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迷惘?別害怕做選擇!找到屬於你的下一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天 LINE 跳出一則訊息,是之前帶過的一位小夥伴。他說:「我好像卡住了,能不能和你聊聊?」

隨著公司逐漸擴張,他感覺到氛圍已經不同了。過去熟悉的同事慢慢離開,決策品質也讓他覺得不再穩定。 每天的工作,像是不斷補位就是首要,但卻沒有因為這些努力而獲得肯定或那一聲謝謝。 那種「我好像只是被動撐著局面」的感覺,讓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走向下一步。

於是,他一條一條地把可能的方向做沙盤推演;可是每條路推演到最後,似乎看起來都還是沒有篤定要往哪個方向去的標準答案。

提問的同時,也是梳理的開始

我們坐下來喝咖啡,當下我並沒有急著給他答案。反而是在過程中,不斷拋出問題: 「如果走這條路,你最在意的是什麼?」 「如果選擇留下來,你期待自己能得到什麼?」

這些問題像是一面鏡子,讓他在回答的同時,也慢慢理清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聊著聊著,突然拼湊出了一個全新組合,而這組合正是原本選項的綜合版,那一瞬間,他的眼神亮起來,語氣中帶著驚喜,甚至興奮地伸出手和我擊掌。

為什麼這次不同?

情緒過後,他安靜了一會兒,接著問我:「為什麼以前你總是提醒我要換位思考,學著調整自己,繼續待著,但這次卻是鼓勵我去闖呢?」

我笑了笑,回答他:「判斷點其實很簡單。如果你只是因為情緒想走,那答案就是:留下來練功。 但如果你已經能清楚說出自己想要什麼,甚至能規劃藍圖與後續步驟,那答案就是:去闖吧!」

因為沒有一間公司是完美的。如果只是因為遇到碰撞而離開,那麼到了下一個地方,依然會遇到同樣或是新的問題; 但如果你是帶著清楚的目標與計畫去走,那麼跨出去的那一刻,才會真正打開新的可能。

沒有完美答案,只有實踐的選擇

職場的選擇從來不會有完美解答。

我們都希望能等到「確定的時刻」再出手,但現實是沒有誰能替你驗證答案,唯一能做到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走一遭。

當你願意承擔風險,不違法、不違背自己、不造成他人困擾,那麼結果無論如何,並且真心投入,不論是留下來練功,還是勇敢地跨出去,每一步的經歷都會成為養分,不會白走一遭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其實只是沒有把答案說出口。一旦你能夠清楚地描述「我想要什麼」,並且願意承擔風險時,那就代表你已經準備好了。

記住,別害怕做選擇。

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哪一條路最完美」,而是「你是否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說|與自己的對話空間
6會員
41內容數
這裡不是答案,是開始問自己的地方 在《與自己的對話空間》裡,將透過自己親身走過的選擇與關卡寫下成一篇篇內容,希望能與正在思索、轉彎、想改變的你一起找到摸索的起點。 如果你也常在深夜對自己提問,邀請你一起參與,一起練習。
2025/08/27
你是保守多一點,還是大膽多一點? 我一直以為自己偏向安靜與順從,但回頭看,職涯中的每一次轉換——私人集團、新創、創業——卻都帶著先斬後奏的魄力。原來,保守與大膽並非對立,而是並行。今天在女力營的一場分享,讓我再次確信:試過又何妨。
Thumbnail
2025/08/27
你是保守多一點,還是大膽多一點? 我一直以為自己偏向安靜與順從,但回頭看,職涯中的每一次轉換——私人集團、新創、創業——卻都帶著先斬後奏的魄力。原來,保守與大膽並非對立,而是並行。今天在女力營的一場分享,讓我再次確信:試過又何妨。
Thumbnail
2025/08/24
許多人滿足於現狀,卻在內心深處渴望更多。文章透過一位朋友的經歷,描述這種「好像也沒什麼」的無奈與妥協,並鼓勵讀者即使微小的改變,也能讓生活煥然一新。
Thumbnail
2025/08/24
許多人滿足於現狀,卻在內心深處渴望更多。文章透過一位朋友的經歷,描述這種「好像也沒什麼」的無奈與妥協,並鼓勵讀者即使微小的改變,也能讓生活煥然一新。
Thumbnail
2025/08/05
三十五到四十五歲是人生黃金期,我們承擔更多責任,卻也更容易失去自我。文章探討如何在黃金時期平衡工作、家庭和個人生活,並建議讀者學習配置人生資源,選擇重要的事而非只是緊急的事,找回自我。
Thumbnail
2025/08/05
三十五到四十五歲是人生黃金期,我們承擔更多責任,卻也更容易失去自我。文章探討如何在黃金時期平衡工作、家庭和個人生活,並建議讀者學習配置人生資源,選擇重要的事而非只是緊急的事,找回自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