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二十章是整卷福音書的高潮,記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並多次向門徒顯現,使他們的疑惑轉為信心。復活不僅證明祂是神的兒子,也是信徒得救與盼望的根基。 一、空墳墓的見證(20:1–10)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看見石頭從墓門挪開(v.1)。她急忙告訴彼得和約翰,兩人跑去看,發現細麻布還放在那裡,裹頭巾也在一處,並非凌亂。約翰看見就信了,但還不明白聖經所說祂必要從死裡復活(v.9)。 屬靈意義:空墳墓本身已是復活的記號,雖然當下門徒未完全明白,但神的作為已然彰顯。信心常在經驗與理解之間逐步建立。 二、復活主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20:11–18) 馬利亞在墓外哭泣,兩位天使問她為何哭,她回答說有人把主挪了去。耶穌向她顯現,卻起初未被認出,直到祂呼喚她的名字「馬利亞!」她才認出祂是「拉波尼」(夫子)(v.16)。 耶穌囑咐她去告訴門徒:「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v.17) 屬靈意義:基督的復活首先向一位婦女顯現,顯明祂的恩典超越人間性別與身份的界限。祂呼喚人的名字,使人確知祂復活的真實。復活的信息帶來使命,要去宣告祂是主。 三、復活主向門徒顯現(20:19–23) 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因怕猶太人把門關了,耶穌站在當中,說:「願你們平安!」(v.19)祂將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祂再說「願你們平安!」並差遣他們,如同父差遣祂(v.21)。 祂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v.22)並賦予赦罪與宣告的權柄(v.23)。 屬靈意義:復活帶來平安、喜樂與使命。主差遣門徒如同父差遣祂,顯明福音使命的延續。聖靈的賜下使門徒得著屬靈能力,成為世界的見證人。 四、多馬的疑惑與信心(20:24–29) 多馬當時不在,聽見其他門徒見到主,卻不信,要求親眼看見釘痕、用手探入肋旁(v.25)。八日後,耶穌再次顯現,邀請多馬檢驗,並說:「不要疑惑,總要信。」(v.27) 多馬回答:「我的主!我的神!」(v.28)耶穌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v.29) 屬靈意義:基督不拒絕軟弱的信心,卻藉著祂的同在成全信心。復活的主不僅是教師或先知,而是「我的主,我的神」。真信心是個人對基督主權的承認與順服。 五、福音書寫作的目的(20:30–31) 作者最後說明,本書還有許多神蹟未記錄,但所寫的要叫人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因信祂的名得生命。 屬靈意義:信仰的焦點不在於知識的完整,而在於對基督的信心。福音的見證是為使人進入永生,信心的對象乃是耶穌基督。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顯明,基督的復活是真實且確定的:空墳墓、顯現與門徒的改變是見證;復活主帶來平安、喜樂與使命;真信心是承認祂為主、為神;福音書寫作的目的,是要使人信而得生命。 復活不是結局,而是新起點。信徒因復活而活在盼望中,並被差遣成為見證人,傳揚基督的生命與救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