世界。」電影《楚門的世界》 🌍🌍🌍世界有太多無法理解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有南轅北轍的各類看法,所以,理解這個世界🌍不如去享受世界的每一分鐘。 💫💫💫在這當下,回歸自己、將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才能好好享受生活並能化解心中的空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