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戰略觀點的總體架構(大戰略篇)(6)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說白了,中國在海洋上的利益,若與美國這個海洋霸權的價值重疊,那打一開始就不需要擴張艦隊,打造藍水海軍,試圖成為區域海上強權。直接跟美國談合作就好,以美國的立場來說,中國若在價值上同步,台灣的統獨去留,實際上也就不重要了。戰略格局打開,你才會豁然開朗,兩岸架構根本就不是內戰遺留,現在已經是陸權想要染指海權勢力範圍,必然會出現的結果,後面就是連鎖效應,盟國要選邊站,沒有搖擺的餘地。

軍事地理在戰略上非常重要,不是純粹的地理位置,還有其相對應的歷史意義,好比中國在緬甸取得港口,印度洋上找尋基地,為何美國會在意但不怎麼擔心?

因為中國艦隊現在根本出不了南海,即便編制龐大的航母艦隊,開到印度洋依然沒有效益。第一個問題要問的,就是你派遣這支艦隊要幹嘛?印度洋上哪個國家跟中國有衝突?大家反射式想到的,應該就是印度,這是最優選答案,那麼還有哪些國家?答案或許會出乎意料,是一帶一路上的周邊國家,簡稱幾乎每一個國家都跟中國有衝突。

價值、實力、利益,中國皆難取代美國

理由很簡單,出在價值上,中國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國家嗎?你站在印度洋周邊國家的立場上來看,為何答應跟中國合作會有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或者說中國取代美國在印度洋的地位,對大家有何好處。

若你答不出來,或是要想很久才擠出一點,那就表示別繼續想了,打一開始就沒這玩意。

在海權上,中國不僅是挑戰者,還是破壞者,除非中國可以證明新的中國式印度洋秩序,能優於現在美國式,不然為何要聽你的?你會沒想到,是因為台灣媒體長期以來根本不談這問題,或是直覺式的塞入很多中國本位的思考,讓你覺得「總之應該比較好」,更誇張的是「王師」的概念。

直白的說,大海有很大的利益,但最大的利益就人類目前的科技來說,不是海底資源探勘,而是航行。航行要有起點與終點,美國會成為海上霸權的理由,不是僅有維持航線安全,而是提供一個巨大的市場,好比心臟一樣輸送血液,透過海上航線這些血管,打出到世界每一個地方,用最低的成本,交換各種資源。

這個過程有養分也有廢物,你可以把全球化當成一種生物體概念去思考,會想通很多過去媒體沒講的事情。

中式秩序異於世界,強行植入將成災難

首先,這個利益到底是什麼?

全球的一級資源早就不是壟斷式,石油、金屬礦藏、糧食作物,都有主要與次要產區,好比烏克蘭發生戰爭,大量小麥與油品出不了黑海,但全世界還是可以調控,不會讓某些地區出現糧食危機,引發區域戰爭。就算是石油,經過多次石油危機,產油國也慢慢發現,透過油價影響世界政治,後遺症就是石油輸入國會加速尋找其他替代產地,或是替代品技術的研發,長期來說會降低石油輸出國的利益。

台灣人或許很難接受,遠方期貨大漲,台灣進口物價飆升,吃什麼都漲價的邏輯,因為我們對世界經濟的概念非常粗淺,接近菜市場買菜的等級。

中國在印度洋的擴張若成功,狀況類似全球化的器官移植,把肝換掉,但由於中國的政治價值與其他國家不同,產生嚴重的排斥效應。這直接的結果就是引發區域動盪,弄不好會連緬甸都不願意合作。

霸權之爭必製造他國混亂,扶植親己勢力

你或許會覺得這是危言聳聽,那麼請思考一下,中國要成為印度洋霸主,他跟周邊國家的合作要從既有政府開始,還是找尋替代勢力?絕對是在野其他勢力,所謂的扶植比較弱的,方便霸權國的統治。

二戰後美國取代英國,印度洋的勢力分割,美國並沒有強行介入,比較像是既有的情勢演化,不論哪一個勢力,爭奪的是怎樣參與海上霸權的利益,不是爭誰是霸主。這個利益,指的都是航線上的輸入輸出,是否可以在其他國家的市場分一杯羹,或是藉由壟斷取得對內的資源,而無論用甚麼方式,國家對外簽約後,成為一套規範。

那中國取代美國後,是要繼續這個規範嗎?如果是的話,那何必打到印度洋,乖乖遵守原先的秩序就得了。要破壞既有規範,原先的得利者必然要剷除,那自然只能製造周邊國家的內部混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6.7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9/29
各地區主導的多極體系,都要有前提跟目標。所謂的前提,指的是客觀因素,像是國家軍事力量多強,經濟多龐大,文化影響多遠,所謂的軟硬實力。沒那個屁股不要吃那個瀉藥,台灣今天制定反攻大陸政策,並依此擴軍,先不要說各方反應,你覺得台灣即便把家底都賣光,能做到嗎?
Thumbnail
2025/09/29
各地區主導的多極體系,都要有前提跟目標。所謂的前提,指的是客觀因素,像是國家軍事力量多強,經濟多龐大,文化影響多遠,所謂的軟硬實力。沒那個屁股不要吃那個瀉藥,台灣今天制定反攻大陸政策,並依此擴軍,先不要說各方反應,你覺得台灣即便把家底都賣光,能做到嗎?
Thumbnail
2025/09/23
你在思考台灣的處境時,為何動輒以中國角度思考,覺得台灣被統了,其他國家根本沒差,一樣賺錢發財,不然就認為大家都會怕中國,在牆角瑟瑟發抖。
Thumbnail
2025/09/23
你在思考台灣的處境時,為何動輒以中國角度思考,覺得台灣被統了,其他國家根本沒差,一樣賺錢發財,不然就認為大家都會怕中國,在牆角瑟瑟發抖。
Thumbnail
2025/09/21
柯林頓政府擘劃的全球化成功了,但美國並沒有獲益,帳面上數字大增,但沒有轉到每個人手上。只要看房價的飆漲與房貸的數量,就可以看出國際金融流動製造的債務有多誇張,這最後都要還的。
Thumbnail
2025/09/21
柯林頓政府擘劃的全球化成功了,但美國並沒有獲益,帳面上數字大增,但沒有轉到每個人手上。只要看房價的飆漲與房貸的數量,就可以看出國際金融流動製造的債務有多誇張,這最後都要還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2021/07/03 此時美國可能被迫要接受中方的核心利益與部分規則,而淪為僅在美洲稱霸;全球則進入一種多極的鬆散秩序。霸業不進則退,美國自不可能坐視自己被擠退到「多極」。即便如此,中國光是「不畏強敵」還遠遠不夠,唯有堅持「謙虛謹慎」,才可能閃避「頭破血流」的最壞模式,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中全球大棋局博弈已升級到「大戰略AI版」,而達到兵不刃血的「上兵伐謀」的高級境界,中國的戰略定力─即不讓極端民族主義發酵與不被民粹主義的鷹派綁架─已不太可能被美國挑釁成功,重蹈俄烏戰爭的覆轍,發動台海戰爭。美國經濟在衰落,中國經濟在崛起,時間站在中國的一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