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9:《管理不是控制,而是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起點:一盞美光燈的餘光

在訪談伊始,游舒帆談到一個記憶,語氣裡有著歲月打磨後的溫柔。

那是他剛當主管時,前輩曾給過的忠告:「不要嫉妒別人比你更好。就算有一天你超越我,我也會替你高興。」

這句話,他記了一輩子。

他慢慢地說:「當你能真心欣賞別人的成功,並且享受那個人站上舞台時的光芒,你就會明白,人生其實不只是你手上那一盞聚光燈,而是身邊每一個人燈火交織的溫度。」

畫面浮現出來:年輕的他,坐在辦公桌前,有些青澀,卻因為這句話,心中豁然開朗。多年後,他轉身投入教育,看著一批批學生脫穎而出,那份喜悅,正是源自這份「欣賞」的心。


二、商業思維,人生飛輪

談到人生和事業,他舉起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的「成長飛輪」。

「剛開始很費力,但只要堅持,飛輪就會越轉越快。」

他把道理拆開,舉例到人脈、品牌、客戶服務——這些是不會在十年內改變的核心。

聲音裡帶著堅定:「去專注那些『不會變』的事情吧,因為那才是你未來最大的穩定力量。」

主持人聽著,點頭如搗蒜。鏡頭裡,三人神情專注,像是正在描繪一張「長線人生藍圖」。


三、選擇:高風險,還是低風險?

游舒帆的語氣裡有一種看透風浪的坦然。他說:「年輕時,可以承擔更大的風險,因為還有時間彌補。但隨著年紀增長,資產和時間的結構不同,選擇也不同。」

那一刻,他不像是在談冰冷的投資策略,而是在提醒聽眾:

「你要的報酬是什麼?如果是高報酬,就要接受高風險;如果只是穩定,或許紮實走在當下已足夠。」

這句話,像是對每一個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的聽眾拋出的一面鏡子。


四、最值得投資的能力:解決問題

「AI 會改變很多技能的門檻,但有一件事永遠不能被取代——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語速放慢,聲音裡有種斬釘截鐵的力量。

「很多人連定義問題都定義錯。薪水太低就想換工作,但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到底多少錢才足夠?錢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主持人眼裡閃過共鳴,場景像是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追問「為什麼」。

游舒帆補充:「真正的問題被定義清楚,你才不會陷在跑步機上,永遠追逐錯的東西。」


五、需求的五個層次

他談到「需求」,像是拆解一個人的靈魂。

  1. 實質需求——業績、數字、具體成果。
  2. 心理需求——尊重、被理解。
  3. 聲譽需求——想被看見、想被稱讚。
  4. 政治需求——組織關係中的微妙棋局。
  5. 非工作需求——生活中的小心願,比如準時接孩子下課。

他笑著回憶年輕時,為了讓主管能準時去接小孩,主動替對方留在會議裡做紀錄。那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卻讓彼此的信任感深厚起來。

這裡的場景極富畫面感:一個會議室裡,主管匆匆離席,他則靜靜留下來,翻開筆記本,繼續把每一個重點寫下。那一刻,他不只是員工,更是讓別人安心的夥伴。


六、人際關係:利他的槓桿

「利他」是他強調的關鍵字。

「我常常去幫別的部門釐清問題,雖然與我無關,但只要時間允許,我就去。」

這樣的態度讓他成為別人口中的「可靠夥伴」。

他說:「我花一分力氣去想別人,旁邊一百個人各回我一分,我就多了九十九分。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槓桿。」

場景感躍然紙上:他走進陌生部門的會議室,白板上寫滿了未解的流程,他提起筆,耐心畫出箭頭,把複雜化為簡單。會議結束時,眾人投來的笑容,就是最真實的回報。


七、習慣的複利:寫作

「學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輸出。」

游舒帆談起寫作,語氣裡帶著熱情。

「當你把知識寫下來,讓小白也能懂,那才是真的懂。」

他回憶起寫《商業思維》一書時,編輯一句句問:「這是什麼意思?」

他笑說:「我的任務就是讓她看懂。」

鏡頭裡,他眼神堅定,像是再次提醒每一個年輕人:

「從100字開始寫吧,別怕羞恥。輸出是最強大的學習法。」


八、判斷輕重緩急:問自己「不做會怎樣?」

他舉例公司準備新品發表的故事。三天前臨時被叫回來要辦記者會,他立刻拆解任務:哪些是「一定要」的,哪些是「之後能補」的。

「關鍵就是問:不做會怎樣?」

這句話簡單,卻像一道光。

因為他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是被情緒誤導,而不是被事情本身誤導。


九、親子與管理:理解勝於責備

節目的後段,他提到自己與女兒的相處。

火鍋桌上,小孩不懂事地把醬油倒回瓶子,他沒有斥責,而是耐心引導:「你覺得這樣做,會不會讓下一個人不想用?」

在他眼裡,孩子的「不當行為」從來不是惡劣,而是「不懂」。

他用同樣的心態看待職場:員工的延遲、情緒,往往不是「爛咖」,而是資訊不足、資源不足,或是能力還不到位。

理解,永遠比批評更有力量。


十、最珍貴的一盞燈

最後,他回想起年輕時主管的提醒。

「不用嫉妒別人比你強,願意欣賞,願意享受別人的光。」

鏡頭收斂在錄音室裡,他微微一笑。那是一種看過風浪後的篤定,也是他人生哲學的總結。


精選金句

  1.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理解。」
  2. 「真正的問題,要先被定義清楚,否則永遠在跑步機上。」
  3. 「利他是一種槓桿,你出一分,會換來九十九分。」
  4. 「問自己:不做會怎樣?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
  5. 「孩子沒有惡劣,只有不懂;員工也是如此。」
  6. 「人生不是只靠一盞聚光燈,而是彼此燈火交織的溫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7會員
171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8/18
他曾在政府高位,掌管全民健康,卻因一念失誤跌入谷底;52歲時,他毅然重披白袍,從最基層做起。宋晏仁醫師的一生,從被期待的少年、迷惘的醫學生,到研究者、官員,再到回歸臨床,他一次次轉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他用「211餐盤」與「168間歇斷食」幫助無數人健康減重。
Thumbnail
2025/08/18
他曾在政府高位,掌管全民健康,卻因一念失誤跌入谷底;52歲時,他毅然重披白袍,從最基層做起。宋晏仁醫師的一生,從被期待的少年、迷惘的醫學生,到研究者、官員,再到回歸臨床,他一次次轉折,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他用「211餐盤」與「168間歇斷食」幫助無數人健康減重。
Thumbnail
2025/08/18
恐懼不是你抗拒改變的藉口,它只是提醒你:前方有未知。Brian 的故事,從台灣到紐約、從顧問公司到創業轉型,揭示了每一次抉擇背後的心魔。透過六個步驟,我們學會把恐懼拆解,找到退路,也看見小勝利。這是一篇關於勇氣、真實與選擇的長篇報導文學,陪你走進那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8
恐懼不是你抗拒改變的藉口,它只是提醒你:前方有未知。Brian 的故事,從台灣到紐約、從顧問公司到創業轉型,揭示了每一次抉擇背後的心魔。透過六個步驟,我們學會把恐懼拆解,找到退路,也看見小勝利。這是一篇關於勇氣、真實與選擇的長篇報導文學,陪你走進那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8/18
他曾是遊戲裡的少年,用上千小時換來虛擬榮耀;也曾是連續失敗的創業者,孤獨還債。 直到他提出「八角框架」,才讓遊戲化思維走向世界。從巴西銀行的 10 億美金奇蹟,到台灣發票的全民參與,他證明了——人生可以被設計。 這篇故事,寫給每一個在職場與人生裡打怪升級的人。
Thumbnail
2025/08/18
他曾是遊戲裡的少年,用上千小時換來虛擬榮耀;也曾是連續失敗的創業者,孤獨還債。 直到他提出「八角框架」,才讓遊戲化思維走向世界。從巴西銀行的 10 億美金奇蹟,到台灣發票的全民參與,他證明了——人生可以被設計。 這篇故事,寫給每一個在職場與人生裡打怪升級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比起為了自律而自律,或許更重要的是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喜歡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Thumbnail
比起為了自律而自律,或許更重要的是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喜歡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人們在設立計畫時,都講求精確、預測與邏輯;然而,常見的卻是:情緒影響、不如預期、判斷失準。與其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專注理解恆常的行為,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判斷行為模式,而非事件本身。*要想活得幸福,就該管理期望。*不確定性,是商業領域最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人們在設立計畫時,都講求精確、預測與邏輯;然而,常見的卻是:情緒影響、不如預期、判斷失準。與其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專注理解恆常的行為,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與成就。*判斷行為模式,而非事件本身。*要想活得幸福,就該管理期望。*不確定性,是商業領域最強大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培養敞開的生命態度和生活作為,以及培養信念、感恩和內在的清晰度的重要性。表達了成為吸引他人和周遭事物的中心,並實現完整表達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培養敞開的生命態度和生活作為,以及培養信念、感恩和內在的清晰度的重要性。表達了成為吸引他人和周遭事物的中心,並實現完整表達自己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