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期待與角色的拉扯
「難道只能在『相夫教子』和『女強人』之間二選一嗎?」
「妳打算什麼時候結婚?」、「女生工作不要太拼啦,還是要回歸家庭比較重要。」
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聽過?
在台灣社會裡,對女生的期待常常有兩種極端:要嘛相夫教子、成為賢妻良母;要嘛當女強人、衝刺事業不輸男人。可是,人生真的只能二選一嗎?身處新世代的我們,常常就在這兩種期待中左右掙扎。
一邊是長輩的眼神,期待我能成為「好太太」;另一邊,是我自己在職場上的野心,想要闖出一片天地。
家庭期待「好太太」與「好媽媽」的傳統標準
長輩眼中的「好女人」,通常等於「會持家」。
房子要打掃乾淨,三餐要備妥,孩子要教育好,還要懂得孝順公婆。這樣才算「體面」。
還記得我剛進公部門工作時,家中長輩們都覺得我找了一份「穩定又適合女生」的工作。在他們眼裡,女生的職涯就是這樣:穩定、能顧家庭、方便帶小孩。
我有個朋友 A,在結婚後選擇全職媽媽的角色。她曾經是設計公司裡最有潛力的專案經理,但懷孕後因為沒人可以幫忙帶小孩,她放下工作、專心在家。她告訴我:「當全職媽媽的日子,真的很容易懷疑自己。外界只看到我在家,但沒有人理解我其實一刻都沒閒著。」
她很愛孩子,但當她在聚會上聽到同齡女生聊著升遷、薪資,她心裡還是會有一絲失落。社會告訴她「媽媽就是最偉大的」,但心裡卻還是忍不住懷疑:「我是不是被世界遺忘了?」
她覺得自己好像消失了,大家都記得她是誰的太太、誰的媽媽,卻忘了她只是她自己而已。
自我期待|女強人的追求與代價
經濟獨立、事業成就,都是新世代女生自我價值的重要來源。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女生渴望在職場證明自己。
我曾經在職場上遇過一位主管 B,她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女強人」:每天十小時工作不喊累,業績和專案總是做得最好。但她也坦言:「我不敢休假,因為一旦放慢腳步,就會被人覺得女人就是撐不住。」
她的努力帶來高薪與地位,卻也換來長期的壓力與孤獨。她說自己最怕過年回老家,因為總有人會問:「妳怎麼還不結婚?再拖下去生小孩會很辛苦喔。」
她努力證明「女人也能在職場發光」,卻因此承受更大的壓力。她說得雲淡風輕,但我能感覺到那份孤單—就算事業再成功,外界還是用「妳是不是該結婚生子」來衡量她的人生。
對她來說,事業上的成功雖然耀眼,但「女人是不是要結婚生子」這件事,卻像陰影般壓在肩頭。
夾縫中的矛盾|真的只能二選一嗎?
很多女生的真實處境,其實是—同時當「女強人」與「好太太」。
你要在職場跟男同事拼得頭破血流,證明自己不是「弱女子」;下班回家,還要被期待能煮飯、做家事、帶孩子。
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像在演兩個角色,永遠在「工作」和「家庭」間切換。
這種矛盾,不是誰想「更努力」就能解決的,而是社會對女性角色的雙重標準。
一旦事業太好,就有人說「這樣家庭怎麼辦?」;一旦回歸家庭,就有人說「這樣很可惜耶!」。
但問題是,為什麼非得讓女性「怎麼做」都不對?
可能的第三條路|重新定義女性角色
「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不是「選一邊」,而是: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角色。
🌿 婚姻不是犧牲
結婚、生子不該意味著放棄自己,而是找到能互相支持的伴侶。
婚姻不是單方面的犧牲。如果伴侶願意分擔家務、共同規劃財務,女性就能保有更多追求自我的空間。
「女強人」不是唯一的成功樣貌,「相夫教子」也不等於犧牲。重點在於:這是不是你的選擇?
🌿 自我探索
努力追求職涯成就沒錯,但別忘了保留時間照顧健康、經營人際關係。
試著寫下你的人生價值排序:家庭、事業、健康、夢想,哪一個在此刻最重要?答案不是固定的,它會隨著人生階段改變。
🌿 建立支持金鐘罩
建立「姊妹圈」,和同樣在職場、婚姻中奮鬥的女生交流。
不管是職場姊妹、婚姻同溫層,還是閱讀分享,都能讓自己知道:「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掙扎」,就能少一些孤單,多一點力量。
誰來定義「好女人」?
👉 不要讓別人幫妳定義,而是勇敢定義自己。
傳統社會說,「好女人要相夫教子」;現代社會說,「女人也要當女強人」。
但真實的人生,不需要別人的標準來框架。好女人不是由社會定義,而是由自己定義。
妳想把時間給家庭,那是選擇;妳想衝刺事業,那也是選擇。
最重要的是,這個選擇來自妳自己,而不是來自壓力或期待。不管是選擇家庭、選擇事業,還是兩者並行,重點在於:這是我真心想走的路。
因為最終,能替我的人生負責的,只有我自己。
💡 想在婚姻、事業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
來 鳳享樂|享翻轉,我們一起思考女性角色的更多面向。
留言妳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一起建立你的支持金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