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這兩個字是充滿希望的?充滿焦慮的?還是充滿未知的?
未來這件事每一個人都曾想過,但隨著慢慢長大,周遭的人分成了三種想法的族群。有人選擇活在當下,認為未來是不可測的,與其想得那麼多不如做好當下的事物、過好當下的生活。有人選擇規劃未來,認為規劃出一個大概,可以讓自己感到安心,至少不會感到徬徨,不怕不知道現在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可還有一群人他們既不規劃也不想只是活在當下,可又對未來充滿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關於未來...只剩下問號來表達。
「未來要做什麼」最開始出現在孩子的談話間,還有說的話題裡,「我以後要開飛機去好多國家」、「我以後要去環球旅行」、「長大後我要去外太空看星星」這些話可以說是夢想也可以說是目標,但每當那個當下最常聽到大人們說的一句話卻是「孩子就是孩子,真的很天真單純。」小時候聽到這段話只想急著證明,長大後才知道大人們說這句話是因為有些事情到了未來,變得不可規劃。但真的都是如此嗎?
不可否認,未來不一定都會按照我們所想的做,但自己想要的未來也是可以從各種選擇和取捨得來,所以不用急,只要做著日常該做的,等待每道選擇題到來,選擇對當下最好的選擇,帶著這個選擇走向未來。未來的事也無法一個晚上就想清楚,不如先睡個好覺,明天再來慢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