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說呢……總之,小C 一直給人一種不自在的感覺,ta讓他人很不自在。😆😆
ta會在開學時自願擔任班長,但是整個學期中卻又不認真執行班長的勤務,就算上台跟同學宣告校方交辦的事項,也是很小聲地自顧自講完就扭頭離開,留下滿臉問號的同學們。
在跟我的互動上也是,ta會有時冷眼旁觀著我,然後在我前腳走出教室時,就立刻跟同學數落方才我跟班上談話的內容,所以就被後腳正要離開我聽到了;但也會突然跑到我辦公室跟我談ta的心事,但談完隔天,我跟ta詢問班務時,又愛理不理的不想回答。
我曾試圖要去"定義"ta這樣讓人不自在的狀態,這股矛盾疏離感,到底該如何描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直到那天我在《孩子有36個求救訊號》此書裡,看到這四個字,移情窘迫
,我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孩子感受到爸媽有負面情緒,他們大腦便出現「移情窘迫」現象,採取「一動不如一靜」反應,以致看來缺乏同情心。
❦ 當爸媽怨嘆兒女像冷血動物,看到大人疲累不堪地到家,不懂得來噓寒問暖。
❦ 當爸媽出口罵人,生氣孩子不懂得幫忙做家事,不趕快收拾房間,覺得現代的孩子怎麼如此我行我素、無動於衷?
❦ 當同學覺得這位"班長",既自願當班長,卻又不認真負責,導致許多班務都受影響,那為何當初還要自願當班長?
❦ 當老師覺得這個孩子明明願意主動來分享心事,理應彼此有一定的信任關係,也分享了情緒,那為何日常對話卻仍然不甘不願,連跟陌生人說話都不會這樣無禮吧?!
以上,這種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多令人窘迫啊~~~~
這麼難理解的心理學專有名詞,移情窘迫,為什麼會在小C身上出現呢?
除了書上的說明之外,我也請小蒛幫我再次釐清一番!

「移情窘迫」之生活化對照表 (小蒛生成)
1️⃣ 「移情」(Transference)
在心理分析裡,「移情」指的是:個人將過去重要關係中的感受、期待或情緒,投射到眼前的人身上。
例如:一個人在童年對父母的情緒經驗(愛、期待、憤怒)可能會被無意識地「轉移」到治療師身上。
- 正面移情:把治療師視為安全、可信任的對象
- 負面移情:把治療師視為批評、威脅的對象
2️⃣ 「窘迫」(Embarrassment / Distress)
指的是尷尬、困窘或心理不舒服的感覺。
3️⃣ 「移情窘迫」(Empathic Distress)
把兩者合起來,「移情窘迫」就是指:
在移情的過程中,個人因為把過去的情緒或期待投射到對方(例如治療師或某個權威人物)而產生心理上的困窘、尷尬或焦慮感。
4️⃣ 成因
在親子互動中,孩子從小不知不覺地在注意爸媽的情緒反應,彼此就算不開口,也能猜出爸媽下一步有什麼舉動或說詞。
親子之間還會彼此吸收對方的情緒,這種「情緒感染」的好處是雙方更有默契,壞處是萬一爸媽習慣以負面情緒咆哮孩子,孩子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為避免被爸媽負面情緒所壓迫,因而自我防衛起來,展現對爸媽不理對睬、保持距離的態度。
他們不是故意沒感覺、沒反應,其實是他們長年為了求生存,大腦開啟「移情窘迫」機制,想要躲開被質問、被責罵,所以採取「一動不如一靜」的反應,以致於看來缺乏同理心,其實內心是緊張、恐懼、退縮的情緒。
💡 特點
- 發生移情窘迫的當事人,內心的感受是「不知如何是好」、「心裡很亂」的。
- 重點是,窘迫感不是完全來自現實對方,而是「舊情緒」投射的結果。
5️⃣ 如何改善?
- 父母必須減少負面情緒的親子互動
父母如果有察覺孩子出現移情窘迫,應當減少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言行舉止,包括減少分享會令孩子悲傷、情緒低落的情緒,並多給予溫和的親子互動,重新提升孩子的心理安全感,並在復原過程中,展現對孩子冷冰態度的包容及同理心。
父母如果能以正面情緒教養孩子,可以讓孩子的大腦狀態保持在放鬆、愉悅中,海馬迴的記憶學習將更持久。
- 孩子也需練習情緒管理的能力
長期聽聞負面的訊息,會抑制我們對他人受苦的同理,這樣一旦孩子被霸凌或是心情低落時,大人就無法真心感受和及時提供幫助。
透過爸媽耐心陪伴,多分享內心正向感受,表達真正需求,這樣孩子得到正面情緒的養成過程,也能改變大腦狀態,更能同理爸媽,成為懂事負責,有成長的孩子了。
✨綜合以上,小昕得到的結論如下:
➊ 小C可能在面對我、面對同學的時候,出現了移情窘迫,而且是屬於「負面」移情。
❷ 小C在大家面前表現出的這種扭捏、矛盾的尷尬,不知ta自己有沒有察覺?但ta對眾人的負面移情投射,讓大家也不敢親近ta,所以我確定這已造成ta的人際負面影響,例如被評為公主病或王子病。
❸ 若要從根本做到的改善,當然是要請小C的家長到學校來共同晤談,畢竟解鈴還須繫鈴人,但……不只小C的態度令人難以親近,如果ta又未主動求援,那不只跟ta要找契機開口都不容易了,遑論介入ta家的親子互動?!
❹ 理解才易帶來包容,看來現在,終於能"定義"小C這麼令他人不自在的態度的我,是最能默默包容ta的人了?!而且我才頓悟,原來我早已為ta緩頰許多來自其他師長的抗議---小昕,你們班的那個班長,實在是OOXX#$%@!%^&*!!
❺ 或許我可以引導ta看清真相,不要隨意移情又窘迫,畢竟我與同學們真的不是讓ta失去心理安全感的始作俑者,而且ta其實是一個有能力做事的孩子,只可惜ta的能力,都被ta自己給窘掉了! XDDD

(小蒛與小昕共同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