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我自己的經驗,業主代表不是來給運營團隊找麻煩的,而是作為溝通橋樑,給團隊打打雞血,並幫團隊解決問題的。我不喜歡碰到事情就先開始分是誰的責任,是誰該去解決。問題永遠是運營團隊應該負責處理的,但造成的結果卻是業主公司要承擔的。如果我們放任運營團隊去處理他們處理不了的問題,卻不肯拿出應有的作為改善,那問題只會更嚴重,隨著時間會更難解決。以我們春城這個酒店來說,開幕幾年後,酒店基於節能跟維修的問題,把冬天保暖的熱水系統給停了,後面想要再啟用就出現大面積漏水的情況,現在這個系統完全停擺,在冬天只能靠空調系統保暖,既不舒適也更耗能。造成這個問題雖然是運營端產生,但業主這邊卻得承受長期的傷害。
除了酒店運營要幫忙看以外,還有就是貸款的相關問題要處理。當時的貸款是一個聯貸案的貸款組合,由三家台資銀行與一家大陸銀行共同組成。由於貸款金額很大,我的工作就是要想辦法把利息降低,以節省財務成本並穩定運營的現金流。
談降息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特別是四家銀行有各自的立場以及授信政策。我們本來在偏遠地區,利率就偏高,但母公司很強大,財務也屬穩健,了解我們的銀行就知道我們是很好的客戶,但不可否認的,房地產企業近年來的風險也是在持續上升,溝通就變得更加重要。
即使困難重重還是得做,這是我一貫的工作態度。我先聯繫了一個銀行的朋友,他跟我們主辦行是同一家金控,但並不是做我們的這個分行。但運氣很好的是承作我們這個分行的行長,是他以前的老領導,透過這層關係還有之前我們順利合作的經驗,我們搭建了良好的溝通管道。
能降息成功與否,還是看我們拿出的籌碼有多少的吸引力。我們手上有些酒店維修基金,是根據酒店管理顧問合同,按營業額比率保存下來的,經過多年的累積,金額也不小了。對於亟需存款的台資銀行來說,這個金額的存款對他們來說也很具有吸引力。所以非常順利的得到主辦銀行的支持,但他們也表示,其他三家銀行我們也得自己去溝通。
本地的銀行問題不大,我們申請降息的理由很充分,疫情帶給酒店行業的衝擊實在太大。另外兩個台資銀行,其中一個行長是我的好朋友,曾經一起出遊過,所以溝通上算很順利,雖然進行中有些波折,但是還是順利過案了。最後的這間銀行,也在我們台灣總部的操作後,順利同步過案。
其實這也是一種博弈,我們項目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大,但聯貸案還是在我們的操作下呈現提前償還的態勢。銀行想著降一點利息,減緩一下提前償還的速度。但這點降幅對我們的吸引力顯然不夠,在沒有更好投資標的的情況下,加速提前償還以節省運營利息費用,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我覺得財務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利用跟銀行之間不斷的拉鋸,去把資金成本給省下來。這不僅僅是我讓公司得到好處,銀行也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