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之語 59】你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承擔世界的投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從小我就是高敏人,好像很自然的,就算沒有被要求,
也會自動去承接那些來自別人的期待。

因為比較敏感,比較懂事,比較早熟,比較讀得懂空氣,
所以我很自然地學會了看氣氛、察言觀色、調整自己來配合他人,
久而久之,我變成了一個「很會扮演角色的人」。

無論是「乖孩子」、「好同事」、「值得信賴的靈性工作者」,
還是「總是可以被依賴的朋友」,
我可以把這些角色扮演得無懈可擊,但它們卻慢慢壓垮了我。

因為我忘了,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承擔世界的投射。

很多時候,那些別人加諸在我身上的「需要」與「期待」,根本不是我該背負的東西,
而是他們自己無法承認、無法面對、無法處理的部分,被投射到了我身上。

他們需要我「看起來成功」,因為他們還沒允許自己失敗;
他們希望我「永遠溫柔」,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暴烈;
他們要求我「持續發光」,因為他們還不能接納自己的黑暗。

他們希望我扮演好「靈性大師」「療癒師」,
但他們不想看見「我其實就只是我自己」。

但那不是我的功課,那也不該是我背負的人生。

我開始慢慢學會把那些「不屬於我」的東西,還回去。
練習從一種深刻的自我認知出發:
我值得被愛並不是因為我替別人承擔了多少,而是我真實地活成了我自己。

我可以同理你,但不等於我要替你解決一切;
我可以支持你,但不等於我要犧牲我自己。

我開始建立起清晰的邊界,
因為唯有當我不再過度認同那些不屬於我的角色,我才能回到我本來的樣子。

我開始回收那些曾被我分給別人的能量線,一條一條,一段一段,
從習慣性責任感裡抽離出來。

有些關係在我收回能量的那一刻就崩解了,那其實是釋放,不是破壞。
因為當一段關係一直建立在不平衡的角色分工之上,它終究會讓某一方枯竭。

我不再需要用我的犧牲來維繫所謂的和平,
我不再害怕別人不高興、不滿意或失望。
我允許他們感受他們自己的感受,但我不再為此負責。
這是我對我自己的生命更深的尊重。

當我願意為自己劃出清晰的邊界,我同時也承認了對方作為一個獨立靈魂的主體性。
我相信他們有能力面對自己的情緒、做出選擇、承擔後果,
我不再把他們當成需要我拯救的對象,
也不再把自己當成唯一能修復一切的那個人。

這是一種從角色解脫出來的自由,
也是一種從投射中覺醒過來的主權。

我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承接世界的破碎。
我的存在,是為了活出我的光、我的真實、我的神性。
如果我願意開始分辨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
那我就會一點一點,從過度認同中醒過來。
我沒有想要成為一個被所有人需要的人,我只想成為一個完整的我。

你呢?你在活你自己,還是在活誰希望你活成的樣子?這是你喜歡的你嗎?

還是你早就麻痺了,早就習慣了用「別人期待的樣子」活著?
你是不是太久沒有問過自己:「我想怎麼活?」
你是不是連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真正想做什麼,都有點模糊了?
你是不是每一天都好像在應付什麼,而不是在活出什麼?

如果你有一絲猶豫、停頓或苦笑,那也許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不是要你批判自己,而是誠實看見:
你曾為了被愛、被接納、被認同,而離開過你自己,
你曾為了在這個世界存活下來,而不得不戴上一層又一層的面具,
你曾為了不讓別人失望,而讓自己一點一點變得模糊。

但現在,你可以慢慢回來了,
不用一次全部改變,而是一點一點地收回主導權。

也許你可以從今天開始,練習問自己:
這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真正的聲音嗎?
這是我身體的同意嗎?這是我靈魂的選擇嗎?

你不用拯救世界、討好所有人、扮演完美角色,你只是來,活成你自己。

就像佛家說的「人身難得」,從源層的視角來看,
每一個靈魂願意穿越層層密度、降生到地球,並不是隨便的安排。
那是一個極度珍貴的選擇,是靈魂深深願意經歷的體驗。

祂費了很多力氣,穿越了時空、維度、頻率、輪迴系統,
只為了進入這個身體、這個人生,來展開它想要經歷的旅程。

所以如果你沒有活你自己,如果你只是讓自己去滿足所有人的投射、需求、期待,
你的靈魂不會怪你,但那真的很可惜。

可惜你用了這麼珍貴的一次人身,卻沒有真正回來看見你自己,
可惜你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卻始終沒讓靈魂真正安住在這具身體裡,
可惜你以為你只是一個角色,而忘了你原本是那位創造整齣劇本的靈魂。

但沒關係,你還在這裡,你還有機會去做出改變,
你可以現在開始,為自己劃下一條清晰的界線。
不是隔絕,不是冷漠,而是你終於不再把自己丟掉,去換一點點愛。

你可以說:「這不是我要的。」「這樣我會受傷。」
「我值得一段對等的關係。」「我想重新找回我自己。」

然後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把能量從外面收回來,
重新回到這個身體、這顆心,這個此時此刻正在呼吸著的你。

你會發現,你並不是自私,
你只是終於不再失約於你自己、你的心、你的靈魂。

這個世界不需要一個千瘡百孔、勉強撐著、滿足所有人期待的你,
它需要一個活著的你,一個主體的你,一個願意真實愛自己、也敢真實愛人的你。

從現在開始,請讓你自己,回到你自己,
因為,你的存在從來就不是為了承擔世界的投射,
你是為了活出靈魂的光,才來到這裡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a Mua・Sena'Roa-EL
16會員
154內容數
RoMa Mua・Sa'Ra'Luen・Sena'Roa-EL 一個擁有呸掉孟婆湯權限的靈魂,在地球身體裡面,寫下的那些給你的文字。
RoMa Mua・Sena'Roa-EL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昨晚回舊家整理書櫃的時候,我翻到了那本許久未碰的《與神對話》, 封面有些舊了,書頁都泛黃,但還是忍不住拿起來翻了一下。 我想到很多靈性書籍都強調每個靈魂都是神的一部分,神分裂為無數片段,只為了體驗自己,為了透過不同的形貌、人生、挑戰與愛,重新認識自己是誰。 但我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這個說法是質疑
Thumbnail
2025/08/24
昨晚回舊家整理書櫃的時候,我翻到了那本許久未碰的《與神對話》, 封面有些舊了,書頁都泛黃,但還是忍不住拿起來翻了一下。 我想到很多靈性書籍都強調每個靈魂都是神的一部分,神分裂為無數片段,只為了體驗自己,為了透過不同的形貌、人生、挑戰與愛,重新認識自己是誰。 但我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對於這個說法是質疑
Thumbnail
2025/08/23
好像很多人以為,成為主體就是要掌握人生的一切, 讓自己變得更強、更穩、更堅定,像是一座不會被風雨動搖的山。 但我走得越深,就越發現主體不是你可以控制什麼, 而是你怎麼與「感受」「情緒」共處。 真正的主導權,不是你能不能把痛苦變小、把情緒壓下、把創傷「清光光」, 而是當感覺來臨的時候,你選擇怎麼對
Thumbnail
2025/08/23
好像很多人以為,成為主體就是要掌握人生的一切, 讓自己變得更強、更穩、更堅定,像是一座不會被風雨動搖的山。 但我走得越深,就越發現主體不是你可以控制什麼, 而是你怎麼與「感受」「情緒」共處。 真正的主導權,不是你能不能把痛苦變小、把情緒壓下、把創傷「清光光」, 而是當感覺來臨的時候,你選擇怎麼對
Thumbnail
2025/08/22
在遭遇無常的痛苦時,我們最常會問的是: 「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才會經歷這麼痛的事?」 你可以感覺到那問題背後,充滿了各種懊悔、自責、懷疑, 還有一點點不敢相信。 為什麼這樣的痛,竟然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我想說的是,痛苦從來不是對你靈魂的懲罰。 它不是來懲罰你不夠靈性、不夠努力、不夠正向思考, 也
Thumbnail
2025/08/22
在遭遇無常的痛苦時,我們最常會問的是: 「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才會經歷這麼痛的事?」 你可以感覺到那問題背後,充滿了各種懊悔、自責、懷疑, 還有一點點不敢相信。 為什麼這樣的痛,竟然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我想說的是,痛苦從來不是對你靈魂的懲罰。 它不是來懲罰你不夠靈性、不夠努力、不夠正向思考, 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讀空氣我非常在行,但只用於服務我本人。
Thumbnail
讀空氣我非常在行,但只用於服務我本人。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你有完整的自覺意識嗎?我有,印象中小時候大概幼稚園或是低年級時吧,我問自己:「不知道長大後的我會不會覺得自己現在很幼稚?」當時自己想想:不曉得,不過以後的我應該不會這樣想吧~ 現在每次回想當時跨時空的對話,都會覺得自己很可愛,並且告訴她你很棒! 後來我發現任何事情和自己討論最實在
Thumbnail
你有完整的自覺意識嗎?我有,印象中小時候大概幼稚園或是低年級時吧,我問自己:「不知道長大後的我會不會覺得自己現在很幼稚?」當時自己想想:不曉得,不過以後的我應該不會這樣想吧~ 現在每次回想當時跨時空的對話,都會覺得自己很可愛,並且告訴她你很棒! 後來我發現任何事情和自己討論最實在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其實很多事情都有機會讓我們培育成為敏銳度,只是你願意嗎?我會這樣說基於大多數的人都很想急著找到答案,甚至不願意接受負責的心態,自然而然就會隨便做且交差了事,看了真的很惋惜。 因為老天不可能隨便地製作垃圾,絕對有使命叫你去完成,恰恰地大部分的人只是安於現狀又苟且偷生,到最後變成庸庸碌碌
Thumbnail
其實很多事情都有機會讓我們培育成為敏銳度,只是你願意嗎?我會這樣說基於大多數的人都很想急著找到答案,甚至不願意接受負責的心態,自然而然就會隨便做且交差了事,看了真的很惋惜。 因為老天不可能隨便地製作垃圾,絕對有使命叫你去完成,恰恰地大部分的人只是安於現狀又苟且偷生,到最後變成庸庸碌碌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也總是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常被說「你為什麼那麼敏感?」。敏感不是像人家說的不正常,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是想把事事做到完美,對自己有著高標準,也可能對自己很沒自信,自信心低所以自尊心就相對來的高,但這都只是人格特質其中的表現。
Thumbnail
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也總是覺得「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常被說「你為什麼那麼敏感?」。敏感不是像人家說的不正常,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可能是想把事事做到完美,對自己有著高標準,也可能對自己很沒自信,自信心低所以自尊心就相對來的高,但這都只是人格特質其中的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