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是兒童常見的耳部感染疾病,特別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容易因症狀初期不明顯而被忽略,可能導致反覆感染或併發症。最近念了點書,復習了一下,我們來聊聊!
什麼是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
中耳帶是一種中耳的急性感染,通常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常見於幼兒,因其耳咽管較短且水平,容易造成細菌或病毒累積。症狀包括耳痛、發燒、聽力下降或耳內有壓迫感,幼童可能表現為煩躁或食慾下降。早期診斷與適當治療可顯著降低併發症風險,例如鼓膜穿孔(tympanic membrane perforation)或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
診斷指南
中耳炎的診斷需滿足以下條件:- 中耳積液:透過耳鏡檢查確認鼓膜後有液體積聚,可能出現鼓膜紅腫或膨出。
- 急性症狀:如耳痛或發燒,通常在48小時內快速發作。
- 炎症徵象:鼓膜紅腫(erythema)或中耳炎症反應。
建議家長應留意孩子是否有上述症狀,並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因為不當使用可能導致抗藥性。若症狀不明確,醫師可能採取「觀察等待」策略,特別是針對2歲以上、症狀輕微的兒童,觀察48-72小時,確認是否需要藥物介入。
治療
疼痛管理:
- 緩解耳痛是首要治療目標,可能使用非處方藥如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eg. 安佳樂)或ibuprofen(布洛芬,eg.依普芬)來減輕疼痛與發燒。
- 局部麻醉耳滴劑也可能在特定情況下使用,但需由醫師評估。
抗生素使用:
- 對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症狀嚴重或雙耳感染的病例,建議立即使用抗生素。
- 對於輕症病例,特別是2歲以上兒童,可考慮「觀察等待」策略,若症狀在48-72小時內未改善,再啟動抗生素治療。
疫苗預防:
- 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與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的普及顯著降低急性中耳炎的發生率,亦鼓勵家長確保孩子按時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風險。
- 告別針頭恐懼!鼻噴式流感疫苗 FluMist,迎接流感季的新選擇
- 流感疫苗:為什麼每年都該接種?完整指南一次看!
後續追蹤:
- 治療後,建議定期追蹤以確認中耳積液消退,特別是可能影響聽力或語言發展的病例。
給家長的健康建議
- 預防為先:鼓勵孩子勤洗手、避免二手菸暴露,並按時接種疫苗,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急性中耳炎風險。
- 及早尋醫:若孩子抱怨耳痛、發燒或行為改變(如煩躁或睡眠問題),應盡快就診。
- 避免自行用藥:不要未經醫囑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以免加劇抗藥性問題。
結語
急性中耳炎雖然常見,但透過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大多數病例都能順利痊癒。結合疫苗預防、適當的疼痛管理與謹慎的抗生素使用,能有效降低併發症並保障孩子健康。

參考資料
1. Lieberthal, A. S., Carroll, A. E., Chonmaitree, T., et al. (2013).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Pediatrics*, 131(3), e964-e999. doi:10.1542/peds.2012-3488
2. Harmes, K. M., Blackwood, R. A., Burrows, H. L., Cooke, J. M., Harrison, R. V., & Passamani, P. P. (2013). Otitis med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88(7), 435–440.
3. 陳韋螢、方信智、林幸慧 (2015)。小兒急性中耳炎診斷與治療指引。《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0(12),33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