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某一年,校內英文科要選出新的科召,制度上強調「公平抽籤」。公平歸公平,但我萬萬沒料到,當全場老師們心照不宣地希望「千萬不要抽到自己」時,卻輪到我在死寂的氣氛中,伸手抽出那張命運的籤。
當我緩緩舉起「1號」的那一刻,空氣凝結,彷彿背景音樂都停了。心裡只冒出一句話:「原來被『公平』選中的人,就是這樣的感覺啊……」
就是那一刻,我的命運改寫了。
從此,我成為了傳說中的「英文科召」,並且是背負著重大的英文科計畫的執行者,以及撰寫明年度的英文科計畫。
英文科召要幹嘛?問這問題的,一看就沒抽到過籤
先別說教學,光是那些行政任務,就夠我練成一身「召術」:
排任教班級,每位老師的專長,排班就像玩人肉俄羅斯方塊。
訂書是門哲學:哪一本好用、哪一位老師要加訂、哪一本容易出現學生寫完就撕掉的版本,我都得研究透徹。
還有國教署英文科計畫。這計畫名叫「推動高中職英語文成效計畫」,內容一打開,我以為我報名了研究所。
核銷也不能少,一堆憑證、收據、報表還要能通過會計室那道退件百慕達,沒蓋章、字跡模糊、流程跑錯一格,全部退回,堪稱教育界的地獄九宮格。
每學期還要排段考命題老師、收考卷,搞得好像我兼了英文科段考中心。
年底要寫明年預定計畫,寫完的心情跟寫遺囑差不多,因為你知道明年這一切還會重來一次。
還要辦英文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朗讀比賽,最好再加個變裝說故事大賽。
最後一根稻草:暑假英文營隊。我負責聯絡廠商、營隊開場、隨行領隊、以及幫學生拍照、做活動紀錄,看著學生在逛老街、聽帶隊老師用英文解說時,而我在旁邊玩預算申請表,心想:這年頭當老師,還得會活動企劃、與廠商聯絡、活動攝影跟社群經營。
但你知道嗎?這種日子撐著撐著,居然撐出了彩蛋。
卸任後的某天,突然接到一封來自台灣師範大學的信件,對方說我們學校我擔任科召那一年被選為國教署計畫的「示範學校」,邀請我們在線上示範分享如何執行計畫與推動演講活動。我當下愣住,腦中第一個反應是:
「你們知道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嗎?那一整包成果報告書,我寫到凌晨三點,最後還被會計退了三次耶!」
但話雖如此,我還是穿上最不皺的襯衫、打開視訊,笑著跟全國老師分享我們怎麼從一堆退件與混亂中,把計畫推動成亮點,讓學生願意開口說英文、敢上台演講。
原來,好人真的有好報。雖然過程很像在教育版的求生遊戲裡挑戰地獄模式,但當你看到別人肯定你的努力,看到學生站上舞台自信地說出「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你就會知道,那些退件、跑流程、暑假不放假的日子,全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