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筆者常常有寫筆記,寫日記等等的習慣,某一天突然想到,如果閱讀有很多方法,那作筆記會不會也有很多方式?於是大量翻閱了跟「筆記」相關的書,其中一本讓我印象深刻,是《讓靈感源源不絕的7個習慣與筆記術》。
作筆記的功用是什麼?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不管是每天的日記、工作的會議紀錄、甚至是突如其來的靈感,因為大腦很難把小事情記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們做筆記讓自己能夠回想起當時的想法。這本書主要是讓大家能夠保持滿滿的「靈感」,也提到一些訓練的方式,歡迎大家一起來練習!
首先,靈感=現有要素組合成新的形式。比如飛機加汽車=會飛的車子,這就是一個靈感。這個能力也會攸關「平時吸收資訊」的習慣,會需要思考、想法以及感覺。以及靈感是轉眼即逝的種子,如果不趕緊記錄下來,會馬上就忘記,就像做過的夢只會隱約有些什麼。TIPS:必須定期跳脫自己日常,吸收與平時不同的資訊,對於增加靈感會很有幫助。去上班的時候走不一樣的路,中午吃飯的時候吃不同的餐廳也都是可行的方式。
人類是一種活在習慣中的生物,只要沒有刻意去改變,就會不段重複相同行為。想想自己的每天日常,如果沒有特別的事,通常都是是起床刷牙上班下班休息睡覺,會發現每天好像都是在重複的行為,這是為了減少能量的耗損、大腦的思考,但這樣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固化。這邊有一個讓大家思考的方法,「不同以往的角度&一如往常的風景」VS「不同以往的風景&一如往常的角度」。
比如我每次上班都是走同一條路,但這時我卻去想,我能做些什麼讓這條路更好,比如在牆上塗鴉、放一些裝置藝術,這樣就是以「不同以往的角度&一如往常的風景」。
那我如果走另外一條路去上班,繞個遠路,但是一樣看著路上的風景,商店的招牌、小販的叫賣,這就是「不同以往的風景&一如往常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