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演算法的發展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工智慧 +1」自學 Day5:演算法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顯式演算法的時代 (1950s - 1980s)**

(**註:亦可稱「規則式/Rule-based」演算法時代)

這個時代的演算法典範是「人告訴電腦如何做」。

▹核心思維
演算法就是一套由程式設計師明確定義、一步步執行的指令。人類必須完全理解問題的解法,並將其邏輯用程式碼完整地寫出來。

▹底層技術
(a)年代/
1940s–1960s:數值演算法 → 資料結構與排序搜尋
1970s–1980s:理論演算法(NP、隨機化、可計算性)
(b)特色:演算法本身和資料結構是「核心基礎」,計算效率(時間複雜度與空間複雜度)是主要評價指標。後來延伸為不只是「怎麼算」,還涉及「是否可能算得出來」、「效率界線在哪裡」。

▹局限性
無法應對人類難以用明確規則描述的複雜問題,例如判斷一張圖片裡是否有貓**
(**註:其實在那時期,這問題曾試圖透過「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方式,也就是「規則庫 if-else 來模擬人類推理」方式處理,不過成果十分有限。)


❖第二階段:機器學習的時代 (1980s - 2010s)

這是第一個巨大的典範轉移,思維從「告訴電腦怎麼做」轉變為「讓電腦自己學」。

▹核心思維
演算法不再是固定的步驟。人類提供大量數據和學習目標,讓演算法自己從數據中尋找模式和規律,並建立模型來解決問題。

▹底層技術
(a)年代/1990s–2000s:分散式與大規模資料處理(PageRank, MapReduce),以及大量統計學與傳統 ML 演算法的崛起(ex決策樹、SVM、KNN、隨機森林...etc.)。
(b)特色:處理「規模」成為主題,追求能在分散式系統上有效運行。

▹局限性
儘管已經可以學習,但仍需要人類專家進行關鍵步驟——「特徵工程」:人類必須手動從原始數據中提取有意義的特徵,才能讓演算法學習。尤其不同專業領域就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知識,才能提取出專屬該領域的特徵、完成該領域的特徵工程。這是關鍵痛點。


❖第三階段:深度學習的時代 (2010s - 2020s)

這是機器學習內部的一次重大典範轉移,它讓演算法從「學習」進化到「深度學習」。

▹核心思維
這個階段解決了特徵工程的問題。透過多層神經網路(DNN),演算法能夠自動從最原始的數據中學習、並提取最抽象、最高階的特徵。意即,電腦已經開始有能力自行判斷「哪些數據是重要的」。

▹底層技術
(a)年代/2010s–2020s:機器學習(ML)與深度學習(DL)
(b)特色:不再只是「明確規則 + 決定性輸出」,而是「自我調整規則、從資料學習」。以深度學習來說,自動學習抽象特徵/表徵學習(Representation Learning),就可說是最關鍵的突破口。

▹革命性:
這個階段讓 AI 第一次在圖像辨識、語音處理和自然語言理解等領域超越了人類的表現。


❖總結

上述三個階段代表了演算法從「遵循規則」到「從數據中學習」,再到「自動從數據中學習特徵」的根本性演變。

(還沒完...)


❖第四階段:生成式 AI / 大模型時代(2020s-)

不是只分類或預測,不只是更深的神經網路,而是開始使模型具備跨任務、跨領域的能力,例如「生成」新的內容(語言/影像/音樂),透過Transformer 架構+海量參數+大規模語言模型(LLM),都已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未來,方興未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268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8/21
「人工智慧 +1」自學 Day4: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DL)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1.發展 ▪︎ 概念:模仿生物神經元,對人類大腦
Thumbnail
2025/08/21
「人工智慧 +1」自學 Day4: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DL)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1.發展 ▪︎ 概念:模仿生物神經元,對人類大腦
Thumbnail
2025/08/20
「人工智慧 +1」自學 Day3:強化學習 (Reinforcement Learning) 1. 強化學習的核心概念:訓練 「強化學習」是機器學習中的第三種。前兩者是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學習與這兩者都不同,與其說是學習,更合適的概念是「訓練」:訓練模型建立特定的決策及採取行動模式。
2025/08/20
「人工智慧 +1」自學 Day3:強化學習 (Reinforcement Learning) 1. 強化學習的核心概念:訓練 「強化學習」是機器學習中的第三種。前兩者是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強化學習與這兩者都不同,與其說是學習,更合適的概念是「訓練」:訓練模型建立特定的決策及採取行動模式。
2025/08/18
今天的「人工智慧 +1」自學要學的是「不是監督式教學」:非監督式學習 (Unsupervised Learning) 1. 「非監督式學習 (Unsupervised Learning)」 ▹核心概念: ▪︎ 提供大量未標記的數據讓模型透過數學演算法,發現隱藏的結構、模式和關係,自行找出數據中的
Thumbnail
2025/08/18
今天的「人工智慧 +1」自學要學的是「不是監督式教學」:非監督式學習 (Unsupervised Learning) 1. 「非監督式學習 (Unsupervised Learning)」 ▹核心概念: ▪︎ 提供大量未標記的數據讓模型透過數學演算法,發現隱藏的結構、模式和關係,自行找出數據中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反省就是重寫自己的演算法吧? 假設我就是人工智慧,或心智的可以被看作爲人工智慧的編輯器,那我的程式碼是什麼樣的? 從懵懂無知到一無所知,從自以為是到自我消逝,心智只是執行它的內容,我也需要不斷優化。 最好的優化就是簡化。 最能創造財富的演算法就是關於如何除錯與減少任何風險。
Thumbnail
反省就是重寫自己的演算法吧? 假設我就是人工智慧,或心智的可以被看作爲人工智慧的編輯器,那我的程式碼是什麼樣的? 從懵懂無知到一無所知,從自以為是到自我消逝,心智只是執行它的內容,我也需要不斷優化。 最好的優化就是簡化。 最能創造財富的演算法就是關於如何除錯與減少任何風險。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七 指派範疇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設定推導規則。 推導規則的作用是對某一給定的表式63 進行判定,看它是否一個貫通的表式(或詞構)。就上述英語例句而言,我們只需一個簡單的單向通則 (general rule)﹕6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七 指派範疇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設定推導規則。 推導規則的作用是對某一給定的表式63 進行判定,看它是否一個貫通的表式(或詞構)。就上述英語例句而言,我們只需一個簡單的單向通則 (general rule)﹕6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八 從187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初是弗雷格的思想的創發期,他思考和分析了許多語言和數學的問題,但同時有反覆和不清晰的地方。 1879年的《概念文字》首次提出用函數的概念來理解「概念」的可能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八 從187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初是弗雷格的思想的創發期,他思考和分析了許多語言和數學的問題,但同時有反覆和不清晰的地方。 1879年的《概念文字》首次提出用函數的概念來理解「概念」的可能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二 公元1829年,約翰‧狄利克雷 (Johann P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二 公元1829年,約翰‧狄利克雷 (Johann P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探討人類演算法的設計概念,把電腦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套用到人類日常生活的挑戰上。
Thumbnail
決斷的演算:預測、分析與好決定的11堂邏輯課 探討人類演算法的設計概念,把電腦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套用到人類日常生活的挑戰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