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緒裡學會擁抱|一位媽媽的告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不是最近的事,而是之前的一個片段。

如今的我,依舊偶爾會被情緒推到邊緣,但已經比當時更能看見、接住自己。這篇文字,想留給那個慌張又努力的自己,也給正在同路上的你。




那天洗完澡,她又不肯穿尿布。

我早就累了、煩了、快撐不下去了。

所以我大吼了。不是一次,是一連串只為了發洩的話——她聽不懂,但我知道她一定嚇到了。


她卻還是對我笑。

那個當下,我覺得自己很壞。

我沒有馬上抱她,我轉身走出去,把她光溜溜地留在房間裡。


我關上門,去喝水。

邊喝邊在心裡不斷默念:

「冷靜,冷靜……她需要我、她很害怕、她需要我、她很害怕。」


幾口水乾掉,我聽見她在房裡拍門,小小聲,急急的。

像是在說:「媽咪,回來了沒?」


我快步打開房門,心裡還在氣,嘴裡還在碎念,

但我逼自己蹲下來,把她抱起來。


她好難過好難過地拍打我,

我一邊讓她拍,一邊說對不起,

一次又一次。


然後我輕輕地說:「我們再來把尿布穿好,好嗎?」

這一次,她沒有翻身躲開,只是哭著、讓我幫她穿好。

我再一次把她抱起來,餵她喝奶,

她才慢慢冷靜下來。


我知道我嚇到她了。

我也嚇到了自己。


我不希望她以後學會用大吼來處理情緒,

所以我想從自己開始練習——

練習不讓情緒直接炸在她身上,

練習停一下,說出來,離開一下,然後再回來。


我不是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但我願意成為一個願意回頭擁抱她的媽媽。


也許我還是會崩潰、會爆炸,

但我會學著在她需要我時,再一次蹲下來、伸出手、說:

「媽媽回來了。」




寫到這裡,我才真正明白,教養孩子並不是照著某個公式一步到位,而是每天都在「邊養邊學」。

她用哭、用笑、用那雙小手提醒我:媽媽不是要完美,而是要真實。

而我,也因為她,一次又一次回頭檢視自己,重新長大。


育兒不是只有帶大一個孩子,而是我們母女一起長成新的模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lowandtrue
3會員
46內容數
成為妻子、成為母親的這條路上,我才發現,最難的是不迷失自己。 這裡記錄婚姻、育兒與內在的成長,在角色與情緒的碎片中,尋回那個真實的我。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一點點築起這片小天地,不趕潮流、不急抵達。 我相信,真實地走過的路,會帶來每個真實的你。
Slowandtrue的其他內容
2025/08/09
凌晨三點,生理期第二天,女兒反覆醒來大哭,我在憤怒與疲憊中先安撫,再換尿布。從邊抱邊唸到深呼吸改用商量,我意識到,哭聲觸發的是童年的「鯊魚音樂」。我不想讓她的求救變得不安全,每次撐住情緒,不只是接住她,也是接住那個曾被忽視的自己。
2025/08/09
凌晨三點,生理期第二天,女兒反覆醒來大哭,我在憤怒與疲憊中先安撫,再換尿布。從邊抱邊唸到深呼吸改用商量,我意識到,哭聲觸發的是童年的「鯊魚音樂」。我不想讓她的求救變得不安全,每次撐住情緒,不只是接住她,也是接住那個曾被忽視的自己。
2025/08/05
女兒首次到新親子館,展現超出預期的適應與探索力。回家後的躁動,其實是釋放刺激與等待熟悉節奏的表現。當晚入睡前,她安靜地等著那套屬於家的儀式展開——媽媽準備好、爸爸關燈,她才安心喝奶入睡。這份從焦躁轉為信任的等待,讓媽媽感受到她的成長,也看見彼此之間默契與愛的累積。這是一段一起活出來的生活節奏。
2025/08/05
女兒首次到新親子館,展現超出預期的適應與探索力。回家後的躁動,其實是釋放刺激與等待熟悉節奏的表現。當晚入睡前,她安靜地等著那套屬於家的儀式展開——媽媽準備好、爸爸關燈,她才安心喝奶入睡。這份從焦躁轉為信任的等待,讓媽媽感受到她的成長,也看見彼此之間默契與愛的累積。這是一段一起活出來的生活節奏。
2025/07/15
四天三夜的旅程結束,女兒一回到熟悉的地墊,就像重新「開機」般活了過來。不只如此,她開始主動靠近爸爸,願意自己探索,也讓媽媽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自己不必時時刻刻陪在身邊,也可以是一種深層的連結。這不只是旅程的終點,更是一段成長的起點——她在學著信任世界,而我,也在學著放手。
2025/07/15
四天三夜的旅程結束,女兒一回到熟悉的地墊,就像重新「開機」般活了過來。不只如此,她開始主動靠近爸爸,願意自己探索,也讓媽媽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自己不必時時刻刻陪在身邊,也可以是一種深層的連結。這不只是旅程的終點,更是一段成長的起點——她在學著信任世界,而我,也在學著放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大雨下著下著,我與孩子站了40分鐘,不禁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麼?
Thumbnail
孩子從學校帶回了讀本《媽媽不哭不哭》,但,媽媽為什麼不能哭呢?
Thumbnail
孩子從學校帶回了讀本《媽媽不哭不哭》,但,媽媽為什麼不能哭呢?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小時候因為媽媽而哭泣,總與責罵有關,20歲那一年哭泣,卻只是因為一句話。 「從現在開始,媽媽不管妳了。」 談論到媽媽,心情往往複雜的。 小時候對於媽媽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結。 看不慣媽媽在家庭裡受委屈,但是又習慣了她百般將就 ; 不喜歡媽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我也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在評論一件事情是沒有惡意的,可能只是直覺的表達喜不喜歡,並不是帶著要毀滅或傷害這個人的心,就像小時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能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可能導致聽到那句話的感受都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這麼想以後,似乎可以放下過去那些人的無心之過,也可以接受其他人⋯⋯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